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娟 王秋香 王冬娜
(青島城市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山東 青島 266106)
學分制改革背景下,幾乎每門課程的授課學時數都有所減少,建筑制圖課程也不例外,從之前的分兩個學期開設共64學時刪減至48學時,并且將AutoCAD繪圖作為一個章節合并到建筑制圖中,取消后續課程AutoCAD。如此一來,教師就要用比原來少16個課時完成建筑制圖、AutoCAD繪圖兩門課程內容的教學。而要達到教學目標,同時保證教學質量,必須從多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對于該問題,筆者進行了一些思考并付諸了一定的實踐。
建筑制圖的教學內容包括畫法幾何、制圖的基本知識、投影基本知識、基本體、組合體、截交線與相貫線、軸測圖、建筑形體的表達方法、建筑施工圖及結構施工圖。本著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合理利用有限的授課學時的目的,重點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將教學重點放在建筑施工圖的識讀與繪制上,對于結構施工圖,則根據專業不同有所側重。刪減理論性較強的畫法幾何部分,同時刪減形體的截交線與相貫線,該部分難度較大應用較少,占用課時較多;對于基本體僅作簡單介紹,主要講清楚基本體立體與投影的對應關系,分析投影關系;將制圖的基本規定及制圖工具的使用這兩部分內容作為一個知識點嵌入到具體圖樣的作圖實踐中講解,結合具體實例,邊講邊練,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將組合體與建筑形體的表達方法進行融合,將建筑形體的投影類型、畫法與組合體的組合方式、作圖方法及步驟、尺寸標注等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合并授課,節省課時。
在教學內容調整過程中,還要注意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關系,調整好教學先后順序。同時還要改變教學方式方法,多進行問題引導式教學,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學習,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鍛煉其思維能力,激發其學習動力。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充分利用學生課下時間,節省課堂授課學時。當然這種教學方法也需要學生的配合才能更好完成。
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建筑制圖課程的教學,能夠把圖樣的形成過程直觀、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掌握作圖規律與方法步驟,構建二維投影與三維立體的空間對應關系。利用課件教學可以增加課堂的知識容量,使課堂教學更加便捷、直觀。
對課件進行再整理、結構層次再設計,使之在內容上更精簡,呈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結構層次更能體現教學設計,從而適應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教學方法的調整,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現有教材所配套的習題集數量眾多,難度較大,專業施工圖部分能夠符合本校本課程的針對性強的題目較少,學生課下練習時,不能與課堂所學有效對應。這樣,習題集幫助其鞏固知識、檢查學習效果方面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因此,根據課程教學改革情況,收集、整理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練習題,并編寫成冊,就顯得尤為重要。習題設置時,多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多與實際建筑物、構筑物相聯系,把習題的應用性放在首位,不要為了增加題目難度而不考慮實際情況。總之,要從本校實際出發,使習題的設置實用、適用,突出體現培養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
互聯網時代,線上教學資源豐富,且不乏諸如國家精品課程等水平很高的在線課程,給學生的線上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因為課程所針對的學生層次不同、課程授課課時不同、學校辦學定位不同等,很難找到一門能完全適用于本校學生的在線課程,所以建設一門適用于本校學生的線上課程就顯得尤為必要。目前,我校超星泛雅平臺建筑制圖的線上課程已基本建設完成,并已小規模投入使用。學生在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學習該門課程時,后臺會根據學生的視頻觀看時長、視頻觀看次數、測驗題的答題情況、討論的參與情況等相關數據行為,形成教育大數據基礎,并通過數據分析形成分析報告,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根據這些數據及報告統計結果,結合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方便及時調控課堂節奏,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有效地實施教學。
自建線上課程應用,可以進一步完善課程建設,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在線上課程使用過程中發現,平臺收集完成學生的學習數據之后,沒有對學生當前學習進行評價,也沒有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進行指引,未形成一個良好的閉環。針對這一點,我們要適當改進,讓學生在學習完每一個知識點后,均能明確自己的掌握程度;在學習完每一模塊內容后,均能清楚知道薄弱環節在哪,并能根據引導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
基于此目的,筆者考慮,在線上課程建設時,可將每一章節的內容按知識點進行劃分,針對各個知識點進行授課視頻的錄制、課件的整理制作、測驗題的設置及有關拓展知識的設置,在每一章節的最后設置章節測驗。在學生完成測驗題及章節測驗的答題后,平臺可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給出合理的學習建議,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包,從而實現“因材施教”。而教師也可以根據平臺數據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布置作業。
我們可以將授課內容按照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進行分類:
