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慶春 電子科技大學
1985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Michael Porter首次在其研究中提出了供應鏈的概念。隨著我國在供應鏈領域的不斷壯大和進一步發展,其行業發展模式進一步成熟,加之我們的企業運作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供應鏈優勢也逐漸得到突顯。隨著我國供應鏈行業領域的不斷壯大,其發展模式進一步成熟,加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供應鏈優勢也逐步得到突出。但我們也看到供應鏈非核心企業存在較大的生存壓力。供應鏈非核心企業中,主要都是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無論從企業的經營規模、收入還是資產來看,都可能還是比較小。因此,中小企業的資產和運營都面臨著較大的壓力,甚至會嚴重威脅到中小企業的健康生存。
供應鏈金融主要就是指各類商業銀行機構通過業務圍繞一個產業供應鏈體系中的單一核心企業,對其供應鏈中上下游中小型企業的業務資金流、物流和財務信息流等實際情況予以進行有效地跟蹤評估和分析綜合,進而針對其產業供應鏈的具體特點進行設計合適有效的企業金融產品解決方案。它能夠將單一核心企業的不可控性金融風險轉化成為一個涵蓋供應鏈全局的一種可控性金融風險。
發展供應鏈金融不僅可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也能解決金融服務產品和供應鏈管理之間的協調性,提升金融服務產業發展的穩定性,同時也能夠創新金融服務。廣西的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相對東部和南部的地區則更多是經濟發展落后,同時中小微型企業也比較多。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區小微型民營企業規模高達37.27萬家,占企業法人單位總數的比例高達96.9%。根據統計,截至2020年9月,全區中小微型企業總數約為77萬家,個體工商戶規模約為232萬家。廣西中小型民營企業數量多,是廣西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發展供應鏈金融對廣西地區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9年7月9日,中國銀保監會下發了《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這是監管部門首次以正式的文件形式對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業務模式、管理體系及風險管控進行了明確界定。隨后,國家也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明確發展供應鏈金融,推動和發展供應鏈金融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9月22日,人民銀行會同七部委出臺了《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 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這對于供應鏈金融規范、發展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疫情防控常態化大環境背景下,發展供應鏈金融,推動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創新,能夠有效促進金融服務企業實體市場經濟、優化企業主導性的供應鏈穩定性,能促進企業復工復產,改善中小微型民營企業的運營。廣西也繼續緊抓產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創新,陸續出臺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大力開展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融資服務等各類融資交易服務以及著力促進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貿易便利化等各個方面。2019年12月10日,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廣西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有關單位聯合研究制定并正式印發了《金融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2020年7月6日,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自治區財政廳共同聯合研究制定并正式印發了《關于推廣“政采貸”融資模式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發展的通知》;2020年7月7日,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提升廣西關鍵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一系列政策支持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推動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西地區具有非常好的地理優勢,南臨北部灣,東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國家。廣西不僅是目前為止我國唯一一個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也同時具備海上運輸通道綜合優勢的港口省區。廣西作為全國唯一的沿海、沿江、沿邊少數民族自治區,同時其首都南寧也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行的城市,區位環境優勢非常明顯。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提升廣西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對于促進廣西經濟發展、提升廣西經濟質量有著重要意義,這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的重要一環。
2018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東盟金融城落戶南寧五象新區,自落戶以來入駐了多家金融機構(企業)。其中,多家重點的知名金融機構(企業)已經開業運營,如中銀香港東南亞業務營運中心、中國太平東盟保險服務中心、國任財險廣西分公司等。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金融環境顯著改善和提升,進一步為廣西創造了良好的金融投資環境和營商條件,也為廣西發展供應鏈金融創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有利于鞏固和提高廣西在區域性經濟協調發展體系建設中的重要性和戰略地位。
根據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綜合研究,從商業銀行的角度出發,將供應鏈金融劃分成三種典型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庫存融資模式和預付賬款融資模式。廣西壯族自治區應該進一步研究發展并探索創新其供應鏈金融模式,將有效地充分整合其在產業供應鏈各個中間節點上的中小型民營企業資源,根據不同的企業運營管理模式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
應收賬款融資是指供應鏈中的上游企業以其與下游核心企業簽訂的商品賒銷合同產生的應收賬款有條件的轉讓給銀行等融資機構以獲得融資的一種模式。應收賬款模式主要適用于供應鏈中上游企業對下游提供賒銷并且回款困難,導致上游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的情形,為了獲得資金以周轉運營,上游企業可以通過應收賬款進行融資。應收賬款融資主要適用于供應鏈中形成應收賬款的付款方是信譽、資質優良的大企業,比如央企、國企、醫院、大型商超、上市企業等。根據運作方式的不同,應收賬款融資又可以細分為保理、反向保理和保理池融資。
庫存融資又叫存貨融資,主要是以特定的存貨為基礎的商業貸款。目前庫存融資比較常見的運作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分別是靜態抵質押授信、動態抵質押授信和倉單質押授信。
預付賬款融資是指在上游核心企業(供應商)承諾回購的前提下,銀行以上下游企業交易合同產生的預付賬款為基礎向下游企業提供的貸款,同時下游企業以其銷售收入向銀行還款,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特定的評估和監管責任的一種模式。預付賬款融資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先票/款后貨授信、保兌倉授信、進口信用證項下未來貨權質押授信和國內信用證。
近年來,廣西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對資金的需求量增大。在政策的支持下,國有銀行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廣西本土銀行如廣西北部灣銀行、桂林銀行等,不斷創新供應鏈金融產品,助力廣西中小企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廣西金融環境自2019年以來顯著提升,中國—東盟金融城落戶南寧,多家金融機構(企業)進駐金融城,為廣西開放開發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同時,企業也應不斷優化自身的供應鏈管理,提升其經營效益。制造產業率先優化自身的供應鏈管理,不僅僅是制造業,各行各業都在優化自身的供應鏈管理,強化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協同關系,打造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
平臺企業也助力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創新發展區塊鏈技術,鏈接資金方與產業方,建立了以信用支付憑證“E信”為載體的供應鏈金融平臺—信易鏈平臺,實現金融資產的數字化確權、上鏈信用流轉以及在線資金融通。據報道,螞蟻金服、騰訊財付通已落戶五象新區,這也將能為廣西帶來新技術,助力供應鏈平臺的打造。
每個行業都應關注自身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因為現在的市場競爭中單個企業并已能獨善其身,必須將自身融入產業鏈供應鏈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這樣才會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同時,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不僅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廣西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還可以擴大物流企業和商業銀行的盈利空間。產業供應鏈穩定發展,經濟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對于廣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