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琳
鄭州財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中華民族實現強起來的時代。 新時代的到來表明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的光明前景。[1]眾所周知,在健身領域,太極拳可謂一枝獨秀。少林拳也應該跟上新時代的步伐,借著新時代的春風,發展創新,改變現有的練習方式,吸收太極拳的慢練形式,擴大少林拳的習練人口,適應新時代下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促進少林武術更好更快地發展,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貢獻。
人本強調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價值追求,武術的發展也應該強調以人為本,少林拳的發展更應該如此。新時代的主題是開放、包容并蓄,這正給少林武術的發展帶來了契機,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少林拳的發展也應該以人本思想為中心。希臘著名人物普羅泰戈拉有句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武術的發展也是要以人為中心,不管是古代的軍事武術,還是現在的競技武術,都是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武術的發展服務人的這一根本原則不能改變,脫離以人為中心的武術發展都是不可取的。人本強調人的重要性,反觀武術的發展,我們往往忽視了人的重要性,忽視了人的需求。[2]少林拳的發展要以人的需求為根本任務,武術的拳種不能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武術的運功方式和演練形式,將少林拳進行慢練,以人為中心,突出人的重要性,在緩慢的練習中體悟其中的精髓,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中華民族進入新時代后,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訴求下,少林拳的發展也應該突破自身固有的模式,根據時代背景,對人們現實的需要予以關照,滿足人們的現實需求。在新時代的主題引領下,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下,人們的思想意識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少林拳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創新發展。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實施,少林拳也應該從注重競技領域轉向注重健身,從小眾的練習群體轉向大眾的練習群體。少林拳如何轉變才能更加適應大眾化,是少林拳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太極拳作為中國傳統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范圍內生根發芽,因其緩慢的運動形式和內在的拳理文化,深受各地人民的喜愛,慢練不是太極拳的特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拳也可以進行慢練,擴大受眾群體,提高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從而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展現大國形象。
武術的發展要以“人本”為原則,武術的發展過程中,不要太注重它的外在表現形式,要注重它的現實意義,要以人本的發展理念,立足大眾,以增進人體的健康為發展目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去少林寺學習期間,看到少林寺的老拳師在練習“太極拳”,心生疑惑,為什么在少林寺會習練“太極拳”,帶著這種疑惑問了老拳師,他說這是正宗的少林拳,是習練內功的少林拳法,只是練習的形式緩慢,所以總會有人誤解,以為只要是緩慢練習的運動就是太極拳。其實慢練并非只是太極拳特有的專利,快練也并不是少林拳唯一的演練方式,快練和慢練是相對而言的,像太極拳也有快練的拳術,如“吳式快拳”等。
少林拳慢練的提法不是信口雌黃,也不是空穴來風。少林拳慢練其實很早就已經提過,只不過沒有被重視,少林拳慢練是一種非常好的思路,少林拳很多練習內功的功法練習都是以緩慢的練習形式進行演練,很多 “功力拳”均可慢練。少林拳慢練是指在保持少林拳技術風格,特點不變的情況下,使其練習過程中節奏、速度變慢,這樣更有利于練習者體會其中的動作發力以及動作的技擊含義,但是少林拳慢練,其動作、拳理與太極拳相差甚遠,即使是慢練也不能稱之為“太極拳”。[3]著名武術家王培錕先生曾說過,在他眼里,
長拳可慢練,太極拳可快練,這很正常。
