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中國人民銀行平頂山市中心支行
中小銀行受限與自身的規模以及發展條件,內控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很容易產生一些會計風險,給銀行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這需銀行管理層全面分析自身會計工作中的系列風險,并采取適宜的措施進行合理的防控。
會計信息的統計以及輸出是基于業務部門傳輸的基礎數據,但是很多企業業務部門的基礎數據卻存在不實問題,這源于兩個方面的因素:其一,業務部門一線人員缺乏足夠的會計知識,因此難以按照會計部門的需求來提供對應的原始憑證以及基礎信息,從而導致會計部門無法展開正常的會計核算;其二,部分中小商業銀行由于缺乏一定的制度規范以及監管措施,導致一些業務人員在展開相應的工作或者操作時出現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違規行為,這使得其提供的原始會計基礎信息與真實的會計信息有著較大的出入,進而致使會計信息輸出缺乏一定的可信度。
會計部門與其會計人員不但需要對業務人員傳輸的原始憑證進行把關,而且需要通過具體的操作來輸出對應的會計信息,因此需會計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以及職業素養,如此才可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大部分風險,降低對銀行的經濟損害。但是目前部分中小商業銀行仍存在著以下問題:其一,小部分會計人員對于會計基本制度的了解與把握不深,難以遵循相應的規則以及要求來進行系列的會計核算工作,從而使得很容易因其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失誤而引起漏報、錯報,進而影響銀行的可持續運行;其二,個人會計人員本身的綜合素養不足,會因脅迫、誘惑等出現會計舞弊的現象,給銀行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1]。
會計信息披露是商業銀行進行系列信息披露的核心組成部分,同時亦是外部相關信息使用者認知與把握中小銀行當前階段經營狀況的基本途徑與重要渠道,但是會因主觀故意亦或者系列客觀原因,一些中小商業銀行在進行會計信息披露的過程中有著披露信息不精準、披露內容不完善的問題,這會使得相關的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相關決策時缺乏足夠的信息支撐,從而使得決策缺乏足夠的科學性以及可行性,嚴重情況下還會產生系列法律風險。
會計方面的系列工作需較強專業技能來支撐,且在準備金計提、風險分析等方面還需進行各種形式的專業判斷,這直接關系著銀行的核心利益。但是很多中小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地域條件、經營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其業務水平以及人員素質距離一些大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國有銀行仍舊存在較大的差異。從而使得很多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難以達到其本身發展的要求,這不但會限制中小銀行的快速發展,還會帶來較多的安全隱患。
內部控制是中小商業銀行實現風險防控的重要途徑,但是很多中小商業銀行的管理層將發展重心放在經濟效益的增長方面,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沒有一個較為科學的認知,從而使得其難以分配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去發現與解決會計工作中的系列風險,更不用提去及時解決與及時止損。而中小商業銀行內控不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由于社會發展過快,會計制度處于不斷的改革與發展階段,部分中小商業銀行在此方面的嗅覺不甚靈敏,導致其會計制度的完善工作始終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未達到當前市場發展的所需,從而在會計操作流程以及會計操作規范等方面仍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漏洞,甚至表現出雜亂無章的局面,一些會計操作與工作無章可循,存在著較大的人為主觀性,極易導致隱患的發生;其二,部分商業銀行雖然及時轉變了自身傳統的發展思維,構建了較為全面、先進的會計制度體系,但是由于自身綜合實力的局限性,其通常難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建立適宜自身的會計制度體系,而是選擇照搬當前市場上大行的會計制度,造成相應的會計核算人員在進行具體的操作時難以依靠其進行科學的核算工作,表現出可行性、適宜性的不足;其三,部分銀行內部會計工作對應的監督評價制度缺失,內部審計部門未按照銀行內部規定以及國家相應法律法規對整體的會計工作進行全面的監督與審計,造成會計風險管理的最后屏障消失,給會計風險的產生提供了先天條件[2]。
