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燕
(浙江省能源集團城市燃氣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
國有企業黨支部是黨在國有企業中最基本的組織,是黨在國有企業中的戰斗堡壘。國有企業黨支部的根本目標就是通過開展黨建活動來促進企業發展。黨建強,則發展強。探索國有獨立法人企業黨支部參與本單位重大問題決策的內容與形式,充分發揮黨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有利于重大問題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確保國有企業始終保持正確發展方向。
涉及落實執行與上級黨組織相關的決策部署、重大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以及落實黨組織有關的政治職責的重大專項任務;涉及由上級黨組織負責制定和部署的各種重大事宜,如對企業的戰略性改革和重組等;涉及企業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各種重大舉措。
本企業的發展目標及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企業年度中心工作及重大舉措等所有涉及本公司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事項。企業章程制定、修改,董事會、監事會議事規則的制定、修改,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廢除等。本公司內部組織機構設置、調整和人員“三定”等重大事項,重大資本運作和投融資項目,績效考核與薪酬兌現方案,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本企業在安全、經營、維穩等涉及企業政治、經濟和社會責任方面的重大問題。
準確定位國有企業黨支部在決策中的職責和權限,使其在和諧良好、規范有序的氛圍中有效參與決策。黨支部不是依法實施企業治理的主體,不能代替董事會和經理層實施決策,而是需要支持股東會、董事會和企業經理層依法行使決策權,充分發揮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理層對企業重大問題的依法決策的作用,不能造成工作資源的重復和浪費,更不能造成工作中的相互干擾、指令混亂。
獨立法人企業黨支部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主要是把好企業的政治、改革和發展方向,重點是嚴格管黨治黨、統籌協調各方、主導選人用人、領導群團工作,確保企業在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大局下行動,團結帶領企業職工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要確保決策事項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確保決策事項與上級黨委和國資委的監管要求相一致,符合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要求;確保決策事項有利于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確保決策事項維護社會公眾利益和職工合法權益,符合民主、科學的決策程序。
獨立法人企業黨支部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要發揮“監督”與“保證”作用,堅持“保落實”原則。通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做強思政工作,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帶領職工群眾齊心協力完成企業中心任務。企業重大決策做出后,黨支部要主導解決推進過程中的困難,確保決策落實落地。
獨立法人企業黨支部參與本單位重大問題決策,應當遵守規范的參與程序和組織形式,不能簡單地僅由黨支部書記參加有關會議,對重大問題發表意見、參與決策。
作為公司制企業,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具有不同的職責權限和不同的工作方式,所以在具體程序上,企業黨支部參與重大問題決策,還要解決好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層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董事會的參與程序問題。以浙江某三級國有企業支部為例,支委領導班子與支部董事會的工作重合程度非常低,因此支部可以選擇間接參加的形式,在支部董事會對重大問題做出決策前,由支部的黨員董事向支部委員會匯報與其有關的內容,支委會經過研究和討論后,通過支部的黨員董事把支委會的意見或者是建議及時地反饋給了董事會。二是監事會的參與程序問題,黨支部負有監督企業領導班子正確決策、維護企業和職工根本利益的重大職責,必然要與監事會發生工作上的聯系。因此,關于監事會的參與程序問題,黨支部應該與監事會建立一種溝通重要情況的程序,即由職工監事向黨支部通報重要情況,然后再把黨支部的意見轉達給監事會,以利于協調好黨支部與監事會的關系,強化監督作用。三是經營層的參與程序問題。黨組織在參與經營層研究重大問題活動時,可以采取由總經理向黨支部報告工作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由支委成員直接參加總經理辦公會議的形式。
為了從組織上確保黨支部積極參與對重大問題的決策,可以進一步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組織方式,符合條件的支委班子成員按照相應的程序進入企業經營班子。身為支委的經營班子成員在其他會議決策事項中,還要認真地貫徹黨支部決議,切實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治理各環節,使企業黨支部與企業治理結構實現充分內嵌和融合,使黨支部發揮作用組織化、流程化、制度化,提高黨支部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有效性。
一是在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基礎上,應在機制上確保黨支部主要負責人進入企業董事會和經營層,并參加重要會議,這是黨支部直接參與影響企業重大問題決策和實施保證監督、民主管理的最直接的形式。二是堅持民主集中制,開好支委會,黨支部在企業內部建立重大問題決策前的意見征集和提前通報機制,利用支委會的召開對重大問題提出的原因、決策的依據、實施的條件及產生的效果等情況進行充分醞釀、系統研究,及時提出科學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以保證黨支部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時效性、針對性和正確性。
一是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決策制度,使黨支部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進入管理流程,通過開展黨建工作,以及制定實行《重大問題決策前的通報制度》《黨支部議事規則》《專題性工作會議制度》等,厘清黨支部、董事會、經營層三方面在企業重大問題決策中的權限和職責,并進行制度上的規定。二是黨支部要嚴格履行監督和檢查制度,企業黨支部的監督職能是一個企業黨組織的政治職能和責任,因此企業黨支部應當建立對企業重大問題進行監督和檢查的制度,保證和監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能夠在本單位得到正確貫徹落實,企業重大問題決策能夠得到有效實施,這些監督檢查制度應包括董事會或經營層定期向黨支部報告工作制度、黨支部對重大問題實施情況的檢查工作制度,以及在黨務公開和企務公開基礎上黨支部定期聽取黨員和職工群眾意見建議制度等,以保障黨支部對企業在重大問題的決策和實施過程中進行積極有效的監督。
圍繞企業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和組織實施、創新和加強黨組織建設,可依托黨支部和黨員“兩個指數”(堡壘指數和先鋒指數)的黨建創新工作載體,將支部工作有力延伸至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中去,以量化和考核的形式落實到企業重要指標的完成、生產經營成果的實現、職工隊伍的穩定等各方面,提升黨支部推動企業中心工作發展的工作水平。此外,黨支部的相關考核結果,要與各類集體和個人先進評選掛鉤并與人事任免工作掛鉤,強化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