林立球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高校校園文化涉及很多內容,其中就包括校園體育文化,它是落實全民健身計劃,開展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1]。但很多高校校園內體育文化建設較為滯后,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院校對校園體育文化環境建設不重視,將其直接劃歸為體育教學范疇,未給予相應的支持,自然不利于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
要想營造一種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環境,首先應從觀念上引起重視,認識到體育也屬于一種文化。院校領導與體育教師都應認識到這一點,并運用多種方式宣傳校園體育文化。為開闊大學生的體育視野,可組織一些形式多樣的體育文化主題活動,包括體育學術沙龍、專題講座等。這有助于陶冶他們的情操[2]。這樣大學生能夠認識到體育不僅僅是運動,也是一種文化。在加大體育文化宣教的過程中要大力倡導積極正面的體育精神,將體育精神與學風建設相結合。這也是實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抗挫折能力與積極進取的態度。
俗話說,愛好源自興趣。學生對校園內的體育設施場地是否滿意可以反映出校園體育文化環境建設是否成功。體育具有獨特的實踐性特征,因此,體育文化的傳遞都是以體育活動與體育練習為載體[3]。校園內體育文化的傳播受到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比如,場館器材設施的好壞、體育場地與器材是否充足。因此,高校應重視體育設施的完善,加大投資力度,在校園文化建設規劃中納入校園體育設施建設。通過構建完善的體育硬件設施去激發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欲望,通過美麗的體育建筑,完善的體育設施讓學生去感受體育文化。如此能有效推動校園內體育文化環境的形成。在配備的體育設施旁可搭配“說明牌”,標明活動項目的名稱、使用方法、注意事項、運動示意圖等。這樣可以讓大學生有選擇性地使用體育器材。另外,高??筛鶕煌瑢I的相關特點,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添置一些帶有職業特色,可以體現本校特色的職業性體育器材,以培養學生職業適應能力。
院校內體育文化方面的活動一般都是采用的群體性活動形式,具有涉及面廣、活動區域大等特點。在組織活動時一般是遵循學生的自主意愿,鼓勵他們參與。為此,需加強各級管理,建議由校園體育部負責,體育教師與校領導參與,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確保各方密切配合。由學校從宏觀角度去調控校內體育文化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并給予技術指導。比如,在開展大型體育活動,如體育文化節、校園運動會,可由學校直接完成活動申報工作,并負責對運動員、裁判員的培訓與考核?;谶@種管理模式,從不同角度讓各方密切協作,確保體育活動的順利進行。將體育競技與娛樂休閑相結合,將群體活動正規與非正規相結合,也將不同類型的體育文化活動相結合,確保了校園體育文化活動能夠保持持久的活力。
體育活動是構成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一部分,組織課外體育活動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也能夠培養他們的體育文化素養。體育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并結合學校實際條件組織一些體育實踐活動。比如,組織“郊外遠足”“秋季徒步”“冬季長跑”等活動。同時,學??衫眯?、院系運動會、體育文化節以及各種小型的體育文化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后生活,也能增加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親和力。在組織體育活動時可以改變過去由教師一手包辦的模式,鼓勵學生參與進來,自主準備活動的開展。一部分學生成立體育活動宣傳報道小組,一部分學生負責體育活動的策劃與組織。學生通過自主策劃、自主實施,能夠讓體育文化活動更貼近學生的實際,也能得到更多學生的支持,并且也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4]。另外,可通過合理安排體育教師與校園體育場館資源,開設校園體育俱樂部,由大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參與的體育俱樂部。同時,依托學生社團傳播校園體育文化是非常好的途徑。擁有共同愛好的一些學生自發組建的團體被稱為學生社團,他們會為了共同的愿望組織相關活動。那么,將社團活動與體育文化活動相結合,逐步構建“陽光運動、快樂成長”的學生文化,有助于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也推動了校園體育文化的傳播。
總之,校園體育文化環境的構建不僅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也關系到高校校園文化的發展。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環境有助于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也能培養他們的體育意識,讓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高校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打造出彰顯自身風格的校園體育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