當前階段監管部門對中小商業銀行進行監督管理時將重心放在存貸款等方面,而對于會計工作的審查與監督則相對較少,且在發現問題時進行的處罰亦顯得不痛不癢,這使得其進行會計違規時產生的成本較低,難以引起其足夠的重視。同時,基本上所有的會計事務所進行的審計皆屬于有償審計,因此很難真正的獨立,這就使得其難以深入、完善的揭露銀行的系列違規問題,這同樣會給銀行會計風險的防控帶來較多的問題。
風險防控的最主要與根本途徑是實現內部控制的強化,只有具備較高的內部控制水平,中小銀行才可規避掉大部分的會計風險,這需中小銀行管理層分析當前自身的內控發展狀況與需求,構建包含業務部門、會計部門、內審部門在內的三道會計風險防范放線,以此來實現會計風險的有效控制。
要建設促進銀行會計風險管理水平提升的內部控制環境,首先需管理層對內部控制有一個清醒的認知,認識到其本身的重要性,并推進“有章必循、違章必究”的內控環境建設,如此才可發揮出內部控制的真實效用,以此來實現對會計風險的管控。這需把握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提升銀行管理水平,補充與完善“兩會一層”的協調作用與制衡作用,構建優質的內部控制基礎與銀行治理格局;其二,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在銀行內部營造穩健發展、積極向上的銀行文化氛圍;其三,改革激勵考核制度,對違反相關制度與規章的人員,按照其行為的嚴重程度以及造成的后果給予其對應的處罰,以此來提升會計違規成本,對其進行一定的威懾,使其按照規定的操作與流程進行相關的會計工作[3]。
業務的展開需完善的制度來支撐,因此需按照當前的市場發展狀況來完善對應的會計制度,需重點把握以下兩點:其一,完善會計操作流程及其對應的制度。不同銀行有著不同的發展特征,因此中小銀行在構建自身的會計制度體系時雖可參考其他優秀銀行的規章制度,但不可照搬,需在遵循《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法》等國家法律法規的同時,綜合考慮自身的現狀以及發展需求來制定對應的流程以及制度,如此才可保障其可行性、適宜性以及先進性;其二,定期修訂與完善會計制度。國家會根據市場的變化而不斷的修訂會計準則,這使得中小銀行本身面對的會計風險亦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因此需銀行根據市場風險變化以及國家會計政策調整來修訂內部會計制度,對一些不切適宜的條例與內容進行淘汰,補充對銀行會計工作有益的條例,以此來實現風險的有效管控。
會計人員是銀行會計工作的直接實施者與把控者,其綜合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內部控制的效果。因此銀行管理人員需對業務人員、會計人員、審計人員在內的會計相關人員專業素養與道德水平進行培訓與培養,如此在根源上進行會計風險的防控。具體包含以下三點:其一,強化針對會計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提升業務人員對會計基本理念與知識的認知程度,使其能夠按照所需來提供原始憑證與原始信息;其二,提升會計實操人員的專業能力,以此來保證財務核算的質量與效率;其三,提升內審人員對于會計風險點的發現能力,使其能夠第一時間識別與發現會計操作中的相關問題;其四,加強對會計相關人員的道德與法律,使其自覺遵循職業道德以及國家法律,并通過各種途徑來提升其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以此來杜絕相應的會計舞弊行為[4]。
若是人員素質達不到相應的要求,無法保證其遵循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就需銀行建設穩定的信息科技系統,以此來提升自身的技防水平,這需把握以下三點:其一,可有效、快速識別各種類型的風險點并將其嵌入系統,在該危險點出現時觸發告警系統以提醒相應管理人員做出對應的措施;其二,完善系統功能,保證其可自主完成會計報表生成、數據分析等,減少人為參與,以此來降低人為因素帶來的風險;其三,加強網絡安全建設以應對各種形式的網絡攻擊,防止會計信息遭到篡改與竊取。
外部監督以及審核是銀行實施內部控制的補充,因此可引入中介結構與監管部門對銀行的會計相關業務進行全面的監管與審核。重點把握以下兩個方面:其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人民銀行應不斷完善對商業銀行會計工作的各項監管要求,加強對其的檢查力度,對于其違規違法行為從重、從嚴處理,以此來提升其違規成本;其二,財政部門應強化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系列管理,提升其執業素養,對于幫助銀行造價的事務所進行嚴肅處罰,使其按照執業操作來揭露銀行會計工作中的舞弊行為與錯誤行為,協助銀行降低風險[5]。
探索中小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并制定對應的防控措施,利于銀行的長遠發展,因此需給予其充足的重視,將其放在銀行發展的重要位置,集中優勢資源來解決其中存在的風險問題,以此來實現自身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