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琦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計財處
高校后勤是高校開展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等一切活動的保障部門。它包含了全校的水、電、煤、采暖、衛生綠化、公寓運行等各類支出,是高校財務核算重要的組成部分[1]。目前高校后勤始終未能完全剝離,造成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出現很多弊端。從2019年1月1日起,高校開始執行《政府會計制度》,取消了原各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進一步規范了高校后勤會計核算、資產管理、財務信息披露、預算管理等,對優化高校后勤財務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2]。本文分析了在執行《政府會計制度》過程中,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在新形勢下理順和加強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具體措施,以期為《政府會計制度》下的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創新提供借鑒。
由于高校后勤前期進行的社會化改革一直在路上,造成了高校后勤從體制上一直和高校未分離或者沒有完全分離,有的高校只是單獨設立了賬套,并不是獨立的法人,沒有辦理營業執照,從體制上并沒有和高校進行脫離。從資金上除了自己能進行盈利的一些項目外,大部分項目嚴重的依賴學校,年初上報預算,由學校下撥資金,年中或年末,項目資金不夠時,再打報告,繼續下撥資金,從體制上違背了社會化改革的初衷,并沒有減輕高校的負擔,只是變成了學校下面單獨核算的一個部門。
高校后勤成為獨立的法人,應該遵循《企業會計制度》,進行利潤核算。而會計制度改革之前高校執行的是《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實行預算管理,兩者核算目標不同,口徑不同[3]。高校后勤是企業,采用的是權責發生制,上報的是企業會計報表;高校則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上報的是事業單位會計報表,二者核算方法不同。根據《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應將高校后勤本年收入減去支出后的余額計入“其他收入”科目中且單獨注明,同時將資產、負債和凈資產的余額也并入高校的資產負債表中。因為二者會計核算基礎與核算口徑不一致,因此會出現會計科目不能夠完全相對應等情況,不能夠通過報表真實有效地反映出高校的財務狀況。
高校后勤從高校中脫離,成為獨立的法人,一般都是由高校進行投資,作為注冊資金,構成實收資本。有的高校進行貨幣資金投資后,資金又轉回高校,并未實質性出資。有的高校用固定資產進行投資,構成了高校后勤的固定資產,實際入賬還在高校。個別后勤實體又進行了固定資產入賬,高校沒減少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還在高校提取,固定資產重復入賬,虛增了資產。以上這些情況導致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混亂,很難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
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經營的首要目標,高校后勤作為企業化管理,就會出現單純的追求利潤,因此無法很好地為師生提供優質服務[4]。高校后勤本質上應該具有公益性,不以贏利為目的,單純追求利潤,這與高校后勤的服務宗旨,背道而馳,造成服務質量下降。同時有高校作為依靠,在資金不足時,打報告,由學校撥款。因此,導致高校后勤提高服務的意識淡薄。
先前高校預算會計制度存在的諸多缺陷,例如:不能完全真實的反映出高校的資產狀況,不利于高校加強資產負債管理;不利于核算高校成本并且加以客觀反映,無法構建科學的高校績效評價體系;沒有統一規范的會計標準,財務報告提供信息不準確;各自獨立執行會計制度,形成不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缺乏可比性和總體設計。因此,黨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就指導性提出了“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建立規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和風險預警機制”。國發【2014】63號《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具體內容、實施步驟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通過政府的指導和有關部門前期的反復論證,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勢在必行。通過對會計人員的多次培訓,從2019年1月1日起,高校等行政事業單位開始執行《政府會計制度》。實行《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后,高校后勤賬套并入學校大賬,實行統一核算,執行《政府會計制度》。
