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濤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浙江紹興 312030)
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轉型時代,“三農”的發展經歷了脫貧攻關向全面小康轉變,繼而向全面鄉村振興跨越。2021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是新的百年的第一年,這個時期給我們提出了在轉型中實現“有效銜接”的新要求。歸納起來是:縱向轉型,即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的轉型;橫向轉型,就是“綜合協調”轉型。具體來講,當前的全面鄉村振興是以數字鄉村振興為主要內容,作為農產品電商是由“數字農業”向“數字農產品”轉型,或者叫“數字農產品電商”的轉型,數字農產品電商比數字農業概念還要寬廣些。背景分析可以主要從六個方面來看:
從GDP增長情況來看,我國在2016、2017、2018、2019年GDP呈正常增長,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我國經過有效防控和積極努力,成為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實現正增長的國家(增幅為2.3%),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18.3%的增長、上半年實現了12.7%的增長。
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情況來看,200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達到了39萬億元,2021年上半年達到了21.19萬億元,同比增長23%,自2020年8月以來我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連續11個月的正增長。
從進出口貿易情況來看,已實現連續13個月正增長。特點如下:一是進出口貿易連續13個月正增長;二是與主要的貿易伙伴的進出口增長的速度超過22%①;三是一般貿易的增長是比較快的;四是民營企業主力軍地位更加穩固;五是機電產品出口比重提升;六是鐵礦砂、天然氣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長,同時大豆進口達到4895.5萬噸,玉米進口達到1530.2萬噸,較上年有所增長。歸納2021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一是增長達到了18.07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增長達到9.85萬億元人民幣,進口是8.22萬億元人民幣,三個數字高速增長。
從假日經濟推動的消費活躍情況來看,元旦春節期間年貨節從2021年1月20日啟動至2月8日,全國網絡零售額超過5100億元②;清明節消費品銷售同比增長,餐飲收入同比增長;“五一”假期消費十分火爆,出游人數較疫情前同期(2019年)的1.95億人增加了0.35億人,出游人數達到2.3億人次;“6.18”促銷再創新高,特別是京東累計下單金額達到了3438億元,直播帶貨同比增長160%。從2021年第三屆雙品節的消費來看,網絡零售接近7000億元,帶動全網的零售額達到6928億元,同比增長26.7%。
網絡零售引領消費活躍。2021年1-6月全網零售額是6.11萬億元,同比增長23.2%,實物網絡零售是5.02萬億元,增長是18.7%,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是23.7%,可見網絡零售所占比重是比較高的;在實物網絡零售中,食品所占比重達到23.5%,與農產品電商相關聯度較高。
從快遞包裹數量和收入情況來看,2017年是400億件,2018年是500億件,2019年是600億件,2020年猛增到了833.6億件,2021年上半年我國快遞量達到493.9億件,同比增長45.8%,收入總額達到4842.1億元,同比增長26.6%③。2021年上半年,農村地區快遞收投量就已經超過200億件,每天有超過1億個包裹在農村進出。預計2021年快遞包裹將超過1000億件,未來五年農村的快遞包裹規模將增長,“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構建日處理超10億件、服務超10億人的寄遞網絡,將是三倍于現在的規模。
商務部自2014年以來累計支持建設縣級物流配送中心1100多個,鄉村電商快遞服務站點14.6萬個④,推動農村物流快遞與電商協同發展,促進“網貨寄進來、山貨賣出去”,努力使農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與城里人一樣的消費便利。從上述幾個指標來看,2021年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1.7%,預計全年將超過55%,其中電商將發揮比較大的作用。
2015—2020年,我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從不足1000億元增加到4158.9億元,擴大了3倍多。2021年上半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9549.3億元,同比增長21.6%,其中農村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8663.1億元,同比增長21.0%;農產品上行持續恢復,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2088.2億元。
2014—2020年,商務部、財政部等政府部門累計支持了1138個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2021年上半年全國電子商務綜合示范縣(第一批)名單公布了148個縣。
