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輝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 山東青州 262500
新時代大學生面對各種價值觀和社會觀念的沖擊和影響。通過研究人員的調研發現大學生在知識素養、專業技能等方面有較大的提升,但在德育方面嚴重缺失,享樂主義盛行、愛國主義情懷缺失、自我價值觀念模糊不清等等嚴重抑制了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難以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就以會計專業為例,會計人員的失實記錄和故意舞弊嚴重影響了會計報告的真實性,當前會計從業者存在誠信困境。高職院校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存在相互脫節的問題,思政教育存在“孤島困境”現象。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中提到,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存在許多困難和不足,所以我們要重視思政教育,其中通過課程思政建設,實現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并重,這也正是當下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切實需要。所以作為一線教師應潛心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堂,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業務能力,更應注重德育培養[1]。
通過對相關研究文獻梳理發現,國外對課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思政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過程,具有重要地位。學者幾乎一致的認為思政課在各國的教育中都非常重要,它呈現了各國教育的目標。在美英等西方發達國家,沒有國內所稱的思政課,它們叫社會課程或者公民課程。美國的公民課程就是向學生講授統治階級意志和觀念的,英國受美國的影響,德育的培養主要通過各科教學和學校的各種活動來實施。在發展中國家,德育課也具有重要地位,并各具特點。雖然在價值取向、存在方式、呈現形式上存在不同,但是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德育培養體系,都極為重視人才的綜合素質。二是專業學科教學與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英國課程委員會在相關文件中提到:每一門課程以及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應試圖引導學生的精神和道德發展。美國大教育家大衛·克爾明確指出:公民的教育應該潛移默化的滲透到所有的課程中。顯然通過專業課程的滲透更有利于德育目標的實現。另外相關學者還研究了隱形課程對德育教育的作用,基于隱形課程赫爾巴赫創辦了柯尼斯堡教育學研究班。三是思政教育具體的實施方式。日本、泰國等國家把思政課程作為必修課,規定內容,所有學生必須學習,而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將德育融入其他學科或者采用人文選修課的形式進行,學者認為以上兩種方式各有利弊。
當前職業教育地位得到確立,賦予的重任更大,新時代對高職育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內對課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當前思政教育存在不足,大學生德育素養跟不上時代要求。趙冰認為當前思政教育前后銜接不足。二是課程思政相關理念及實施方面的研究。在理念研究方面,邱仁富、石書臣等學者認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二者應該發揮各自的特點,提升育人優勢,同向同行,共同建設高校育人教育體系。而何紅娟、唐海風等學者則認為應加快“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轉化,實現大思政格局。在具體實施方面,李忠芳在講授《方劑與中成藥》這門課時,融入思政元素和思想不僅能讓學生學習專業相關知識,還領悟到了做人的道理。王浩宇在講授《空調冷熱源技術》這門課時,將綠色環保人文理念融入課堂中,起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鄭迎飛在講授《投資學》課程時,以世界歷史事件作為融入點,潛意識中培養了學生的家國情懷。詹鵬、邵獻平認為應該充分挖掘專業思政元素,整合德育資源,將高校立德樹人的理念落到實處。在實施方面,山東工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首創包括以體驗為核心的連接、呈現、體驗、反思和應用的“基于體驗的思政課五步教學法”。山東大學已經對高等數學、藥理學、病原生物學、團隊意識訓練與提升等多門課程進行了重新設計實踐,將思政元素在實際教學中進行了應用和體現[2]。
基于上述分析,結合當前課程思政發展大環境,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勢在必行,當前應借鑒課程思政典型案例對專業課程進行更為細致的設計,專業知識培養與德育養成并重,這樣才能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符合新時代要求。在加強改進思政課的同時,將思政元素融入《出納實務》課程教學中,真正做到全程育人,實現全方位育人,另外采用適宜的教學手段,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思政素養。該項目的研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在課程設計與實踐的過程中提出了專業課與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實施路徑,這為后期其他課程的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另一方面對該課程進行再造,融入思政元素,使思政課孤島困境不復存在,調查發現融入思政元素的專業課程教學效果非常好,這對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借鑒典型課程思政開發案例,對《出納實務》課程進行重新設計。基于專業特色、課程特點,綜合提煉課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結合專業知識授課章節,有效融入課堂教學設計里面,從而做到了對該課程進行重新設計。課程設計好后,針對大二高職學生進行授課,采用適宜的教學手段或方法,做到自然潛移默化,后期測評中體現德育素質。另外結合學生實習進專行專門的崗前崗位德育素質測評,在進行實習指導過程中進行問卷調查,實習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德育進行反饋。
結合課程思政相關學者觀點和上海市課程思政實施經驗,對會計專業專業課程進行思政元素整合和優化,基于專業特點和思政課程學習內容,構建會計專業思政元素育人體系并進行實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