新時代,人們更加注重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前提是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將少林拳慢練可以很好地鍛煉練習者的身體素質,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更符合新時代對武術發展的要求。現在被大眾所熟知的少林拳快速、剛猛、動作幅度大,中間還有很多跳躍的技術動作套路,對于練習者的身體素質要求極高,是只適合一部分人練習的運動。從現在練習少林拳的群體來看,大多數是少年和中青年,有很多體弱年邁的老者卻是望而卻步。每一個習武之人都有一個從一而終的武術情結,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素質下降,關節韌帶的退化,很多練習少林拳的習武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放棄了練習幾十年的拳種,改弦易轍,轉而習練現代熱門的太極拳。其實拳藝同源,將剛猛勁力的少林拳轉移發展方向,以慢練的形式進行習練,可以為武術的終身化提供一個很好地思路,在不改變少林拳內在拳理的前提下,進行改革創新,將快速有力的演練形式進行慢練,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正是符合大眾體育,健康中國的發展思路。
太極拳之所以被人喜歡,在世界發展情況良好,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連綿不絕,如潺潺溪流的演練形式。從人體運動科學的知識中我們可以分析得出,長時間,低強度,低負荷的運動對人體的健康最有益處。所以說少林拳慢練是有科學依據的,增加練習時長,降低練習強度,應該是少林拳發展的主要方向。少林拳傳統的練法是快速有力,動作剛猛,一趟拳術練下來大約需要2-3分鐘,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強度非常大,一趟套路練習下來很多人都是氣喘噓噓,傳統的少林拳練習對人體的心肺功能要求也非常高。從訓練學理論知識我們可以知道,短時間,大強度的運動稱為無氧運動,無氧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會在人體內產生一種有害的酸性物質。長期如此周而復始的進行運動,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長時間,低強度的運動稱為有氧運動,有氧運動能夠使人機體內有充足的氧氣,長期進行有氧運動,可以鍛煉身體的各項機能,促進身體的健康,對身體無任何傷害性,所以說少林拳慢練是很有科學依據的。用緩慢的形式進行少林拳的演練,可以很好的鍛煉身體,在練拳時就能夠從容不迫,身心放松,沒有緊張感,能較長時間持續地出現愉悅感,一趟套路練下來人體通常是汗流浹背,面色紅潤,適應人類各個年齡段的生理機能,有極大的普遍性,可以改變只有中青年人練習少林拳的局面,使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均可以從事慢練形式的少林拳修煉。縱看武術在世界的發展,為什么太極拳能夠在世界開展的這么好?受到這么多人的喜愛?其實不外乎這幾種原因,其練習時動作緩慢,使全身各個關節都參與運動,在人們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增強了人體素質。緩慢的運動形式不是太極拳特有的專利,任何一種拳術都有慢練和快練的成分,不是絕對的快練或者慢練,絕對不能以快連或者慢練來區分拳種。快練或者慢練也不是一個拳種的特有屬性。慢練并也不是太極拳一家之長,快練也不是少林拳唯一的屬性。武術運動中其它任何一家拳術,都是快練和慢練相結合,這是武術運動的共性。《太極拳論》中有這樣的句子:“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這就說明太極拳在練習的過程中也要求有快練的成分。[4]武術技擊實踐證明,有力打無力、手快打手遲,這是一個必須遵守的客觀規律。從太極拳的技擊價值而言,太極拳也不是純粹的慢練。武禹襄在《太極拳解》中說要“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陳長興在《用武要言》中說要“心如火藥手如彈,靈機一動鳥難逃”,《楊氏九訣》說要“力在罄彈走螺旋”,這些都體現了太極拳中快練的形式。[5]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以及后發制人等一些觀念的提出也說明了太極拳中快練的存在。
少林拳慢練的好處:拳諺中有,慢拉架子,快打拳,的說法,慢拉架子是武術技擊的需要。慢練只是改變了武術的外在形式,武術的動作速度上的練習速度,對于武術內在的動作要領和蘊含的技擊價值并沒有改變。慢練是為了練習架子,快連能練習身體的靈敏和勁力。例如太極拳老架一路、老架二路,老架一路主要是以緩慢柔和的動作為主,發力的動作很少,主要是慢練,為了練習武術功架。老架二路則不一樣,他是在一路練習的基礎上改變了原有的練習形式,二路炮錘動作剛猛快速,如急風驟雨,節節相扣,發力為主,二路炮捶的演練大約需要2分多鐘,從練習者的人群不難看出,老架一路的練習群體比較多。從太極拳二路炮錘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少林拳和太極拳是相輔形成的,太極拳可以快練,少林拳亦可以慢練,少林拳慢練也是有理可尋的。[6]其實太極拳的創編是在少林拳的基礎上形成的。少林拳慢練思想的提出主要是為了滿足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的健身需要,將快速,剛猛的拳術,改變其技術風格,變為緩慢柔和的運動,降低運動強度,使其更符合大眾健身的需要。從自己練習少林拳的經歷來看,剛開始習練少林拳時,講究練習速度快,發力剛勁有力,隨著練習時間的增長,技術動作逐漸變得緩慢,柔和,在蓄勢的同時,講究寸勁發力,如果速度太快,就達不到這個要求。追根溯源,從陳王延創造太極拳來看,太極拳與少林拳有很多的契合之處,這也為少林拳的慢練觀點的提出,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太極拳為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陳王廷創編,陳王廷創拳是在儒釋道文化上吸納少林拳與其它門派拳術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高德江《陳家溝太極拳與少林拳法》從陳王廷創拳間接吸收少林拳、陳氏太極拳的名稱和動作有些和少林拳法相同、陳氏太極拳在練法上,有些動作與少林拳法相似幾個方面,論述陳氏太極拳與少林拳是由聯系,有共同之處的。[8]而且說到能夠練好少林拳的人同樣可以練好陳氏太極拳,反之也可以。 這從側面也反映出少林拳也可以像太極拳一樣進行慢練。從少林拳和太極拳拳法拳理的相似之處可以得出少林拳慢練的可行性。
