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盼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金華醫院,浙江 金華 321000)
公立醫院是我國公共醫療體系的核心力量,要保障公立醫院經濟運行效率逐步提升、創造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供給,醫院就需要持續發現和探討自身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特別是在新醫改核心精神的指導下,醫院財務管理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因此,公立醫院需要分析和發現現行財務管理制度、業財融合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時借助大數據醫療評價工具、DRGs成本測算工具等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探索,為公立醫院深化醫療改革提供可靠幫助。
由于公立醫院管理會計轉型不徹底,加之醫院傳統財務管理工具的升級改進不是一刀切工程,傳統財務思想和大數據思想的融合發展存在些許不足。一是對傳統財務思想的更迭認識不足。也就是說,由于公立醫院過度依賴不變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流程,醫院高層領導及科室主任等中層管理者不能深入認識財務管理思想更迭的必要性。二是對大數據思想與傳統財務思想融合形成的新思想認識弱化。由于財務人員單純認為僅僅依靠大數據技術搭建財務信息化平臺就是財務大數據的核心思想,使醫院財務管理者過度崇拜新的財務大數據工具,一些有效的傳統財務工具被棄用,導致醫院財務人員對財務大數據思想是發展的、變化的、先進的財務管理工具缺乏正確認識。
公立醫院的業財融合建設,需要公立醫院財務部門和職能科室及臨床科室之間充分消除業財信息層面的信息隔離,使診療活動充分考慮到財務部門的需要,財務部門充分考慮醫療采購定價等方面的需要。但是由于醫院對業財融合的集成化認識不足,醫院業財融合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信息科還未充分實現集成化建設。信息科作為公立醫院職能科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了相當大部分的醫療信息、收集工作,但是它不直接形成基于醫療活動的數據挖掘信息,集成化、可視化、面向財務部使用者的業務數據分析報告尚未健全,從而不利于財務部掌握業務信息,并及時與科室溝通反饋。二是醫院大數據中心建設存在欠缺。有些醫院還沒有如此專業化的部門或機構,大數據中心的部門機構章程和崗位設置不健全,導致大數據中心建設滯后。
業財融合流程的再造,是公立醫院優化績效指標、改善財務管理效益的可靠途徑,但是受業財融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業財溝通校正機制不完善等因素影響,部分公立醫院的業務財務融合流程運行不暢。一是業財溝通校正機制不完善。醫院不能及時調整財務預算策略和修訂診療流程,不利于財務業務融合機制的發展。二是業財融合流程的設計存在不足。不利于財務部門事前監督醫療服務部門的行為規范,導致耗材浪費、資產盤點確認不當、資產超負荷折舊等業財融合問題時有發生。三是業務財務融合流程的執行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由于醫院沒有對業財融合的有效行為進行評價指標設計,使耗材領用合理、資產盤點正確、實物資產使用范圍合理等業財融合有效行為得不到激勵,不利于醫院業財融合機制的加速落實。
財務內控建設存在問題,對醫院現代化信息中心的建設產生不利影響,導致醫院財務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緩慢。一是內控制度對信息權限的約束存在問題。由于大數據信息中心存在信息盲區、崗位分離不當等現象,導致信息中心對醫院各部門的信息獲取困難,不利于對醫院綜合運營數據的挖掘。二是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對各項經濟信息質量的監督缺位。由于醫院對采購成本信息、采購入庫驗收信息、資產盤點等經濟信息的監督不力,大數據信息中心的報告編制質量會受到不利影響。
