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華
摘要:眾所周知,耕地是保護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如果耕地沒有得到保護,那么將有可能出現糧食危機,而土地整治則是為耕地提供了保障。然而,因為土地整治工作將會涉及到很大的范圍,對于技術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存在很多的限制。本文就針對土地整治工程建設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首先分析影響土地整治工程建設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土地整治工程建設的方法與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土地整治;影響因素;方法與策略
前言:
經濟的發展主要是以耕地為基礎,如果耕地出現了問題,那么則會直接影響到經濟發展。為了能夠保障耕地的數量和質量,我國加強了土地整治工作,但是因為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導致土地整治工程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這也是當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下面筆者就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并找出解決土地整治工程建設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一、影響土地整治工程建設的主要因素
在土地整治工程建設過程中,對其建設效果造成影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在土地整治過程中始終都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這對土地整治工作的展開將會造成不良影響。根據當前土地整治建設的資金來源來看,主要是以國家投資為主,基本上很少會有企業參與其中,如此便導致投資較為單一,對土地整治工作的展開也是十分不利的,需要在此方面上做出改變。
(二)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土地整治工程建設工作是當下我國發展的需求,其在實施時需要黨與國家領導提供支持。然而,根據當前我國在土地整治上的實際情況來看,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導致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會出現各種問題,導致和最初規劃目標出現明顯偏差[1]。為了能夠讓土地整治工作得以良好展開,很多地區中已經成立專職管理部門,然而在資金投入等方面還缺乏專業部門提供保障,這也是當下需要做出改變的地方。
(三)存在明顯重視數量而輕質量的問題。土地整治工程建設主要是為了使得土地利用率得以提升,讓土地資源能夠得到有效利用。在開發土地資源時,除了要確保土地數量以外,還應當重視提升使用質量,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但是,當前我國在土地整治過程中過于重視數量的情況,如此則導致土地使用質量普遍不高。例如,當對土地整治工程進行效益評價時,通常非常重視數量當,而在土地質量與生態環境上的評估卻十分匱乏,而且因為總量處于動態平衡狀態,相關工作人員則是將土地整治數量作為重要的指標,如此則造成過于輕視質量的情況。
二、土地整治工程建設的方法與策略
(一)增加資金來源渠道
土地整治工程建設在我國的時間還很短,根據當前我國國情背景要對融資方式進行變革與調整,同時還需要通過社會實踐對其進行檢驗,如此則能夠讓其在土地整治時發揮出重要的作用,獲得良好的建設效果。面對此種情況,政府部門需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采取最為適合的融資方式,增加土地整治工程建設的資金來源渠道,同時還要根據以往經驗進行總結分析,從而形成更為健全的融資系統[2]。政府部門還應當成立土地整治工程建設資金管理部門,以便能夠達到專款專用的目標,也能夠降低在資金審批過程中需要經過的程序,使得資金運行變得順暢。另外,土地整治資金的利用給予重視,使得此項資金能夠得到科學應用,并采取有效方法實現對資金的回收,使得資金能夠得到最大收益,保障資金可以得到良性循環。
(二)合理調整管理制度
根據上述分析能夠了解到,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缺乏相應的制度,而這便需要設置相應的機構,研究與制定更為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土地管理中,只有一個單一的部門是不能夠滿足工作需求的,特別是在資金投入、管理權限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更是不能夠得到解決[3]。此時,應當由土地管理部門進行監督,構建起土地整治公司或是其他相關的機構,以便為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且,還應當對土地整治制度加以完善,在收益分配、資金收入等方面構建起相應的分配標準,將更為先進的管理制度引入其中,通過利用多種方式與手段進行管理,以便能夠獲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三)客觀看待土地質量和數量
在土地整治時,不管是在數量還是質量方面都會對工作效果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如此也能夠對耕地所具有的生產力起到保護作用。所以,當進行土地整治工作時需要明確相應的質量標準,使得耕地質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在對耕地占補平衡進行考核時,應當將質量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生態環境保護是當下我國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土地整治時需要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如此在建設林間、田間等地方時,將生態化思想融入其中便能夠實現生態治理,達到相應的治理目標[4]。所以,當進行建設時需要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如制定合理的規劃設計方案等等,使得人們的居住環境變得更為安全。根據土地整治工程所具有的目的來看,其主要是為了構建更為和諧的生態,對環境起到保護作用,通過使用更為合理的土地整治方法能夠使得生態環境可以得到明顯改善。然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如土地出現流失等等,這便需要在整治時更要重視保護生態環境,并且在項目實施頂以后能夠讓生態環境得到快速的恢復,將整治完成的土地還給農民,從而促使林業與農業實現協調發展。
總結:
綜上所述,保護耕地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也是對人類能夠一直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國邁入了經濟時代,但是在耕地管理上卻依然處于初級狀態,不利于國家與社會的發展。所以,面對土地整治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應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文章主要是從增加資金來源渠道、合理調整管理制度、客觀看待土地質量和數量三個方面進行論述,以便提升土地整治工作質量,促使社會經濟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成. 淺談土地整治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J]. 磚瓦世界, 2019, 000(020):134.
[2] 張海歐. 淺談影響土地整治工程建設的主要因素[J]. 農學學報, 11(2):4.
[3] 寧佐蘭. 淺析影響土地整理項目工程工期的因素及應對措施[J]. 現代經濟信息, 2017(11):349-350.
[4] 侯憲東. 淺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設計變更的原因及對策[J]. 門窗, 2013(0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