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3月,仿佛才真正開啟了這一年。
隨著新冠肺炎疫苗的逐漸普及,紡織服裝行業也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第二屆中國服裝優質制造創新年會率先啟幕,集結行業“制造英雄”;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開啟創新聯盟2.0時代;中國紡聯春季聯展重磅登場,三天時間,五大展會,同期、同地、同頻共振;中國國際時裝周如期而至,“觸及”新思想、新科技、新變革;中國服裝論壇從現代化、數字化、體驗化、年輕化四個維度共同探尋數字化的未來……
然而,正當我們趁春光正好,擼起袖子加油干時,瑞典服裝品牌H&M在官網上發表的一份聲明,瞬間引發了輿論風暴。以H&M為代表的部分國際品牌和國際機構基于謊言和虛假信息,在其商業活動中排除新疆棉花及其制品的行為被曝光后,引發了中國多方討論和消費者的極大憤慨。做生意要講究尊重,一面賺著中國消費者的錢,一面對中國抹黑攻擊、損害中國利益。“吃著中國的飯,還砸著中國的鍋”,天下哪有這樣的美事?
亮態度,顯底氣。國內多位演藝界人士表達了對新疆棉花的支持,紛紛停止代言涉事品牌。與棉花產品密切關聯的眾多服裝品牌也通過各種渠道發聲,“支持新疆棉花,支持中國制造”。
事件最終會對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產生多大影響,還要看接下來事態的發展走向。而從消費端來看,對于國產品牌來說有一定利好。近幾年國潮崛起,消費者對國貨認可度逐步提升,這一事件更激發了國內市場對國產品牌的消費熱情,國貨品牌力、消費力或將進一步系統性加強。
“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立足于高山之巔,然后所見始廣;潛行于深海之底,然后所行始切。正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中國服裝論壇主旨演講中所言,面對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十四五”時期,我們需要建立全景式的格局和視野,從大空間、大尺度思考價值來源、發現潛在機遇;以更加扎實深邃的底層邏輯,引領產業塑造更高能級的“心智帶寬”。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行業的發展需要優質平臺的聚合力量,更需要每一位服裝人的攜手同行。風雨兼程,初心如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