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晶晶
(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戴河海濱職工休養中心,秦皇島 066000)
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促使企業職工樹立文化自信,并認同企業文化,凝聚企業發展的向心力,所以,企業文化與政工工作具有相互融合的先決條件。在煤炭企業政工工作中,將企業精神、企業使命、企業目標、企業發展理念等融入其中,以實現政工工作在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深度滲透,建立企業職工與企業共同發展進步的意識,提高企業的產量與銷量,改變消極怠工思想,端正企業職工的工作態度,保持生產發展的初心,以實現煤炭企業的穩步前行。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經營過程中,逐漸積累的精神與文化財富。運用企業文化確立企業精神,踐行企業發展使命,明確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及企業職工的行為準則,其是企業特有的文化形象,體現在企業的方方面面,也是建立集體人格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企業靈魂的一種展現,是企業發展、競爭、生存的根本所在。因此,企業要想可持續性、穩步地發展,需要企業文化的引領,運用企業文化中的五個重要元素,以強制或者引導職工群體,自覺遵守企業規章制度,積極投入工作中。一是企業環境,包括企業外部環境、社會形象、經營方向等;二是價值觀,建立企業職工統一的價值觀,使企業職工可采用統一的標準,確定自身的行為是否符合企業價值觀的要求;三是英雄人物,可以是企業的核心人物,是職工學習的榜樣,或者是將企業文化人格化,引導職工向企業文化靠攏,對企業文化的構建有著很大的影響;四是文化儀式,是指企業的各種表彰、文化活動等,體現的是寓教于樂;五是文化網絡,是指企業非正式的信息交互渠道,可如實反映基層職工的看法和建議。
煤炭企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是依據黨中央政治工作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工作積極性較高,宣傳到位且全面,其采用強制性的工作手段,如考核、情況報告等方式,對企業職工的思想政治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并要求企業職工報告自身的思想和心理動態,進而提高政工工作的成效。然而強制性的文化要求,會使企業職工產生逆反心理,再加上煤炭企業屬于生產型企業,其對生產數字、盈利水平更為關注,而企業文化建設無法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工作成果無法通過數據進行展示,進而導致煤礦企業對文化建設工作不夠重視。現階段,主要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四點。
政工與企業文化的融合需要一定的職工群體基礎。為了加快兩項工作的融合速度,在硬性推廣的情況下,職工群體出于對上級的敬畏進行企業文化建設,但是難以形成長時間的建設效果,工作成效有限,并且與政工工作的目標相背離,使得職工對政工工作產生錯誤的認知,影響兩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包含了企業制度。煤礦企業制度嚴謹細致,實用性良好,明確了企業領導、管理層、職工的工作職責與權限,對企業各項工作進行全流程的控制。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難免出現執行偏差,導致執行效率受損,并且會對一些工作的開展形成一定掣肘,制度的精度不夠,影響企業制度設立的初衷。
政工工作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但由于企業政工工作繁忙,負責多重事物,需要政工工作按時完成,執行到位,增加了政工工作的壓力與難度,致使政工工作忙于應對,工作缺少全面性且深度不夠,違背了政工工作入腦入心的要求。思政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在短時間內企業看不到效益,與企業的產量與銷量相比,企業對其的重視程度不夠,動力不足,難以形成長期建設的局面。部分企業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開展企業文化建設與政工工作,如開展企業知識競賽,為了開展競賽去進行文化建設,或者是企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績,進而帶動企業文化的建設,建設呈現短期行為,具有一定的新鮮度,難以實現長效化的建設機制。
1.加強企業文化推廣
營造煤炭企業濃厚的企業文化建設氛圍,充分發揮政工工作的政治引領與導向作用,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中央的各項政策方針,鞏固黨的執政能力,統一認識、步調一致地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并積極進行各種文化活動。借助網絡平臺,搭建企業文化建設溝通交流平臺,廣納職工建議,征求職工意見,營造積極的文化建設氛圍,并通過企業工作群,將企業文化滲透企業各個角落,以促進企業的發展與職工的進步。
2.優化管理機制
將工作結果作為開展工作的前提,管理機制需做減法:一是消減各種制度中不必要的內容,簡化工作環節,建立高效的工作體系,并要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重新梳理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制度需精細化,注意工作的細節,做到精益求精;三是確立企業制度建設思想,明確工作任務,真抓實干,以加快制度的建設與實施。
政工與文化建設的融合,必然會引起利益沖突和新舊之間的碰撞,而且相關人員對融合的認識不夠、重視不足,導致融合進度緩慢、思維動作跟不上進度,影響兩者融合的成效。企業管理者在充分了解融合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之后,思維動作應穩準狠,事先做好謀劃,當出現融合時機時,要準確抓住、抓牢,以便將構建的企業制度、規章準則落實到位,發揮出企業管理的效能。
領導者作為企業的主心骨,其對企業職工具有導向性的作用,需要其充分發揮自身的帶頭作用,運用企業文化中的英雄人物策略,促使職工跟隨自身的思想與動作,將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傳遞給職工,以形成企業政工工作與文化建設相融合的大局。領導者應認識到自身在融合中的作用,將企業文化建設理念傳遞給職工,以促進企業職工形成統一的價值觀。
1.端正意識形態
部分政工人員開展政工工作是為了工作而工作,動力不足,意識形態不端正。但是從經濟方面分析,政工人員的動力來源是為了生活,沒有實質性的錯誤。為了保證政工工作的持久、有效,可將政工人員的薪酬待遇與企業利益進行關聯,以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工作,為企業政工工作的良好開展提供助力。
2.正面宣傳
政工人員要利用語言去宣傳企業文化,工作要做到位,并建立長期的工作計劃,而不是短期的建設行為,保持建設工作的持續熱度,防止其斷崖式下降。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提升企業文化在企業內部的影響力,促使企業文化與政工工作融合后發揮效力,逐步推進職工形成自覺,深度融入企業職工生產與生活之中。政工人員需以身作則,成為職工的表率,積極執行企業文化建設的要求,不可有雙標的工作思想;在實際的政工工作中,要平易近人,與企業各個部門、各層級職工零距離接觸,實現政工工作扎根基層,完成企業文化建設在基層的深度滲透。
企業文化建設要落實到企業基層,將企業職工真正團結在一起,貫徹落實黨中央的各項要求,將民主管理執行到基層。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大的基層職工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以充分發揮出企業的內在實力,構建堅不可摧的企業發展基礎,實現煤炭企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