為緩解公立醫院管理會計轉型建設不徹底、醫院傳統財務管理思想排斥性問題,公立醫院需要推動傳統財務思想和大數據思想的融合發展,以期形成科學的財務大數據思想認識。一是需要醫院管理者對財務大數據有基本認識。這要求公立醫院高層領導及科室主任等中層管理者深刻認識財務管理思想更迭的必要性,使醫院財務管理建設聚焦于醫院決策、科室運營、臨床科室與財務部門銜接等關鍵環節,同時借助建設基于傳統診療流程的大數據信息中心、設置信息處理費用的分級分擔機制,使醫院管理者充分認識到財務大數據建設的長期效益。二是完善對財務大數據思想的發展認識。這要求醫院管理者充分認識到新的財務管理工具的產生條件,很大程度上需要保留以往財務思想中的優勢,包括成本效益原則、多元化成本管理方法等,同時對適應大數據環境和條件的財務思想,包括業務財務信息一體化思想等進行繼承,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財務大數據試點方案和流程,使醫院更加順暢高效地應用財務大數據管理工具。例如,針對科室主任決策支持職能配備的科室大數據報告卡片,需要以醫療服務的醫保支付補償評價變化、耗材價格浮動、特殊采購品價格變化、科室實物資產使用率等內容科學反映科室運營信息,為科室主任的管理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為切實推動診療活動的開展,要充分考慮到財務部門的需要,財務部門也要充分考慮醫療采購定價等業務方面的需要,公立醫院需要對數據集成化有正確的認識,及時建立大數據處理中心。一是需要推動信息科的集成化建設。盡管信息科面向幾乎全部的醫療服務活動,開展信息收集和處理活動,但是它所形成的信息還是不具備系統化、集成化特征,因此,醫院需要保障信息科產生的信息能夠滿足財務部集成化分析的需要,通過對信息科人員的財務常識培訓、成本報告編制培訓,使醫療項目作業成本測算、DRGs 補償評估、醫療服務成本效益報告等業務信息得以轉換,最終便于醫院財務部及時可靠地從信息科獲得海量的已轉換的醫療信息。二是完善大數據中心建設的頂層規劃。這要求公立醫院不僅要站在院級領導等高級管理者的角度思考決策信息需求,還要站在科室主任、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等中層管理者的層面思考決策信息需求,根據需求搭建出大數據移動審批平臺、大數據科室運營信息平臺、大數據科室人力資源控制平臺、大數據風險預警平臺等信息管理平臺,以推動公立醫院真正把信息資源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有效的運營管理。
一是完善業財融合流程的設計。要杜絕耗材浪費、資產盤點確認不當等業財融合不良現象,公立醫院需要基于各科室的內部流程設置監督反饋機制,使護理部門、影像科室、醫技科室等部門科室建立不同的管理風格的、便于財務合規性監督的內部管理機制,以保障醫院業財融合的加速推進。例如,護理部門在領用衛生耗材之前,需要借助科室運營信息平臺向財務部主動報備耗材庫存信息,避免耗材異常使用、領用用不盡現象。二是完善業財溝通校正機制。要消除信息隔離,就需要在醫療職能科室和財務部門之間建立信息轉換機制,借助大數據移動審批平臺進行異常業財信息的溝通和交換,使醫療科室和財務部門能夠互相理解,掌握并反饋相應的業財信息,以便管理者及時調整財務預算策略、修訂診療流程,推動業財融合機制在醫院的深度發展。三是完善業務財務融合流程的執行評價指標體系。這要求醫院針對耗材領用合理、資產盤點正確、實物資產使用范圍合理等業財融合有效行為設置激勵評價指標,使業財融合執行指標納入科室整體績效并關聯到個人的績效,最終保障業財融合機制的有效。
要保障公立醫院現代化經濟信息中心的建設基礎足夠堅實,醫院管理者需要強化內部控制建設對海量信息收集和信息質量控制的支持,加速實現醫院財務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改進。一是保障內控制度章程對大數據信息中心的權限支持。這要求醫院內部控制建設在充分考慮到組織結構合理性的前提下,對大數據信息中心的崗位權限、權利分級、責任掛鉤進行增加擴充,使預算信息化崗、財務會計信息化崗、醫療職能信息化崗、醫保支付信息監督崗等崗位逐步分離,同時內部控制章程需要對大數據信息中心職工的保密責任、權限擴大原則給予科學完善,以保障大數據信息中心在可靠獲取業財信息的同時保證信息傳遞、處理的安全性。二是保證內控監督機制對各項經濟信息質量的控制。這要求醫院內部章程明確大數據信息中心收集信息的質量原則,確保信息收集寧缺毋濫、信息儲存層層保真,同時對信息監督失職等行為進行懲戒約束,以保障大數據中心出具的各項業務報告、財務報告足夠全面可靠。例如,針對采購供應商信息造假的行為,給予行政處分和績效扣罰懲戒等處罰。
公立醫院作為大數據時代助力醫療改革核心精神推進的中堅力量,對公共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針對公立醫院的管理會計業財融合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提出建設獨立于信息科的大數據中心、加強內部控制對大數據中心的支持等建議,以期為醫院財務管理的改進升級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