1.農產品電商進入到一個“嚴監管”期。“嚴監管”主要表現在:2021年3月,團優選、橙心優選、多多買菜、實惠團被罰款150萬元,4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阿里罰款182.28億元,5月份對實惠團等不正當競爭行為處罰150萬元,7月份依法對于互聯網領域22起違法行為實施經營者集中行政處罰決定。由此可見,我國的農產品電商進入到一個“嚴監管”期,接下來“嚴監管”的常態化將持續下去。
2.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的多種多樣。從不同的角度來歸納農產品電商創新的種類,主要可分為以下九種:一是網上期貨期權,二是農產品大宗商品交易,三是農產品B2B商品交易,四是農產品網絡零售(這里有一個誤區,大家一說農產品電商就是網絡零售,而網絡零售只是其中一種),五是生鮮農產品電商,六是農產品的社區團購,七是跨境電商,八是農產品O2O,九是食品外賣電商。2020年,阿里巴巴農產品電商交易額是3037億元,拼多多是2500億元,京東是1160億元。
中國農業展覽協會農產品電商專業委員會將會向社會推出10多個案例,比如說阿里的“最先一公里”、京東的50多個數字農場、網庫集團的“百家優品中國行”、國家城鄉供應鏈創新應用示范企業、平陽縣域電商的數字化轉型案例、一畝田的“燈塔行動”、昆明花拍交易中心的案例、惠農網數字農產品品牌模式、數字農產品“電商+保險”模式(如供銷e家棉花交易市場832平臺的三個模式的創新),還有多種社區團購模式、直播間帶貨模式、枝江“枝滋有味”品牌模式等。
阿里數字農業在2021年推出了三大模式,即“最先一公里”“近場社區電商”和“遠場社區電商”模式。特別是“近場社區電商”相對于“遠場社區電商”模式,可以說是2021年上半年的一種新的創新,這種模式的推出是人民日報2021年6月25日披露的,這個模式值得大家進行交流,它通過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消費流和人流“五流合一”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3.農產品電子商務仍然是農村電商的一個熱點。因為鄉村振興戰略中包括數字鄉村振興,而數字農產品電商是數字鄉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指出,要經過四個發展階段來完成數字鄉村建設的發展目標,2020年已經取得了初步進展,完成了第一個階段目標,現在進入到第二個發展階段。在第二個發展階段里,農產品電商特別是數字農產品電商將是一個熱點。如山東曹縣是以漢服、木制品出名的,但是2021年也出現了如辣椒種植合作社等一批農產品電商,又建成了大型冷鏈生鮮的物流鏈。
4.上半年社區團購仍然受到追捧。最典型的就是美團優選日均件/單量已經突破2000萬,多多買菜日均件/單量則超過1000萬。從上市融資企業獲得風險融資數量來看,社區團購仍然是一個熱點。在中國知網上搜索發現,2005—2021年6月期間涉及社區團購的論文達到292篇,而2021年不到半年時間內涉社區團購的論文達到168篇⑤,所以說“社區團購”在我國農產品電商里無疑是一個熱點。
5.電商直播模式多種多樣。“6.18”促銷活動中視頻直播電商表現非常活躍,剛剛在隴南電商舉行的一場多主體的電商直播模式,效果非常明顯。
6.農產品電商上市成為熱點。叮咚買菜、每日優鮮、京東物流等企業都在這一個時期紛紛上市。
當前農產品電商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像2021年上半年三大社區團購之一的同程生活的“猝死”⑥,同時即使上市的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也出現巨大的虧損,農產品電子商務怎么轉型或做到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當前面臨的共同的一個問題。
另外,也有很多傾向需要引以重視。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在回顧百年在展望未來新征程的時候,出現一些思想或觀念,比如說“個體戶將消失”等。我們說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并存”,基本的分配制度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形式并存”,這是代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兩個基本的制度。
中國電子商務領域有一些錯誤的傾向。如在經營方面“羊毛出在狗身上,豬買單”等,違法違規現象屢見不鮮;在競爭過程當中“將競爭對手置于死地而后快”,這都是不正當的競爭行為;“重監督和輕管理”的現象也普遍地存在于我們的經濟生活中;在政府監管方面,存在把主要精力放在電子商務的監督,而沒有針對性地提供精準的管理。作為協會組織來講,有責任把這個問題給大家提出來,如果這樣一些問題和傾向不解決的話,不利于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農產品電商未來的趨勢是怎樣的,需要我們認真總結和研究,總結2021年上半年的情況,我認為大的發展趨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數字農產品電子商務趨勢。數字農產品電子商務是數字鄉村振興建設的重要內容,如果沒有數字農產品電子商務,那么數字鄉村振興就缺乏支撐、缺乏內容。
第二,縣域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轉型趨勢。現在很多縣域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不知道在脫貧攻堅以后的發展方向,十分茫然不知所措,是否應該轉型、轉型到哪里去?我們認為,應該轉型為“數字鄉村振興的數字服務中心”,為數字鄉村振興提供各種各樣的數字化的服務。
第三,“網鏈”仍是發展的趨勢。“網鏈”是指延伸產業鏈,連接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構建利益鏈,應用區塊鏈,應當通過“網鏈”來促進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嚴監管”的常態化趨勢。“嚴監管”的常態化就是嚴格的行政監管一定會持續下去,不要寄托于政府的監管會“嚴一陣”、“松一陣”。
第五,直播帶貨的常態化趨勢。視頻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模式和業態,會常態化地發展下去,也就是說既然要常態的發展下去,還應比較規范地發展。
