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娜
吉林體育學院研究生院,吉林 長春 130000
太極拳是源于中國的傳統武術,因具有剛柔并濟的特性,練習時的動作要求協調而沉穩,用大腦的意念帶動運動神經,整合全體的肌肉運動,再利用全身肌肉帶動所有的關節一起運動,太極拳練習過程中主要表現于剛柔并濟、協調連貫、動作柔緩。以靜制動,身心合一。長期以來一直受到老年人口的喜愛,近年來更在國內外學術界興起研究的熱潮。
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正在逐步退化,而太極拳練習起來動作柔緩,適合老年人已經退化的身體機能。老年人打太極拳,還可以修身養性。所以,太極拳這一運動深受中老年人的喜愛和歡迎,成為了他們的一項特別的興趣愛好。太極拳在練習過程中,要求身勢柔軟松開,使呼吸自然深長,氣血暢通,能夠平穩心緒,強壯體魄,延年益壽。研究發現,操練太極拳確實可以改善人體的各部位機能,改善“亞健康”狀態,使個人在身體健康方面的體適能得到改善,伴隨廣大群眾生活水準的提升,有更多的人更重視自身的身體素質,并意識到練習太極拳的好處,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去從事這項運動。
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太極拳運動,其核心思想是中國傳統的儒、道哲學中的太極以及陰陽辯證理念。太極拳對于關節功能、下肢肌力以及肢體柔軟度、心肺機能等身體素質有顯著效果。一般而言,中老年群體最常見的因為運動能力退化而導致的意外便是摔倒,太極拳的訓練對于跌倒是否有預防效果,是太極拳實用價值的指標之一。跌倒的發生與平衡感有關,因此太極拳是否能有效增進平衡感便成為研究的重點。許多研究對于這一點都持肯定態度。大量研究顯示:長期練習太極拳使得膝關節部位的本體感受較佳,身體穩定度增強,提高平衡能力,降低中老年人的摔倒幾率。
太極拳飽含東方包容理念,對意、氣、形、神的練習非常契合機體的身心需要,有助于習練者的心身康健以及群落間的協調相處。穩靜柔緩而又富有彈性、柔中帶剛的太極拳,用正確的方法加以練習可以強健筋骨,補氣增力。吐納的深長,對人身各部位血流循環有很大幫助。太極拳的修身養性功效,可以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消除疲勞,身體多病的人長時間堅持練習可以使身體變得更加強健,所以它在醫療體育上有很高的評價。不練力而有力,不練快而能快,這也是習練太極拳的微妙之處。太極拳也在不斷改化,發展成了更適合大眾學習的健身型的太極拳,這便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中老人們所練習的太極拳。經常練習不僅可以強健筋骨,陶冶情操,還有助于身體機能活力的提高,調養身體,修養心性。其習練過程剛柔并濟、快慢相間,如行云流水一般,給人以精神愉悅的感受。
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認為:體適能由健康體適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和技能體適能(Ski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組成。健康體適能是與康健有緊密聯系的體適能,是指心血管、肺和肌肉達到完美效果的能力。
自身需要的體質能力以便更好達到日常需求這叫作體適能,壯大體適能的意愿不僅僅是要改善自身體質素質水平,另一方面也是要提升自身活動與環境的協調水平。根據自身的需要可對自己體適能的內容進行篩選,所以體適能也是因人而異。但無論是技能體適能還是健康體適能,兩種之間都是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難以劃分出很明顯的界線,并且二者的實現都要依靠運動訓練才可以達到其目標。根據《美國醫學會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中的敘述,往往體適能商高的人比體適能商低的人壽命更長,體適能高者的死亡率比體適能低者的死亡率更低,是體適能商低者死亡率的一半。而且體適能商高者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也比較低。由此可見,提高健康體適能對我們的身體、生活等各個領域都有非常大的好處,提高健康體適能,改善機體不良狀態是我們提高生活質量、美滿生活非常重要的行為。
伴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運動能力都在逐步退化, 體重上升,這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有大量研究表明:適當強度的運動可以對高齡化人群體質起到一定保健作用。能夠緩解衰老,改善心肺功能, 增強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提高身體柔韌度,改善身體成分,預防老年性疾病的發生。身體對周圍環境的協調性是非常重大的,但還是要依靠訓練來改善其體適能。在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時,人體便迅速發生一種對應的能力, 或叫作“一般性適應癥侯群”, 機體受到這種應激性刺激后,其功能狀態能夠得以提升,此種也被稱為“可訓練性”。此外,人體在遇到環境變化的時候可以保持機體功能狀態的相對平衡穩定, 而不至于因為功能狀態的變化而引起身體產生不適的反應或者是傷害、疾病,這是一種人體對外界環境改變所具有的恒常性反應特點,適當的運動鍛煉以產生在自身承受范圍內的運動效果,打破人體保持的恒常性的狀態,在人體受到強烈動作反應時促使人體產生抵抗能力來維持和平衡,不斷提高人體的體適能。
太極拳重點講究的是腹式呼吸,是一種利用橫隔肌的漲落來實現胸部肺臟的一種運動。通過醫學證明實踐,打太極拳使得促進呼吸的深度, 不僅可以按摩內臟腑, 還能使得減小呼吸道阻力, 大大增強了肺部的呼吸量,促進了全身新陳代新。而且還能使左心室心肌收縮的能力增強, 有所改善心肌舒張能力, 讓安靜時的心率降低,使周身氣血通暢,減輕心臟負荷。
太極拳主要是以腰為軸帶動全身的一種和諧運動,這種運動還可以帶動全身各個部位的肌肉群和各個部位的肌肉纖維活動進來,使得筋肉變得更加均勻、飽滿,韌度中帶有彈力。全身關節在運動的過程中都能夠被帶動起來,肌肉牽動起了關節,由此產生了自我按摩全身的作用,高齡人群打太極拳中使得骨骼變得更加強健。練習過程中要求腿部“虛實分明, 松跨屈膝”,處于半屈膝的狀態,由此,下半身肌肉的力量得以發展其起來, 還能發全身關節、骨骼還有韌帶, 因此自身的運動能力有所提高。
人體各骨節的靈活度不僅決定了身體柔韌性的好壞, 還提高了神經系統對各個筋肉的彈性以及各個肌肉的協調性。提高了自身韌度,練習的過程就會大大減小運動產生磨損的程度。在太極拳運動的過程常常要做到轉腰的動作,四肢以腰肌帶動,在四肢腰腿的進退盤旋的過程中, 可以改善各關節的靈活性。另外,太極拳運動不會造成風濕性關節炎的惡化,更重要的是,患者在習練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所以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往往會選擇太極拳作為治療的手段之一,而且患者的平衡感也顯著提升。
人體等到了中老年階段會伴隨著年紀的不斷增長,運動能力逐漸退化, 體脂百分比也會伴隨著年齡增長變高,體重失衡。太極拳動作中人體要求強度并不高,打太極拳的動作中使得人體各個部位慢肌纖維參與進來。打太極拳的過程中便產生一種游離脂肪酸,而這種物質可以促進機體熱能的消耗,也就大大加強了體脂的消耗,其得以消耗進而實現平衡身體重量的目的。另外,還可以加強與脂代謝有關的激素和酶的釋放,使得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提高, 脂蛋白酯酶活性越高,體脂的分解速率也會加快,脂肪的合成也可以有所抑制,過程中葡萄糖的消耗增加了,脂肪的消耗從而也大大加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