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興珍,曾憲玲,潘冬芳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210003
消毒供應中心(CSSD)是醫院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的重要場所,能夠為病人提供安全健康的診療設備和器械,避免各種感染性疾病的發生[1]。PDCA循環管理是最近幾年應用較為廣泛且應用效果較佳的質量管理模式,將之應用于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復用醫療器械清洗、消毒質量管理及制度中,能夠有效提高醫院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質量,從而降低院感的發生率。本研究以我院的1 800件復用醫療器械為研究對象,探討了PDCA循環管理對消毒供應中心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質量控制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4月我院消毒供應中心復用醫療器械1 800件作為研究對象,將2019年10月—2019年12月的復用醫療器械900件作為對照組,將2020年1月—2020年4月復用醫療器械900件作為觀察組。對照組鑷子240件,剪刀171件,血管鉗265件,持針器224件。觀察組鑷子248件,剪刀164件,血管鉗256件,持針器232件。兩組醫療器械在種類和數量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對所有醫療器械進行常規清洗、消毒、滅菌質量控制措施,嚴格按照消毒供應中心相關規章和流程完成器械的消毒和滅菌及轉運工作。
1.2.2 觀察組
消毒供應中心在常規清洗、消毒、滅菌質量控制的基礎上對所有醫療器械進行PDCA循環管理。①污染器械處理時間不超過6 h。手術器械、婦產科診療器械、管腔類器械、精密器械、結構復雜的專科器械使用后立即進行預處理。德國工作器械小組在器械的正確維護和保養方案中推薦,污染器械處理時間不宜超過6 h。不能及時送至供應室處理的器械在6 h內可以采取清水沖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保濕的方法處理,即在器械、物品表面噴灑專用的保濕劑等。②正確配制酶液比例。濃度比例為重度污染1∶100,中度污染1∶150,輕度污染1∶200。浸泡時間不超過5 min,4 h更換1次。③銳器、精密的器械如眼科器械由輔助固定裝置和專用的清洗籃筐,根據器械污染程度和材質選擇合適的清洗程序。④臨床穿刺包中用于標本采集的玻璃試管回收后用特制的清洗架采用全自動清洗機清洗。⑤為解決各科室自備包存在的問題,所有科室自備包集中到供應室統一處理。⑥收貨班每天結束收貨后需將清洗刷清洗干凈后放入干燥柜內干燥。⑦將難清洗器械列出,并逐一研究其清洗方法,如針對窺陰器特殊結構制作了簡易的窺陰器擺放固定帶。⑧每月由質控員深入臨床科室了解醫療器械的使用情況,聽取反饋意見,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⑨手術器械包內放置配置說明。⑩每一批次的滅菌物理、化學監測均由發貨班復核簽名后方可發放無菌物品;復核過程不但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也能掌握滅菌原理和判斷標準。在一次性物品箱體明顯位置注明失效期,根據失效期時間合理擺放物品,可防止誤發過期物品。為提高工作效率及便于新入職人員更快地熟悉科室內物品擺放位置,將原有的粘貼式物品標識改進為掛鉤式物品標識,不易移位和脫落。合理分級工作人員,再分層培訓,做到層級管理,金字塔式的培訓管理讓工作人員更有動力提升自己。定期組織科內人員進行清洗、消毒、滅菌知識的業務培訓,通過以老帶新、一對一教學、派骨干外出進修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每月召開全科質控會議1次,質控員匯總存在的主要問題,利用PDCA法進行原因分析,流程改進,組織護士學習,達成共識,限期改進,作為下一次質控重點。同時由科室主任不定期督查,以確保整改到位,達到實際性效果。
于干預1個月后比較兩組回收不及時率、清洗不合格率、包裝不合格率、滅菌濕包率、ATP檢測合格率。①回收不及時率,6 h內未處理或未采用預處理的器械消毒供應中心為回收不及時。②清洗不合格率,器械清洗不合格率是消毒供應中心清洗質量綜合評價指標。器械清洗質量符合《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WS310.2—2016)[2],即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處應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等,判定為合格。③包裝不合格率,包裝符合《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WS310.2—2016)[2]中包裝要求,包括:包內器械數量正確,功能及清潔度符合標準,包裝方法及包裝材料正確,松緊度適宜標識合格,包內化學監測指示物放置正確。④滅菌濕包率:濕包是指滅菌物品干燥度不符合標準規定。依據《大型蒸汽滅菌技術要求自動控制型》(GB 8599—2008)[3]規定,敷料包滅菌后質量的增加不超過1%,金屬包的質量增加不超過0.2%;未達到此標準或同時有可見的潮濕的滅菌物品為“濕包”。⑤ATP檢測合格率:由質控員從兩組分別抽取100件復用器械進行檢測。依據《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檢測標準》(WS310.3—2016)[4]中的器械清洗質量判斷方法,采用ATP生物熒光測定檢查器械是否達到規定的清洗標準,相對光單位(RLU)≤150,判為合格[5]。影響清洗消毒機清洗效果的因素歸納為程序設置因素、機器因素、人為因素和水質因素。清洗效果是整個質量保障項目的一部分。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定性資料用例數、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回收不及時率、清洗不合格率、包裝不合格率及滅菌濕包率比較 單位:件(%)

表2 兩組抽樣器械ATP檢測合格率比較
消毒供應中心負責全院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工作,器械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著其他疾病的傳播[6]。美國AMMI ST79要求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最重要的一步是徹底的清潔和漂洗。臨床使用后的復用器械處理不及時,會增加清洗難度,使清洗操作投入更多的時間、材料等成本,并會加快器械磨損程度,縮短使用壽命。本研究在護理部、醫院感染科的協調下與臨床科室溝通確定,對于不能及時送至供應室的復用器械使用后應做好預處理。每月的收貨班會在月底總結當月清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在業余時間利用頭腦風暴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通過反復試驗,尋求最合理可靠的解決方案,如玻璃試管使用專門的清洗架進行清洗機清洗,不但正確掌握了試管回收處置的時間,還可以真正有效地確保清洗質量,并且優化了崗位設置,減少了人力資源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醫院的經濟效益。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清洗質量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可能是因為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滅菌物理、化學監測由消毒員和護士雙人核對后,方可發放無菌物品,這個流程的制定使得科室護士知曉了滅菌的原理和滅菌過程的各類參數,消毒員在滅菌結束后往往忽略了查看物理監測數據,若護士檢查出某一項物理參數有異常,就能及時發現影響滅菌效果的潛在問題。多項文獻資料顯示,全程質量管理在日常工作中能降低醫療器械回收不及時率、清洗不合格率,包裝不合格率和滅菌濕包不合格率,保證了醫療器械的清洗、滅菌質量,促進醫院醫療水平提升[7-9]。PDCA循環管理體現在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保障消毒滅菌效果,極大地保障了醫院各科室器械的安全使用。
綜上所述,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實施PDCA循環管理能提高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質量,有效降低消毒供應中心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不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