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順利 姜凌麗 石彥輝
摘 要:探索構建書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是試點院校推進1+X工作的主要內容。結合學校兩年來在推進1+X試點工作中的具體做法,梳理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和考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總結在課程融通方面的工作經驗,通過深入分析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對試點院校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中遇到的證書內容優選、證書與課程對接以及課程組織安排等主要問題的提出了解決方法。
關鍵詞:1+X證書制度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 書證融通 核心課程體系 構建
我校作為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首批試點院,積極學習1+X相關政策文件。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我們積極推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了5個證書的培訓和考核工作。同時,我們也積極推進書證融通工作,對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內容,對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1 1+X證書制度概況
1+X證書制度即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是職教20條的一項重要創新。2019年1月,在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隨后國家相繼發布了《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關于做好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確了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在2019年4月,國家公布了第一批6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截止目前,已相繼公布了第二、第三批和第四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2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構建思路
2.1 以《試點方案》為指導,推進書證融通課程體系的構建
《試點方案》中提出,“1+X試點院校要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要求,將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統籌教學組織與實施,深化教學方式方法改革。”[3]試點院校在推進試點工作中,要以《試點方案》為指導,在完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和考核工作的同時,還要積極推進書證融通工作,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將證書內容融入人才培養方案,探索將證書考核與專業核心課程考核進行對接,探索證書與課程同步考核以及將證書獲取與專業課學分進行互認,即獲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就相當于獲得相應專業課程的學分。
2.2 對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入行業和企業標準,構建專業課課程體系
《試點方案》中提出,“試點院校要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要求,將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3]
由北京中車行培訓評價組織目前發布的《1+X證書制度汽車運用與維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將證書內容分為五個系統十個模塊,證書內容的構架借鑒了國際上對汽車專業領域職業技能等級的劃分。證書的設計和開發參照了高職和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還結合了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通過全方位融合,“‘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理念進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開發。”[4]該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明確了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知識目標,各個等級證書模塊有明確的職業技能目標,并從工作領域、工作任務、職業技能、技能要求和知識要求等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構建可以從職業技能層面入手進行規劃設計。
3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構建方法
3.1 合理刪選證書,確保實施質量
汽車專業領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數量多,需要的訓練課時量大,在進行課證融通時不一定要把全部證書都融入課程中,需要進行合理的刪選。
由北京中車行培訓評價組織發布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共有初、中、高級證書43個。與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對應的證書有13個,其中高級證書5個,中級證書5個,初級證書3個。證書共包含工作任務67個,職業技能295個。每個證書模塊要求實訓學時60學時,初級證書共需180個訓練學時,中級證書共需300個訓練學時。
在這13個證書中,有些證書的考核項目對車輛的配置要求很高,比如《汽車轉向懸架與制動安全系統技術》中級證書,考核內容中包含有空氣懸架系統、電控懸架系統、電控轉向系統、電子駐車系統、車道保持系統、碰撞預警系統的檢修內容,這些系統通常在高配車型上才有,有些學校的實訓車輛配置低,無法完成相應實操項目的訓練和考核。因此,職業院校在進行課程融通時,應根據自己的專業教學標準,學校的實訓車輛和設備條件,對證書進行合理刪選取舍,選擇學校教學條件能夠完成的證書,確保證書的實施質量。
3.2 刪舊增新,合理優化課程內容
汽車專業領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存在一些老舊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在修訂課程標準時要及時刪掉。同時,隨著汽車技術不斷發展,要及時將汽車新技術新技能融入課程中。
在進行課程融通過程中,還要依據貼合崗位的原則對證書內容進行取舍,要將那些一線崗位用不到的,不實用的知識和技能淘汰掉。在進行證書內容融入時還要根據學校自身的實訓條件進行取舍,將那些在教學中無法實施的或者無法進行重復性訓練的內容舍去。
3.3 將證書與課程精準對接,避免內容分散
在將證書內容融入課程時,要避免把一個證書的內容分散到多門課程中,這樣不利于學生對證書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系統的掌握,影響學習效果和考證通過率。比如《汽車動力與驅動系統綜合分析技術》證書,其考核項目中包含了汽車發動機機械部分、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和傳動系統三大部分的知識和技能,在原課程體系中對應的課程有《汽車傳動系統檢修》、《發動機機械系統檢修》和《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和三門課程,而這三門課程通常是安排在兩個學期內進行講授的,教學時間持續太長,如果在三門課都結束后再安排學生進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那么前一個學期所學的一些內容可能已經忘記了。這就增加了考核難度,影響考核通過率。因此,在將證書內容融入課程時,一個證書對應的課程盡量不能超過三門,并且一個證書對應的幾門課程應盡量安排在一個學期內完成講授。一個證書對應的課程如果太多既不利于排課,也不利于將專業課程考試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同步進行,實現考試即考證。
3.4 優化課程體系設計,利于學生技能的階梯提升
在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時,專業課程開課順序和進度安排要遵循人的認知規律和技能學習規律。汽車專業領域的職業技能是具有一定復雜性的動手操作技能,“職業技能的培養要遵循運動技能的培養規律。運動技能的形成既是一個復雜的神經過程,又是復雜地學習過程,運動技能的形成需要經歷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的連續變化過程。”[2]我們在進行課程體系設計時,課程的內容設置及開課學期安排,要遵循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將學生技能提升分成“知道怎么做——會做——規范熟練操作”三個階段進行培養。同時,要保證足夠的訓練課時量,使學生完成從認知到會做到熟練操作,實現技能水平和熟練程度逐步提升。
專業課程體系可以在第二學期安排《汽車構造》等課程,使學生完成對車輛的認知學習,掌握汽車的結構原理及主要部件的名稱和作用,并學會常用維修工具的規范使用,具備汽車發動機等總成的基本拆裝能力。在第三學期可安排《汽車動力系統檢修》等模塊化課程,使學生深入學習汽車各系統和總成部件檢修的知識和技能。另外,通過設置《職業技能訓練》課程,安排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強化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操作規范和熟練程度,達到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實操考核的要求,提高證書考核通過率。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基于“1+X”證書制度的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與研究》,項目編號:2019SJGLX655。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Z].2019.
[2]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學習潛能開發研究”課題組.關于學會學習(2000.1~2004.11)[J].上海教育科研,2004(S1):2-80.
[3]教育部.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Z].2019.
[4]北京中車行高新技術有限公司.汽車運用與維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車)1+X證書制度-職業技能等級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3.
[5]張玉清.“1+X”現代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10):111-112.
[6]鄭根讓,史志強,何成,于曉霞.1+X證書制度下以書證融通重構專業核心課程體系——以WEB前端開發證書與軟件技術專業為例[J].職業教育研究,2020(1):12-17.
[7]李壽冰.高職院校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0):25-28.
[8]孫善學.對1+X證書制度的幾點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7):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