通過布置任務設置問題的方式,由學生利用課外學時完成陳述性知識學習,再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程序性知識則由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同時要求學生提前做好相關內容的預習。例如,制圖基本規定這部分內容,主要學習國家制圖標準對于圖紙幅面、圖線、字體、比例及尺寸等規定,屬于陳述性知識,可以布置學生在課下完成自學,并完成相應的練習題,然后根據練習題的答題情況,再對該部分內容進行點評,及時糾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具體操作可利用在線課程完成。對在線課程的相應章節的任務點進行設置,提前將學習任務單發送給學生,由學生在課下完成。根據網絡教學平臺收集的學生學習數據,設計教學方案,課堂教學時,對于需要學生自學完成的部分內容,主要針對學生的錯題講解答疑;關于學生對程序性知識的預習,也利用課外學時完成,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積極性。課后,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反饋,推送習題、復習資料、拓展學習資料等,引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以鞏固所學知識。
能否利用AutoCAD軟件熟練地繪制出符合規范的施工圖,不僅依賴于軟件的使用熟練度,還依賴于對施工圖的識讀能力。在之前的教學中,建筑制圖與AutoCAD作為兩門獨立的課程,分別設置在兩個學期,先講授建筑制圖的理論知識,學生進行手工繪圖練習,講授AutoCAD時,學生再進行計算機繪圖。建筑制圖與AutoCAD這兩門課程分開教學,不僅浪費了課時,而且還將計算機繪圖實踐練習與理論學習分開,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將建筑制圖與AutoCAD合并教學,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能使學生在掌握施工圖識讀的同時,規范、熟練地將其繪制出來。
根據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將建筑制圖與AutoCAD這兩門課程有機融合,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教師邊教,學生邊學邊練,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習積極性及教學效果。在教學中,可以將AutoCAD穿插到各個章節,在講授完具體的內容后,采用AutoCAD演示圖樣繪制的操作步驟,讓學生上機操作練習。例如,在講授完三面投影規律之后,可以讓學生利用AutoCAD繪制形體的三面投影,通過CAD的對象追蹤功能實現“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要求,這樣學生在掌握投影原理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操作能夠進一步加深對運用投影規律解決問題的理解,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無縫銜接,調動學習積極性。
實踐教學是教學環節的重要一環,對學生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1]建筑制圖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施工圖的手工繪制練習,二是利用計算機繪制施工圖。都需要學生利用繪圖工具與計算機軟件,自己動手繪制施工圖。但是,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經常存在畏難情緒,遲遲不動筆,最后臨摹其他同學的作業,甚至直接復印、復制,應付了事,根本達不到實踐教學鍛煉動手操作能力的目的。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學生沒有讀懂施工圖,更沒弄明白施工圖的繪圖方法、步驟。針對學生的手工繪圖與計算機繪圖,可分別采取如下改進措施:
學生在第一次大作業繪圖練習時,面對看似復雜的圖紙,往往不知道該如何開始。這時就需要教師適當引導,給予學生一個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親身示范完成這一過程,給學生展示圖紙的粘貼、圖框標題欄的繪制、圖面的布局方法、圖樣的繪制步驟等,使學生直觀感受到如何利用繪圖工具規范繪制圖紙,同時可將這一過程錄制,發布到教學平臺,供學生學習。
計算機繪圖部分的講解安排在理論知識講解完成之后,采用項目教學法。課堂教學中,選取適當的項目案例,按繪圖步驟講解具體命令,邊講邊練,使學生的練習更有針對性,加深對命令操作的印象。另外,選取一個項目進行課下操作訓練,使學生對命令的操作熟練度更進一步,做到靈活使用,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利用計算機繪圖的基本要求是操作熟練、繪制快速,熟練度的提高需要學生多練習,而良好的繪圖習慣有利于提高繪圖速度,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繪圖習慣。針對具體案例,在繪圖之前,首先引導學生對圖形特點進行分析,對所要繪制的圖樣有一個整體的考慮,確定最優命令組合及步驟,這樣才能在繪圖過程中保持思路清晰,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性工作,提高速度;其次,要注意強調繪圖時的正確姿勢,左右手分工合作,左手鍵盤,右手鼠標,學會快捷命令的使用。
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學效果的優劣都需要通過考核進行檢驗。目前,高校一般采用期末考試作為課程的最終考核,而不太注重過程性考核,這容易使學生忽視日常學習,只重視最后的期末考試,很容易出現上課聽講不認真,遲到早退等現象。同時,因為缺少階段性測驗,教師無法及時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不能及時對教學方案做出調整,沒有教學效果的反饋,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2]
近年來,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風建設,課程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在課程建設、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培養目標等多方面都進行了改革,傳統的以期末考試為主的終結性考核已不能滿足新的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必須采用新的考核方式,以適應新的人才培養目標。
改變過去以期末考試為準定成績的考核方式,采用了過程性考核,根據課程特點,將平時成績的組成分項具體設置。通過過程性考核的導向檢查激勵,有效避免了學生平時學習不積極,考試之前搞突擊復習現象的出現,引導學生注重整個過程的學習,提高學習能力,促進知識的內化,使學生真正能讀懂圖,繪制出符合國標規范的圖紙;同時,通過過程性考核了解教學的發展動態、教學效果,及時分析反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時代在變化,學習環境、學生的學習習慣也隨之變化;因此,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高校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改革教學手段、教學方式、考評方式,多進行探究式學習,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扎實掌握施工圖紙的識讀與繪制,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