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洪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新農村建設也在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得到大力普及,尤其是在貧困地區全部脫貧摘帽的今天。廣西壯族自治區聚居著大量的少數民族,在新農村的建設下,在祖國“一個都不能少”的政策體制下,當地的農村體育建設也成為促進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良好的體育文化不僅能夠改善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能夠通過與當地民族習俗相結合,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活動,加之適當合理的宣傳,從而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進程的推進。
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部分農村地區,由于體育意識的普及不足,體育文化的宣傳不夠,體育事業的建設缺乏,體育資金來源的短缺,從而限制了當地體育事業的發展。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新農村建設中,在體育方面的建設依然存在一定的漏洞。農村體育設施設備不夠完善,體育資源匱乏,受到傳統男耕女織的意識影響,當地人們的自主體育意識薄弱。這種種的因素,都在限制著農村地區體育建設現代化的發展。
新農村的建設必然離不開教育水平的提升,體育作為相對高層次的文化意識,在農村地區進行普及的難度較大。尤其是在現如今的農村地區,由于大量務工人員的外出,導致農村地區的常住人口以老年人居多,受教育水平較低,導致新農村建設的進度緩慢。此外,由于常住人口多為老人和留守兒童,他們對體育鍛煉的意識不強,自然對體育事業建設的支持力度也不大,這也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體育建設中較為突出的問題。
由于上述原因的影響,加之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的限制,當地政府對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也不夠重視,不僅僅是政府官員主觀意識上的重視程度不夠,也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政府官員將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主要向經濟發展方向傾斜,將新農村建設的主要人員和資金都集中在發展經濟上來,從而導致體育事業的建設“力不從心”,讓體育建設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短板”。
在新農村建設下,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體育建設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樹立當地人群的體育意識,為體育事業的發展營造內在動力。當地相關人員可以利用車載廣播、張貼宣傳畫、投入體育事業建設資金、完善體育健身設施設備,為當地人們提供健身的場所,從而促進當地人們體育意識的提升。
廣西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在農村體育事業的建設方面,可以結合當地的民族習俗,將特色習俗融入體育活動中,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活動,從而提高當地人們的積極參與度和興趣度,促進體育事業更好地開展。例如,可以結合當地少數民族的舞獅、扁擔舞、摔跤、斗歌等活動,將其與體育項目相結合,開展武術競賽、龍舟賽等相關體育比賽,促進體育活動更好地開展,并經過不斷的宣傳與引導,將當地的體育文化發展成為具有民族體育特色的旅游特點,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促進當地消費的增長,從而加速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隨著國家對體育事業的重視,廣西壯族自治區在進行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也應該適度加大對體育事業的資金投入和設施建設的力度,通過資金的投入,保證體育事業建設的質量,提高當地體育建設的水平。政府官員可以通過安排相關體育專業人員下鄉指導當地人們開展體育活動、為當地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購進重組的體育設施設備等方式,促進農村地區體育建設的穩步推進。
體育事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環節,在農村地區的現代化建設方面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民族文化優勢,將民族特色與體育事業建設相結合,在體育建設方面加強資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對體育建設的重視程度,從而促進新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