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毅 青島零零一工程有限公司
平衡計分卡是企業績效管理模式的一種,在體現出績效管理多元化的同時,也充分考量了影響企業發展的多層次、多方面內容,并引導將戰略規劃與發展目標分解轉化為若干可實現的因素,促進企業規劃的貫徹落地。由于平衡計分卡在我國建筑施工企業中引入較晚,扭轉傳統的思想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加之不同的建筑施工企業具有不同的使命與愿景,在應用上還需要多從自身實際情況與需求出發,選取適宜的指標與參數,切實推動企業效益的提升。
全面的運營信息是平衡計分卡發揮職能的前提,通過對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各項驅動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充分衡量評估績效管理系統中的各項指標。同時,平衡計分卡還能有效推動企業戰略規劃的實現以及績效考評系統的完善,推動建筑施工企業長效發展。平衡計分卡以戰略為核心,以財務、客戶、內部流程以及學習與成長為重要組成部分,基于這些維度構建企業自身的戰略規劃發展目標并開展運營活動,構建與之對應的績效指標體系,最終細化到具體崗位及員工身上,進而全面實現建筑施工企業發展規劃。本文將從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進行描述。
從財務角度進行考量是傳統績效考核比較側重的維度。財務指標一直是衡量企業經營 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因為獲取利潤才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最終目的。企業只有通過一系列經濟活動,較好地完成財務目標,才能實現價值與效益最大化,并真正為企業戰略發展目標落地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是財務指標是對企業過去經營情況的反映,是一種較為滯后的結果性評價,所以需要與其他非財務的維度相結合。
在當前激勵的市場競爭中,建筑施工企業要想持續擁有競爭力與市場占有率,就必須從客戶需求出發,為其提供優質的服務與滿意的產品,最終獲得持續的經濟效益??蛻艟S度就要從客戶角度出發,通過從微觀角度對客戶的關注逐漸延伸到對宏觀市場的關注。收集客戶反饋,掌握客戶意向,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市場策略。平衡計分卡就是要將其中的客戶服務轉化為可量化的評估指標。
如果說客戶角度是從外部建立的維度,那么內部流程維度則注重從內部出發解決問題。將具有關聯的流程融合為一體,基于企業整體戰略對業務流程進行全面分析梳理,找出其中影響客戶滿意度以及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關鍵內部流程,圍繞企業運營管理效率、服務及產品質量等因素,優化企業內部管理效能與資源配置水平。
員工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尤其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競爭力的體現主要來源于員工的綜合實力,這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學習與成長維度關注的正是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能力,能夠達成企業無形資產與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一致。它包含了企業人力資本、組織資本以及信息資本三大部分,可以通過增強員工專業技能知識、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以及完善企業信息反饋機制等來實現。
縱觀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與現狀,當前單一的財務指標體系已經難以適應建筑施工企業實現戰略規劃目標的需求,也難以為企業決策制定、目標達成以及競爭力打造提供支撐。建筑施工企業在單一的財務指標體系下容易造成遠期規劃與近期目標之間的沖突,而現代化的平衡計分卡則是通過將企業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層層分解并轉化為可量化的績效指標與具體化的方案。不但可以對企業績效水平進行全面的評價,還保障了企業營運活動的協調一致性,對于企業信息資源與人力資源等無形資本也起到了開發利用的作用,全面促進企業發展活力與動力的增強。具體來說,平衡計分卡在建筑施工企業中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平衡計分卡通過整合企業發展相關影響因素,并從多個方面對企業績效開展評價,最終實現企業運營目標。建筑施工企業圍繞財務、客戶、項目、市場以及內部流程等多個層面來構建完善、全面的績效評價指標,有助于建筑企業制定出匹配性更高的評價方案。另外,企業績效評價與員工薪酬體系緊密關聯,只有企業績效不斷提升、經營目標全面完成,員工才能實現薪資福利的持續改善。這種關聯性也促使員工更加專注于自身崗位職責的落實與效率提升,在目標與行動上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合力實現企業戰略愿景。
