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兵 毛光海 云南省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
劉楊濤 蒙自市水利勘測設計隊
在進行水利工程基礎的施工時,沖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并降低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資源的投入。然而,此技術的施工工藝十分復雜,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需要充分掌握相應的施工要點,嚴格按照有關規范來完成施工作業,并采取多樣化的管理方法,將該技術本身所具備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為后續的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針對沙溪流域處的地質情況而言,不僅四面環山,而且境內的山巒也很多,流域地勢的總體狀態是西北向東南方向傾斜。在流域內,東北方向的分界線是低山丘陵和富屯溪,而沙溪與金溪之間的分水嶺則在武夷山中部,其中,最高峰仙水巖與隴西山的海拔分別是1561m、1620m。此處所建設的水利工程西面和贛江水系相鄰,碧湖堤段處在三明市的梅列區位置,C1標段的堤線長度在441.8m左右。
2.1.1 做好前期測量工作
在正式開始進行水利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相關的測量工作,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度,這樣才能為后續的施工打下堅實基礎。在結束測量工作后,還要精準定位樁基位置,并再一次進行測量,盡可能將誤差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除此之外,還要對場地實行平整處理,并根據渡槽槽位的具體位置,選擇采用筑島法來砌筑鉆機平臺。
2.1.2 準確埋設護筒
在使用沖擊鉆進行灌注樁施工時,需要先將護筒埋設在合適的位置上,并保證所選的護筒材料質量達標,盡可能不會出現嚴重變形的情況。基于鉆頭精準度和順利提鉆的要求,可以采用挖埋法來埋設護筒,并根據施工地段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護筒長度,在保證定位精準的基礎上,將護筒打入到地層中,同時,還要做好護筒標高的測量工作,進而更好地明確鉆孔深度和精度。除此之外,在結束護筒埋設工作之后,需要將護筒周邊填筑好,并做好加固處理,防止護筒出現下沉的問題。
2.1.3 合理配置泥漿
在進行泥漿材料的配置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泥漿配合比,并保證所需原材料的質量都滿足相關要求。當泥漿的質量達標,并且品質級別較高時,就能減少停鉆后所產生的沉淀物,提高泥皮的密度,增強其防滲性能,保證鉆孔的穩定性。
眾所周知,在選擇鉆孔設備時,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找到最合適的器具,一般情況下,吊樁鉆機的使用頻率比較高,不僅能夠保證鉆機定位的精準性,還能增強底座的平穩性和牢固性,從而保證在鉆進過程中不會發生偏移。與此同時,需要嚴格根據施工方案來控制鉆機的行進,使其始終處在正確的位置,并做好鉆頭與樁基中心的調整工作,將沖錐鋼絲繩和鋼護筒之間的距離控制在2cm以內,讓升墜頭能夠維持平穩行進的狀態,防止和護壁或孔壁發生碰撞。除此之外,在鉆孔操作中,要盡可能使用小沖程來進行開孔,并在初步完成鉆孔作業后,仔細檢查鉆孔內壁的質量與平整度。
在完成鉆孔施工后,還要進行清孔處理,保證孔內沒有多余的雜物存在,這樣才不會對后續的施工作業帶來不利影響,通常情況下,需要做兩次清孔。第一次清孔的時間是在鉆進工作結束后,首先需要測量鉆孔深度,當深度滿足相關設計要求時,就可以將沖錘提升到距離孔底0.2~0.3m的位置。若是孔內存在渣體,必須借助泥漿泵將其泵出,這樣才能保證讓孔底基巖與混凝土緊密貼合,進而增強樁底的承載能力。第二次清孔的時間是在安裝好鋼筋籠,并且結束二次清孔后,還要再次檢查鉆孔的深度和沉渣的速度,確保其與相關設計標準相符,其中,需要將孔內的沉渣厚度控制在0.05m以下,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就必須再次清孔。在整個清孔過程中,都要跟蹤檢查孔內泥漿的各項指標,并仔細觀察泥漿面的高度,這樣能夠便于及時添加泥漿,從而有效提高孔壁的穩定性。
在制作和安裝鋼筋籠的過程中,原材料的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給鋼筋籠使用效果帶來重大影響,因此,在開展鋼筋籠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原材料的檢驗工作,確保其數量、規格以及直徑等參數都滿足設計標準,并編制成相應的文件。與此同時,在驗收鋼筋籠的質量時,需要重點關注吊環的尺寸,保證其能夠有效支撐鋼筋的吊放操作。在進行鋼筋籠的吊裝過程中,若是底梁標高發生變化,那么吊環也會隨之發生改變,所以,需要密切關注底梁標高的變化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合理調整吊環長度,這樣能夠有效提高鋼筋籠下放的精準度。當然,在下放鋼筋籠的整個過程中,都要確保焊接質量達標,而針對那些焊接不到位的地方,要做好補焊工作。除此之外,在進行鋼筋籠的沉放時,要重點注意可能會給孔壁所帶來的破壞,防止對工程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吊放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阻礙,這種情況下,不能強行下放,需要先暫停下放操作,及時找到問題的原因,如果是由于鋼筋籠的不夠垂直,那么就要重新提升再下放;而若是由于鉆孔偏移,那么就要在復鉆糾偏后進行重新驗收,直到其質量合格為止。
在灌注混凝土之前,首先要結合導管內徑和樁孔直徑核算出對混凝土的需求量,這樣才能保證導管埋設順利進行。其次,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開展混凝土的灌注工作,并合理控制材料運輸的時間,避免時間過長導致材料離析,若是出現離析問題,就要再次攪拌混凝土,但是不能額外加水。在實際灌注混凝土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吊車裝置,將混凝土裝進儲料斗,并與導管連接起來,同時要在儲料斗底部安裝隔水栓堵,在裝滿儲料斗后提出隔水栓即可,這樣能夠為短時間內混凝土的精準下落提供有利條件。值得注意的是,灌注混凝土時要保持連續性,并時刻注意混凝土下落和孔內水位變化的情況。除此之外,在灌注完一盤混凝土后,要檢查混凝土面變化的情況,并仔細核算導管埋設的深度,為后續的導管安裝和拆除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其中,要盡可能將導管埋設深度控制在4m左右,并且在拆除導管之后,還要檢查拆除后的深度,保持在2m以內為宜。
綜上所述,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需要使用恰當的施工技術來增強基礎的穩定性。近年來,沖孔灌注樁技術已經在水利項目施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展現出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此技術的研究,與工程實際情況有機結合起來,合理調整相應的細節。在正式施工過程中,首先要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并有效控制鉆孔、清孔、混凝土灌注以及鋼筋籠制作等環節的施工成效,最大限度的提高樁基質量,從而建設出更加穩定、安全的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