新時代下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都在逐步提升,在國際形勢變化中推動了中國武術的發展,在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的引領下,中國傳統文化也正在受到各國人民的青睞與關注,武術作為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正在發揮著其自身的價值。少林拳作為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下也應該改革創新,以慢練為練習形式的少林拳,對促進人體健康更有幫助。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文件頒布實施的大背景下,“全民健康”成為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核心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這正表明任何體育的運動都要以提升人的健康為前提,更說明了少林拳慢練的重要性,改變少林拳的練習形式,可以使體質虛弱的中老年人練習,改變少林拳只適合青年人運動的錯誤觀念,從而改善少林拳練習人口的年齡階層,擴大受眾范圍,豐富少林拳的習練全體,增加少林拳的練習人數,促進少林拳更好地在世界的傳播。少林拳慢練不僅可以改變現有的武術習練年齡階層,也可以使中國武術走出去,成為鏈接世界人民的紐帶,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務,提成中國的大國形象。
在新時代下,人民群眾對健康生活的美好追求的迫切愿望與日俱增,追求健康這一人類重要的目標為少林拳慢練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是人類文化的瑰寶之一,她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并且具有健身養身的現實意義,太極拳被大眾認為是最具健身養生價值的拳種。無獨有偶,我們也可以讓少林拳也采用慢練的演練形式,少林拳慢練也可以更好地為人類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通過少林拳緩慢的練習不僅能強身健體,更能使練習者在練拳的同時體悟人生的真啼,使人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放松心靈,即得到了形體上的鍛煉,又能擺脫生活中的痛苦與煩惱,保持愉快的心情,從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少林拳進行慢練,可以吸引更多的練習群體,使少林拳更具廣泛的社會適應性。少林拳慢練彰顯了中國武術豐富的內涵,而且填補中國武術歷史上的空白。少林拳是中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包含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里其健身養生價值正在日益體現,全民健身正在被國家所重視,改變少林拳的演練形式,對促進全國人民的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積極發揮少林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提高全民身體健康素質,是少林拳慢練的重要價值。少林拳慢練可以依靠自身的拳理服務于社會大眾,同時被社會大眾推崇,從而推動少林拳的發展。
在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下,人們越來越注重對自身的關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飲食規律的改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得富裕病,肥胖人群越來越多,使人們越來越想找到一種運動方式,增進自身的健康,對生命的渴望程度也在日也加強。少林拳慢練可以很好地改善人們的身體機能,陶冶情操,也可以更好地服務與大眾。
中國武術猶如浩瀚的星河,少林拳雖然只是其中一顆最耀眼的明星,但是在它身上卻凝聚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少林拳譬如長白山上生長的一顆人參,它既是巍峨大山上的一個點綴,又是這片沃土上所養育的一株靈丹妙藥,它之所以內涵豐富,是因為它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少林武術是歷經幾千年來,歷代武術家門的結晶,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改變少林拳快練的外在表現形式,豐富少林武術的演練方式,有利于少林拳術的更好的發張,少林拳是少林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少林文化重要的表現形式,少林拳慢練,有利于更好地弘揚少林功夫,少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