早期的企業績效評價一般通過設置關鍵績效指標,并根據指標完成情況來反映被評價企業在經濟效益、運營質量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狀況,但卻難以體現出隱性的無形資產的產出情況。就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其技術創新、工藝改革以及管理水平因素,直接關系到企業經濟效益與長期發展,也決定了企業在行業市場中的競爭力水平。平衡計分卡的不同之處就在于能從以上多個企業軟實力的層面進行評價,不僅關注有形資產,還能夠對無形資產通過定性或定量的考量,更加有利于找出創造與提升企業價值的關鍵所在。
平衡計分卡的最大特點是將企業戰略置于企業運營和發展的中心,由此引導各項管理框架的建立。企業管理者確定了企業戰略規劃與發展目標,各層級針對目標制定行動思路、具體方案,全力執行并控制結果。在平衡計分卡的指導下,不同職能的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與工作內容,實現至上而下的企業目標分解,并始終將最終目標作為關鍵核心,在達成短期績效的同時也充分挖掘企業長期潛能與動力,切實實現權責利的分配,推動企業走向高標準、好質量、穩成長的持續健康發展路徑。
實施平衡計分卡需要長期收集與分析企業運營期間的各項數據,并開展一系列績效管理工作。此外,企業內各職能部門之間也要不斷加強信息共享與溝通,為平衡計分卡體系的有效運作提供數據保障。這個過程往往對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具有較高要求,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業構建完善、健全、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在維護信息流通順暢與完整的同時,還要確保企業信息系統運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不同的部門、崗位的員工都承擔著各不相同的職責,平衡計分卡可以幫助員工們清晰了解企業發展方向與目標,并將此作為個人能力提升與價值發揮的指引,有效增強員工工作質效。由此,為了進一步發揮出平衡計分卡的促進作用,建筑施工企業就需要將績效激勵機制與平衡計分卡的應用充分融合起來,深入應用于各個業務部門、管理環節與員工之中。要讓員工意識到企業的發展與個人密不可分,只有不斷提升與優化自我,在崗位上展現出突出的個人價值與業績表現,協助企業達成一個個小目標,并最終實現整體目標,個人發展的平臺才能更廣闊,企業能夠優質、長遠的發展正是個人價值實現的機遇所在。
首先,戰略相關性原則。在平衡計分卡績效評價機制下,企業的戰略規劃將被細化為員工的行動指引,為了增強戰略規劃執行的有效性與高效性,就要以最終目標,即企業戰略來制定相應的評價指標與體系,增強目標的可執行度。其次,可操行原則。指標的設定要適用且簡單,便于收集與核實。指標之間的關聯度應較低,減少指標間的可替代性,防止績效指標交叉與相互包含造成的冗余。最后,全面性原則。為了保障指標的合理性,就要從企業整體綜合情況出發,找出其中可以反應企業現狀的關鍵因素,以獲取到理想的評價效果,提升評價結果的真實性與全面性。
企業開展績效評估的目的是為了改進和提升管理質量和水平,對處于傳統行業中的建筑施工企業來說,通過應用平衡計分卡得到的評估結果尤其值得深入研究及廣泛運用。要樹立科學嚴謹的績效管理意識,明確績效評估結果的重要作用,及時將評估結果反饋給企業決策層管理者,根據評估結果中體現的問題與不足針對性地加以改進與調整。注重以評價結果作為建筑施工企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依據,對下一考核周期內的預算管理進行優化,兼顧預算管理的有效性與靈活性,進一步提升企業內部資源的利用配置效率。與此同時,從考核結果出發完善營運環節中的各項業務流程,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為企業發展夯實基礎。
采用平衡計分卡的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績效管理中要注重全面掌握平衡計分卡績效機制的構建原理,避免生搬硬套。務必要從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宏觀政策以及市場需求等,建立服務于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績效管理體系。開展科學、客觀的評估,充分了解企業綜合實力與競爭力水平,基于績效評估結果來對企業內部管理及運營環節持續完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助力企業順利實現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