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萱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近些年來,許多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積極融入國際市場,參與了大量國際工程項目。我國企業加大國際工程項目投資有利于企業發展,但是企業也面臨著項目投資風險。因此,研究國際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學術界對國際工程項目投資風險并沒有統一定論,不同學者持不同觀點。一些學者認為,國際工程項目投資風險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可以通過管理轉移風險,將風險降至最低。一些學者認為,國際工程項目投資風險具有不確定性、主觀性、客觀性等特點,因此企業需要增強風險管控意識,提高風險管控能力,降低風險出現的概率。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國際工程項目投資風險與國內項目并不相同,國際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系數更高,不確定性更大,涉及利益面更廣,周期更長,投入資金巨大,所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
1.管理風險。主要是合同管理風險、合同訂立的嚴謹程度、承包商和供應商應盡的履約情況以及工程項目是否達標情況所帶來的一系列的風險。在實際的國際工程項目投資中,導致項目成敗的關鍵性因素是項目管理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2.財務風險。國際工程項目投資資金風險包含周轉風險和融資風險。一般來說,融資渠道主要有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其債權融資占比巨大。近年來由于各國經濟發展不穩定,債務違約頻發,債務融資難度加大。同時,由于國際工程項目投資周期長,資金回籠慢,自有資金短缺,無形中增加了企業資金風險。
3.技術風險。主要是是業主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欠缺、知識產權與技術差異造成的風險。國際工程項目投資充滿變數,技術標準化和知識產權保護異常復雜,及其考驗業主的決策能力。世界各國所采用的技術標準差異不盡相同,應該結合實際的情況適應當地的技術標準。
4.環保風險。國際社會越來越重視環保工作,導致國際工程項目投資環保要求越來越高,企業環保責任越來越重,一旦企業不能實現當地的環保要求,就會面臨巨額罰款,給國際工程項目投資帶來一定的風險。
5.人力資源風險。其中主要包含人才的流失以及勞務合同的不規范等原因。
1.政治風險。在實際的國際工程投資項目與所在國政治制度是否穩定息息相關。政治風險主要有戰爭、政府違約征收等方面的風險,一個國家內部的不穩定會嚴重制約國際工程項目投資難度加大。同時,國際工程投資項目與所在國相關政策的潛在變化也會給投資項目帶來不可控的風險。部分政治以及監管風險的發生大多是主權意志,很難做到有效的風險規避,也會給項目增加一定的風險,且止損難度加大。
2.經濟風險。主要指的是由于國家或者社會的經濟政策的一系列的變化給工程不可控的風險,主要有:通貨膨脹以及市場劇變等。當前世界各國經濟環境復雜,受突發事件的影響,國際金融市場遭遇重大沖擊,大量美元進入國際市場,造成美元匯率也在不斷變化,全球經濟出現低迷,部分國家出現經濟衰退的情況,會造成國際工程投資項目風險加大。
3.社會風險。社會風險包含社會治安、宗教信仰以及重大流行性傳染性疾病的災害等。不同文化的社會背景,會使得對同一事物看法并不盡相同。如果不能正確理解當地社會文化很可能影響項目投資進度,一旦不能順利推進國際工程項目,會嚴重制約工程的順利進行,因此保證團隊之間保持溝通非常重要[2]。同時2020年至2021年疫情的蔓延,造成企業減員,嚴重影響企業工程項目的整體進度。
4.自然風險。主要是指自然和氣候等不可抗力的自然風險。有些國家有雨季,會造成工程項目的材料運輸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國際工程項目的投資的各類風險之間相互聯系且相互影響,企業識別和控制風險方面面臨的挑戰巨大。
5.法律政策風險。主要是指東道國的法律不完善、法律政策調整等風險。
1.管理風險防范。為應對管理風險造成的危害,國際工程企業應置身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其具有“全球視野,國際胸懷”,打造具有中國意識的世界品牌。作為企業應該深入了解國際宏觀形勢和條件,結合實際的條件,做出適應企業發展的項目決策,與此同時,通過不斷學習和培訓,有效提升企業國際工程商務能力,構建國際化企業管理架構和流程體系,提升企業各級管理者的國際領導力。
