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晨 揚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政府采購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購買行為,需要多個部門、多個程序的共同作用,因此,政府采購的實行對促進我國政府職能改革和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第一,政府采購因其公開、透明的購買方式,確保了整個購買過程公平公正合法規范,有效地避免了地方保護主義和排他排外現象的發生,能支撐和推動各類企業和產業的發展,同時能杜絕腐敗的滋生。
第二,政府采購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一種手段,能有效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在市場經濟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市場經濟過熱或蕭條時,最為市場買主之一,政府采購能適當的調整市場需求狀況,推進市場經濟發展。
第三,政府采購能夠減少行政費用的支出。政府采購因其需要購買的數量較大,加之公開招標,擇優選取的形式,選擇最合適的物品和價格,從而節省了財政資金的支出,使得采購效率最大化。
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推行政府采購以來,采購規模日益擴大,但與我國目前的經濟規模和政府結構相比,還遠遠不夠。借鑒國際上其他政府采購發展較早、較成熟國家的經驗,政府采購規模要達到該國GDP的10%左右,達到該國財政支出的30%左右。根據財政部發布的2017年全國政府采購數據顯示,“隨著政府采購規模持續快速增長,2017年政府采購規模達32 114.3億元,占全國財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別為12.2%和3.9%?!庇纱丝梢娢覈少徱幠1壤h遠達不到國際標準。此外,我國的政府采購范圍狹窄、種類單一,采購項目主要集中在辦公設備、車輛、建筑工程等項目的購買和服務,這些因素限制了政府采購市場化、規?;l展。
著名的經濟學家諾斯認為,決定經濟增長的是體制因素,而不是技術因素。系統不足不可避免地會影響經濟增長。同樣,我國缺乏公共采購制度也延遲了政府采購發展的步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支持采購管理的法規和制度不健全,組織和行政機構不健全,采購程序的評估制度不健全。缺乏監督采購內部審核的機制。預算觀念不強,采購是隨機的,采購方法和程序沒有嚴格執行,采購的基本管理不規范等,都是由于規章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政府采購法》于2003年1月1日正式生效,多年來該法律在我國的公共采購實踐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該法明確規定設立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加強對公共采購和中央采購機構活動的監督和控制。該法還界定了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不同適用范圍,政府采購項目根據項目預算來源既有集中采購,也有分散采購。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監督管理部門往往只重視集中采購機構的監督檢查,而忽略分散采購的監督檢查,覆蓋不全面不完整。
由于法律制定的不嚴謹,法律條款的缺失,導致了分散采購的自主性和隨意性?,F實中,地方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與采購部門之間的權限不明確,職能劃分不明確。同時,兩者之間的監督與監督之間的關系被削弱,也不利于監督機構、代理機構之間開展工作,容易滋生腐敗行為。
目前,從中央和地方政府各級具體的采購活動來看,存在著采購程序不規范的現象,主要表現在:第一,采購預算中資金的分配和使用過程過于復雜。從預算、應用、分配到付款,由不同部門負責所涉及的單位。時間長,效率低。第二,采購過程中存在惡性競爭,有些地方利用區域封鎖和壟斷來排除其他現象。第三是采購程序不透明,信息公開程度不高,存在黑箱操作現象。
在具體的采購執行中,沒有嚴格執行采購方法和程序,例如投標評估委員會的組成不正常,預算資金管理不當,投標評估過程中沒有記錄,沒有制定計劃的采購詢問,沒有詢價記錄,也沒有未經授權的簽訂采購合同,沒有接受采購的程序。
另外,各采購部門在實際執行中存在比較大的隨意性,采購時不按照既定的程序執行,或是執行不力、執行存在缺失。
1.加大采購宣傳力度
政府采購是財政支出體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向公眾公開政府行為的方式之一,做好宣傳工作能夠保證采購的順利開展,也能讓更多人了解到政府采購行為,讓更多人認識到采購的重要性,使他們理解、支持政府采購。另一方面,加大宣傳能夠讓供應商、投標商都了解采購的程序,確保采購的公平性。
2.及時公布、更新相關信息
各地采購部門應建立公布采購消息的平臺,如采購網、采購公布欄等等。同時必須及時上傳最新采購訊息,公布每一項采購的采購單位、標準、程序、結果。對監督過程中發現的不正當、違犯法律法規的采購行為都必須予以公布,以起警示作用。公開的采購信息發布也給了所有參與者平等的競爭機會,保證了采購程序透明高效。
1.制定和完善采購法律和規則,實行采購法制化管理
沒有完整的政府采購法律體系作為保證,政府采購就很難在實際操作中有效運行,因此必須建立采購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政府采購并非盈利性采購行為,不同于其他采購,大多涉及的項目數量多、資金多,因此非常有必要通過立法來管理政法采購行為,規范政府采購流程,加強監管監督,明確相關行政部門職能職責,即建立一套由立法機構制定的基本的政府采購法律。讓政府采購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這樣才能保證政府采購真正做到公正、公開、公平,有效抑制腐敗現象,重塑廉政之風。
為了進一步加強公共采購制度的立法工作,公共采購制度是最重要的項目,涉及更多的部門和人員,也關系到政府和人民的利益。國家或地方當局應加快立法并完善立法以采取預防措施政府采購的各個方面均受到法律的保障。同時,應采用法律管理方法。弘揚法律管理思想,提高公務員的法律素養,改善采購管理,建立科學、高效、合法的政府采購管理體系。
2.科學編制采購預算,結合實際準確規劃
編制預算是政府采購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它不是財務部門單純的收支規劃,而是要通過各部門之間相互溝通與幫扶,來實現政府采購專項資金的合理運用。首先,科學編制采購預算需要全面了解政策、方針,掌握與政府采購相關的標準和范圍,比如對不斷更新的政府采購目錄要全面掌握,對照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全盤規劃采購類型和所需資金。其次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協作,遵循“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雙向運行體系,各相關部門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提交采購需求和計劃,預算編制部門根據政策要求利用專業規范完成預算編制,各自職責明確,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不斷完善政府采購預算。
1.獨立采購行為,實行管采分離
在許多地方政府中并沒有成立專門的政府采購部門,因此,采購一般由財政部門代為行使,或是主要由財政部門的人員負責實施。這種非專業的采購人員組成,不僅達不到采購的科學高效的要求,同時也會“兩位一體”而造成無人監督現象。因此,必須把采購作為一個部門獨立出來,貫徹實行“管采分離”要求。
2.集中采購為主,分散采購為輔
根據政府采購法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我國集中采購分為政府集中采購和部門集中采購兩種形式,集中采購目錄相應分為兩大類。目前,從我國各地的采購形式來看主要實行分散采購,40%以上的采購是分散采購,集中采購的比例一直處于60%以下,規模相對不大。次數多,數量小是分散采購的特點,不僅成本高、耗資多,效率也相對較低,由采購部門統一實行集中采購能大大減少采購次數,便于采購程序的標準化,充分發揮采購部門的職能作用。因此,應將適合集中采購的大型物件,如汽車、電梯、計算機、大型場館等物資建設都納入集中采購范疇,降低采購成本。
盡管目前我國政府采購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有一些不完善不規范之處,但隨著我國逐步出臺多項采購立法,并加強與國際接軌,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對政府采購相關制度在不斷改善和探索中。在取得一些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在前進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勇于在實踐中探索、創新,逐步提高政府采購的效率,引進高科技人才,將政府采購引向科學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