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金戈
(貴州財經大學,貴陽 550025)
企業實施股權激勵所產生的經濟后果,是企業各項治理手段的綜合反映,畢竟企業的目的是內生發展。因此加強企業的中長期激勵機制建設尤其重要。不同的激勵動因會產生不同的激勵效果。文章對企業股權激勵動因及其經濟后果進行研究。
股權激勵理論來自西方成熟市場經濟國家,通過建立管理層及核心人員與企業利益一體化的聯系來產生激勵效應,成為解決委托代理問題、改善公司治理、提升企業品牌價值的有效方式。在股權激勵的理論研究中,不同的股權激勵動機會引起不同的經濟后果,出于福利性動機、激勵性動機,或是出于提升績效、穩定人員結構、提高開發能力、改善經營行為等細分動機實施的股權激勵方案產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有些激勵計劃可能完全喪失了對管理層的激勵作用,還會產生負面效應以及市場反應不佳等經濟后果,自“十四五規劃”以來,企業加大了機制改革力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積極作用,通過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高管持股、員工持股計劃等股權激勵措施,促進企業發展。我國資本市場不夠完善,國有控股企業在推行股權激勵計劃時,往往效果比民營企業要弱。
在2018 年,我國汽車的產銷量出現28 年以來的首次下滑,2019 繼續延續下滑趨勢,但是中國的汽車產銷量仍然占據全球市場近三分之一的份額。在市場份額依然巨大的情況下,汽車市場的發展模式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增長,2019 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 303.8 萬輛和2 311 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9%和9.1%,面對傳統汽車市場持續下行的局面,中國汽車產業必將開始轉型升級,競爭也將更加激烈。G 集團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必須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積極搶占市場,緩解企業的壓力,從而保持競爭力。
減少委托代理成本是公司治理的一大難題,股權激勵出現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為解決管理層的委托代理問題。汽車行業已經持續多年產銷增長,但在2018 年遭遇了市場寒冬,集團內部股權結構和治理結構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大股東持股過多、管理層盈余管理等行為使委托代理成本激增,對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這時G 集團經營中的弊端就會被擴大并逐漸暴露出來。因此G 集團急需采用更加高效的內部管理模式,優化治理結構,減少委托代理成本。此時,股權激勵就可以體現其本身的作用,通過給予管理者部分股權,從而提升高管的責任感與認同感,成功地將其身份從高級員工變成投資者,他們開始承擔企業經營狀況不佳時的風險,同時也可以分享企業經營效果良好時的收益。
民營企業喜歡使用虛擬受限股來解決外部融資難的問題。G 集團也要選擇激勵工具來實現部分融資。股權激勵內部融資成了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手段,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減少了公司現金流出。結合G 集團來看,節省下來的現金可用于企業投資與經營發展,減少了負債,解決了籌資問題。
股權激勵對企業經濟后果的影響效應是全面的,各項指標都會隨著股權激勵的效應而產生變化。對于G 集團這樣的國內汽車企業的領軍品牌,需要不斷在產品研發上推陳出新,重視新技術和新能源的研發。未來汽車的轉型必然朝著新能源、新技術、智能駕駛等方向發展。在2021 年推出的激勵計劃中,就明確了研發投入必須占營業收入的4%方能行權。這也反映了G 集團對研發的迫切要求,也是傳統車企未來發展必然的要求。
G 集團能夠進入世界500 強企業并取得顯著的成就,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它實施了股權激勵。G 集團自上市以來,先后在2014 年、2017 年推出覆蓋面更廣,激勵力度更強的激勵計劃,2021 年推出新的激勵計劃來緩解疫情對企業經營造成的沖擊。
自上市以來,G 集團的研發就成了管理層關注的焦點。在2014 年和2017 年先后推出股權激勵計劃之后,研發投入的支出也在不斷上升。這不僅是為了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響應國家新能源汽車戰略轉型,同時也是為了符合股權激勵行權條件,同時推出新產品,占領市場。G 集團研發投入從2012 年的11.26 億元上升到2014 年的15.93 億元,在此期間2013 年研發投入不到10 億元,在2014 年能夠加大投入,股權激勵計劃的推行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到2017 年,研發投入已經達到30 億元。伴隨研發投入的增加,申請專利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2014 年的專利申請量較2013 年直接翻了一倍,達到448項。在2016 年專利申請量大幅下滑的情況下,2017 年推出股權激勵計劃,使專利申請量重新呈上升趨勢,2018 年更是首次突破1 000 項大關。
隨著股權激勵計劃的推行,行權條件也在不斷變更,最明顯的就是針對各項績效指標的行權條件。比如2014 年和2017年兩次股權激勵的行權條件之一都是凈資產收益率的最低比例。同時主營業務收入還必須達到營業收入的96%以上。設置股權激勵的行權條件,企業就有足夠的動力來實現各項盈利指標的增長。從主營業務收入來看,年年都在上升,到2017 年出現爆發式增長,營收總額上升了近250 億元,由此可見股權激勵計劃的推出對企業的盈利情況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委托代理成本主要針對管理層,高管利益一旦與企業利益相悖,委托代理的弊端就會不斷放大,從而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而股權激勵計劃大多時候都會為解決委托代理問題而實施。成本管控主要集中在管理費用和其他期間費用上。雖然管理費用逐年上升,但很大程度是因為企業的規模不斷壯大,而管理費用的增長率始終很小。單從管理費用占營收的比例來看,從2014 年的7.07%持續下滑到2017 年的4.37%,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經濟增長速度影響汽車消費,在能源短缺和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技術正成為汽車企業技術革新的重要方向。受市場下行壓力的影響,2019 年不少汽車生產廠商都降低了銷售目標。日產、現代、吉利、比亞迪、長城等幾個車企品牌的2019 年銷售目標與上年基本持平,一汽、G 集團則下調了銷售目標,其中G 集團下調10 萬輛銷售目標。未來傳統汽車行業的“政策驅動”也會逐漸被“市場驅動”代替,市場反應會是車企關注的焦點,同時企業的運營管理能否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也會對企業的市場價值造成影響,人才結構能否在穩定的前提下優化升級對企業的各項指標都會起到關鍵作用,所以車企的競爭將變成運營管理、市場反應、產品創新、人才結構的綜合競爭,而股權激勵的正向激勵效果能夠給企業帶來新的活力并促進企業各項能力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