實行《政府會計制度》后,對后勤資產進行全面仔細的盤點,是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前提。弄清高校后勤的資產狀況,是提升高校資產管理水平的基礎。合并時對后勤前期管理比較混亂的固定資產,捋清情況,切實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由高校相關部門成立資產清查小組,對后勤資產進行全面的清查盤點。對清查盤點后的資產進行相應處理,對并入學校大賬的后勤資產,登記相關資產信息,包括固定資產原值、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凈值、累計折舊、凈殘值率等。同時采用責任制,明確資產所在地點、使用部門,使用與管理落實到個人。對于不計入學校大賬的資產,由相關部門登記,進行相應的管理。后勤資產全面清查完成后,根據權責發生制的會計原則,對重復入賬的固定資產進行重大差錯調整,沖減固定資產。將重復入賬的固定資產以前年度提取的折舊額,進行以前年度損溢調整。剛入賬沒有提取折舊額的,直接紅字沖減。當資產發生減值時,需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對沒有入賬的固定資產進行補記入賬。對時間已久且沒有有效憑證的固定資產,做固定資產盤盈處理。若資產發生盤虧或報廢等情況,也要作相應處理。需要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對無形資產計提攤銷。通過以上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管理,使后勤資產做到賬實相符,完整地體現出高校整體的資產價值。
對后勤的往來賬目進行認真梳理,對后勤和高校之間的內部交易產生的虛計資產、負債、損益及現金流予以抵銷。對其他的應收應付往來賬目,明確債權、債務關系,進行付款、追討,或者核銷處理,以保證債權、債務的真實可靠。
高校后勤合并學校大賬后,單獨設置會計科目“后勤保障支出”來進行核算。其中包含了水、電、取暖,衛生綠化、公寓運行、日常維修、電話費等基本支出項目,這些后勤部門的支出項目,全部由高校下撥預算進行支出。由于有些后勤部門具有創收收入,例如“浴池、校醫院,物業”等部門。這些后勤部門支出來源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的支出來源由學校下撥預算進行支出,另一部分支出是由自己部門創收收入來進行支出。由高校下撥預算的支出包括:校醫院的“校醫院運行費”,浴池的“日常維修費”,物業的“運行維護費”等項目支出。由這些部門創收收入來進行支出的項目包括:校醫院的“門診收入”、“藥品收入”、“體儉收入”、“浴池收入”和“物業收入”等。有的部門如“餐廳食堂”,則由高校給予部分伙食補助,以保證高校對教師和學生伙食上合理的優惠待遇,其余的支出,則由該部門自收自支。對各種商業網點,車隊等部門則采取招標或承包等措施,簽訂合同,自收自支,上繳管理費或者利潤。這些支出做賬時,同時生成會計分錄和預算分錄雙分錄,下撥預算的支出年底轉入本期盈余-事業盈余,創收部分的支出則在后勤部門下單獨設項目支出,年底余額部分轉入非財政撥款支出。
高校后勤收入是由預算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及經營收入等構成。例如:“衛生綠化、公寓運行、日常維修,物業,電話費”等是實行完全下撥預算收入的項目。“校醫院、浴池、食堂、車隊、物業”等部門,則是部分下撥預算收入和部分經營收入的部門。高校后勤收入還包括商業網點和附屬單位上繳的房屋租賃收入等。收入發生時同時生成會計分錄和預算分錄雙分錄,年底對沒有使用的預算收入進行回收,對經營收入結余部分轉入非財政撥款結余。
實行《政府會計制度》后,后勤的財務信息質量得以明顯提升,不僅提供了收支明細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還增加了資產變化明細報表和現金流量表,更加清楚資金變動帶來的影響,為經營決策提供完整的財務信息,使財務管理更加明確和有效。后勤賬套并入學校大賬后,克服了以前執行會計制度不統一,固定資產入賬混亂,賬簿科目設置混亂等種種弊端。根據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科目,來編制財務報表和預算報表。建立口徑一致,雙基礎的高校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可以使高校預算使用更加合理,資產管理更加清晰,提高了高校后勤服務師生的意識,繼而能夠更好地為高校的教學和科研進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