第六,社區團購的常態化趨勢。社區團購常態化是社區商業在新冠疫情期間創新的一種商業模式,在疫情期間社區團購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后疫情時期,社區團購仍然是主要的業態、主要的模式,也會常態發展下去。
第七,快遞投送量將超過1000億件/年。2020年我國快遞投送量到達833億件,2021年將超過1000億件,其中超過三分之一來自于農村,快遞業發展將攀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第八,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將更加多樣化。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在多樣化發展基礎上,才可能避免同質化競爭,避免趨同投資、重復建設,形成特色電商發展模式。
第一,探索城鄉數字拉式供應鏈。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及商務部的文件多次提出要注重縣域經濟(市場)的建設,我國經濟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后,經濟的熱點、活躍點進入到縣域下沉市場,2021年國家供應鏈創新應用示范企業——亨運城鄉數字拉式供應鏈的探索⑦,給我國城鄉供應鏈發展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第二,創新數字供應鏈金融模式。在數字供應鏈基礎上創新數字供應鏈金融模式,探索各種各樣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是時代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探索的一個發展新路徑。
第三,加快應用多種數字化技術。通過多種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來促進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加快數字化轉型,這個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平臺或電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也包括實體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以及線上線下的數字化轉型的深度融合。
第四,充分發揮集散中心的作用。集散中心的建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現在農產品電子商務或者說農產品流通的短板在哪里,我們經常會說是物流、網絡建設或者其他的因素,如人才等等,但是我們發現各地的情況不一樣,其短板也不一樣。筆者認為,當前我國最缺少的是一個體系建設,比如說“冷鏈物流不缺資源缺整合”。現在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還有各大平臺都建立了或者發展了一些冷鏈物流項目,但是如果說現在是一個短板,按照以前加大投資的辦法,一樣會出現重復建設或者集中投資的問題,筆者想通過體系建設或系統化的運營,集散中心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第五,探索供應鏈的“數字控制塔”建設。在供應鏈發展中不缺一般的供應鏈,而是缺數字供應鏈,特別是要將農民利益鏈得以體現的數字農產品供應鏈建設。在我國脫貧攻堅任務完成以后,各地縣域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要轉型為縣域數字鄉村建設的“數字控制塔”,也就是說作為一個為農村現代流通或者是數字鄉村振興建設賦能的一個體系,通過整合系統和協調各種功能的發揮,來解決當前農產品“一時多、一時少”的問題,真正使農民的種植、養殖、加工以市場化的需求為導向,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賣什么,賣什么我們就種什么、養什么或者加工什么,這些需要提供數字化的服務。所以,我們需要精準的數字化服務,我國縣域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應當迅速轉型成為這種模式。
數字農產品供應鏈以及數字控制塔的建設,需要充分發揮它的控制力、協調力和整合力,使數字農產品供應鏈真正發揮它的作用,這是一個非常專業性的問題。通過解決這樣一些問題,使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真正做到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真正賦能我國的現代農業農村的發展。
注釋:
①上半年我國對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22.7%[N].北京商報,2021-7-13
②厲害了!2021年快遞已超100億件,年貨節兩周銷售超5100億元[EB/OL].天下網商公眾號.http://www.mofcom.gov.cn/2017-10-15.2021-02-09
③楊虞,波羅.2021年上半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2%[EB/OL].人民網北京,https://www.163.com/dy/article/G07EV8PC05457HWV.html 2021-7-15
④王俊嶺.農村寄遞物流體系更通暢 上半年農村地區快遞收投量超200億件[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07-30
⑤2021年6月30日底,在中國知網上采集的資料。
⑥佘穎.同程生活為何“猝死”?社區團購現在到底是什么情況[EB/OL].經濟日報,2021-7-10
⑦湖北融譽亨運城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2018年商務部等部委“供應鏈創新應用試點企業”、2021年商務部等部委“供應鏈創新應用示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