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審題、點評老師:朱興華(高級教師,溫嶺市方城小學)
審題要點分析
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小說。這些小說雖是虛構的,但讀起來卻像在生活中真實發生過一樣。這是因為這些小說的題材就是從生活中提煉的,有的甚至還有生活原型。這次的習作,要求你展開豐富的想象,虛構一個故事,故事情節盡可能曲折、生動。
盡可能從生活當中尋找一個故事原型,或者多個故事原型組合,然后根據曲折、生動的需要,也根據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對故事原型進行刪減、添加、改編等,形成一個新的故事。如故事原型為:班長搬著一疊作業本,不小心散落在地上,淘氣包小明還趁機把作業本踢飛了。班長怒氣沖天,抓住淘氣包,兩人大吵了一架,班長委屈地把作業本一本一本撿起來。改編之后的故事為:班長檢查作業,發現淘氣包又沒完成,就告知老師,老師嚴厲地批評了淘氣包。第二天,班長搬著一疊作業本到老師辦公室。突然,作業本被另一個同學撞飛,散落一地。淘氣包恰好經過,毫不猶豫地幫著撿起來,還主動幫班長搬作業本。正當他們穿過小花園時,很不巧又下雨了,淘氣包脫下衣服蓋在作業本上面,終于順利到了老師辦公室。改編后的故事,情節就比較曲折,淘氣包原來也有可愛的一面。
人物形象一定要個性鮮明。有怎樣的人物形象,才有怎樣的故事情節。因此,在敘述故事情節當中,一定要根據故事情節發展的需要,根據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需要,適時地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心理、語言等。只有這樣寫了,人物形象才會活起來,才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環境,是故事里的一個重要元素。特定的環境能夠解釋故事發生的原因,也能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如在一個多數同學都勤奮好學的班級里,主人公從懶惰變得勤奮也就順理成章。還有些環境,雖然不是人物特點的形成原因,但是也可以烘托人物形象,如《窮人》開頭的環境描寫,既有助于烘托桑娜一家的窮苦,又能表現桑娜的勤勞,還能反襯桑娜夫婦的善良和內心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