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思 遼寧理工職業大學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行業高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電商行業已經進入了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特別是在此次新冠疫情爆發期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又一強大的原動力。在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驅動下,為其提供配套支持和服務的電商服務業應運而生且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電商服務業將成為電商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信息戰略型基礎產業,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
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直接帶動了就業人數的增加,推高了市場、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度。電商服務業勞動力市場整體表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其中高校畢業生成為了該行業就業增長的主力。行業的飛速發展導致知識體系更新換代較快,因此目前多數電商企業所設學歷門檻不高,求職者具備必要的核心基礎知識儲備即可,但是對于求職者服務意識、團隊合作精神、實際操作能力、溝通能力、市場洞察能力、項目運營策劃能力、學習能力等要求較高。因此,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應與企業開展多方面、深層次的合作,建設高水平、專業化電子商務實訓基地,為學生創造真實運營場景下的實訓平臺,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在實踐中驗證理論知識,用理論知識幫助更好地實踐,使學生在學校、教師、企業一線管理人員的指導下提前適應工作環境,實現從學校到社會的平穩過渡。
真實運營項目前提下,建設電商服務業實訓基地,既順應電子商務行業發展需求,也符合教育部關于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同時對學校形成創新創業風氣,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社會適應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以校企合作為基礎,引進真實運營的電子商務項目,將實訓崗位的崗位職責、崗位要求融入到課程體系建設和課程科目設置中,深化教學模式改革,培養能夠與崗位直接對接,專業從事電子商務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區域經濟和企業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按照具體項目特點進行部門設置,成立完整項目團隊進行運營,以專業知識為基礎,以崗位技能為核心,以就業市場需求為導向,融入企業文化營造實訓基地工作學習氛圍,建成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主,物流、管理、會計、營銷等多專業于一體、產、學、研相結合的部門完整、設備先進、功能齊全、持續運營的電商服務業實訓基地。
《錦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錦州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實施方案的通知》(錦政發〔2016〕50號)中強調著力激發電子商務創新動力、創造潛力、創業活力,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因此,錦州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具有明確的政策導向和發展定位。國務院、教育部等多部委文件多次提出,鼓勵職業院校加強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與企業開展人才培養、就業創業等多方面合作,提升專業建設和育人水平,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隨著電子商務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未來更多企業會出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的目的,選擇將其非核心業務外包,專注經營核心業務。電商服務外包因其對地域設限不強的特點,給校企合作帶來了巨大的可行性。
高校特別是職業類院校應抓住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機遇,開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建立實訓基地并引進真實運營的項目,共同制定可落地、易實施、有成效的人才培養方案,根據電子商務行業的最新技術和規范制定教學標準,在實際工作中學習專業知識,強化學生的實訓實踐能力。在校企合作中,各方應分工明確,緊密合作,企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資本、實用技術、設施設備和管理架構優勢,同時通過服務外包實現成本控制和資源優化配置;學校方可提供場地、課程、師資等資源,同時獲得教育、培訓、勞務、知識產權等報酬;學生可以通過實訓基地加深對企業的了解,掌握企業真實運營所需要的各項實用技能,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提高未來擇業競爭力,學生畢業后還可以憑借較高的職業能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直接進入相關行業,成為能夠適應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
另外,對于很多本土的小型電子商務企業來說,其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會遇到技術能力不足、運營經驗缺乏、電商行業知識儲備不夠等問題,電商服務業實訓基地的建立還可以提供相應的培訓服務,如網站建設維護、網頁前端設計、網絡營銷、網店運營、電子商務客服、電子商務物流、商務數據分析管理等等,這樣不僅能夠發揮學校的優勢資源,還可以增加學生實習實訓機會,同時可以滿足企業對于人才和服務的要求,有利于區域電商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目前,絕大多數實訓基地都僅限于本專業直接相關項目,但是由于企業項目一般涉及多專業方向,單一專業人才無法滿足實際項目運營的需要,因此現有模式下電商實訓基地建設既不利于對電子商務專業感興趣的其他專業同學的加入,也不利于真實運營項目的實施,更不利于實訓基地的發展壯大。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實現多專業聯動,建立綜合性多專業相融合的電商服務業實訓基地,如很多院校在設置電子商務專業的同時,還設有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物流專業、市場營銷專業、財務會計專業、管理學專業等等,打破專業限制建立以電商為特色、多專業融合的綜合性實訓基地,有助于形成相對完整的電商服務產業鏈條,打造綜合性人才培養機制。
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實際工作經驗和創新創業指導能力的教師隊伍是基于真實運營的電子商務實訓基地建設的必備條件。為更好地進行實用型人才培養,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團隊的實戰指導能力。
目前絕大多數職業院校專任教師仍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缺乏企業實戰經驗和職業素養,因此學校一方面要在招聘中加強電商企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引進,擴充專任師資隊伍,又要聘任了解電子商務市場、具備豐富電商實戰經驗、掌握前沿信息技術、熟悉網絡平臺創業的電商從業人員組成兼職教師隊伍。要定期安排電子商務專業骨干教師深入電商企業參加培訓,強化電商企業運營中所需的實用性技能,學習最前沿的知識,把握電子商務行業最新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拓寬電商行業視野,這樣才能更好地將電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融入課堂。與優秀電商企業建立長期合作,由企業定期選派優秀員工到校,在實訓基地進行業務培訓,解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有的放矢、精準講解、答疑解惑。
學校應充分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著力提高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與實操能力,將該部分評價指標納入職業晉升評價體系,真正形成一支能文能武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首先,要加強校企合作制度建設,明確校企合作各方權責。學校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建立完善的、責權明確的電子商務實訓基地管理制度,明確企業、學校、學生各方的責任、義務,保證實訓基地的正常運行。
其次,構建以職業崗位技能需求為核心的實訓課程體系,實現課程內容與企業崗位技能的精準對接。對實訓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優化,提高實訓過程監控、實訓結果評估在整體評價體系中的權重,以此來增強實訓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實操能力。
再次,建立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如對實訓基地所設置課程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制定情況進行規范,明晰教學質量要求并進行管理與控制。將現有教學模式中的“聽課制度”“評教制度”“教學評估制度”“職業技能競賽制度”融入實訓基地建設體系當中,不斷完善對教學質量、教學過程、教學結果的全過程管理,不斷提高實訓基地教學質量。
另外,為促進電子商務實訓基地持續、健康經營的發展目標,強化項目管理,保持實訓項目各部門、各環節與實訓基地整體經營管理方向相一致,應制定實訓基地運營項目調度會制度,對于實訓基地中所運營項目遇到的亟需解決的問題,隨時進行調度,由相關負責人提出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由基地管理部門負責協助進行解決和落實。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實訓基地發展規劃目標,制定年度項目開發與考查計劃,廣泛搜集信息,對國內最新電子商務模式、成功的電子商務企業進行專項考查,依托優質校企合作企業培育項目,依靠現有項目之間的聯合、重組、合作開發新項目,建立項目備選庫,為實訓基地儲備充足的備選項目資源并驗證項目可行性,保障實訓基地長久的可持續發展,為實訓基地提供強大的發展后勁。
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的精髓,職業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應時刻緊跟國家政策動向,加強校企合作,引進真實運營的電商項目,建立管理制度完善、項目運營健康、操作設備先進、各專業相融合的電商服務業實訓基地,解決就業供給側與需求側不對接的問題,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輸送實用型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