2.財務風險防范。為降低國際工程項目投資風險,首先,項目組還需要出臺完善的資金風險防范策略,加強與金融機構的緊密合作。其次,最大化優化企業資產的負債結構,盡可能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等;再者是與具有財務實力的公司合作,共同承擔企業的財務風險。
3.技術風險防范。技術風險防范主要是保護知識產權,需診斷潛在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以及彌補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欠缺。為此,企業應該積極重視人才的引進,同時加大技術研發投入,與具有高水平的伙伴進行合作等。項目組可積極排查侵犯知識產權專利的行為,以確保所有關鍵知識不被泄露,同時追究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在與其他企業合作時,為確保知識產權不被泄露,企業可以配置專業審計人員,通過審計人員防止泄露企業專有技術,保護企業專利。中國企業應該深入了解東道國家的準則和規范,在學習國際標準規范的同時,嚴格遵守相關標準規范,同時加緊推出與中國規范的中國標準化的國際準則,同時建立起符合國際慣例的規劃和準則,打造符合多方面能力的隊伍。
4.環保風險防范。在防范環保風險時,項目組可將可能發生的環保風險依次排序,生成不同級別的環保風險,同時還需要動態觀察環保風險,實時做好風險評估,將環保風險降至最低。
5.人力資源風險防范。首先是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及薪酬待遇,增強企業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最大化降低企業人才的流失。同時,與國際獵頭公司密切合作,保證企業對于人力資源的需求,以及規范化對人才的勞務需求等
1.政治風險防范策略。在國際工程項目投資中,政治風險是最難控制的一項風險,只能通過預先評估加以規制。在評估風險時必須考慮政治風險,避開可能發生政治風險的國家,同時還需要與當地政府維持友好關系,以獲取政府大力支持[1]。同時,借助于國家的外交努力,盡可能降低政府的征收等風險,加強企業與政府的合作,盡可能降低企業的審批風險,最大化利用政府之間的協定,使得最大化降低項目投資風險。同時做好政治風險的分配,與合作伙伴分擔政治風險等。企業還需要考慮當地社會的法律體系是否完善,完善的法律體系可以抵制政治風險,可降低國際項目投資風險系數。
2.經濟風險防范。為了防范經濟風險,國際工程項目投資方可以與合作方簽訂合同,通過合同明確各自職責和義務,通過合同也可以轉嫁部分經濟風險,深入了解當地物價變化,及時調整采購價格,盡可能降低因經濟風險造成的影響等。例如,在合同中簽訂由材料價格變化帶來的費用風險承擔的程度,超過一定程度由承包商承擔,反之由投資方承擔;工程項目投資方也可以將匯率波動、通貨膨脹等風險分攤給本地企業或者第三方,由他們承擔全部或者部分風險。在項目結算時,雙方可以在合同中明確規定,一部分款項以當地貨幣支付,一部分款項以外幣支付,以應對潛在的經濟風險。
3.社會風險防范。首先,應該對東道國教育、宗教、文化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評估,做好社會安全風險的培訓工作,做好一定的預防性工作,強化企業的安保管理機制,確定一定的應急方案,通過提供一定的設施和裝備降低社會安全的風險。面對不同的宗教和文化等差異,應該及時做好東道國的文化培訓工作,讓從業人員認識和理解文化的差異性,最大化推動企業項目團隊的國際化,以及人力資源的本土化,與此同時,建設良好的品牌形象。面對2020—2021年的新冠疫情,企業應盡可能幫助員工了解和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能力,采取及時有效的預防和緩解措施,通過與當地醫務人員的合作,給員工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導,最大化降低企業項目投資風險。
4.自然風險防范。國際工程項目投資應盡量避免投資自然災害多發區,嚴格遵循項目設施建設技術標準,最大限度減少自然災害所帶來的不利因素。為此,在批準項目方案之前必須做好地質勘察、氣候調查等工作,以降低海外項目工程投資風險系數。可以通過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保護措施、提高抗震等級等,也可以通過商業保險將自然風險轉移至保險公司,盡可能降低自然風險給項目造成的損失。
5.法律政策風險防范。在做決策前應該做好相應的盡職調查,盡量采用中國法或者第三國法作為法律的依據,約定法治體系健全的第三國為仲裁地點,通過完善的項目結構設計,引入必要的合作伙伴承擔相應的風險。
綜上所述,為確保國際工程項目投資質量,降低項目風險,國際工程項目投資工作組需要健全內部風險應對機制,同時還需要加強防范外部風險,將國際項目投資風險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