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齊
(上海商學院,上海 200235)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他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我們可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目標。為實現新時代黨建的目標,需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同黨的基本路線緊密結合,推進黨建高質量創新發展,使黨不斷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進步。黨建高質量創新發展是黨的建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的客觀要求,是黨建發展在新的歷史階段的必然表現。新發展理念產生以來,人們對其理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當前,我國正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情況下,新發展理念所起的作用必須超越之前的歷史階段,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新發展理念同黨的基本路線緊密結合推進黨建高質量創新發展,也必然呈現嶄新的前所未有的狀態。但是將新發展理念同黨的基本路線緊密結合,并基于此推進黨建高質量創新發展,必須從全新的理論視角闡釋清楚,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積極地、完整地、準確地以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黨建高質量發展,通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形成新時代推進黨建高質量創新發展的新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因此,新時代黨在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的過程中必須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只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才能解決黨在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才能在新的歷史時期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獲得與歷史邏輯和時代精神相一致的新發展。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自改革開放以來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行動綱領。當前,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中央多次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仍然是興國之要,“發展”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但新時代的發展與改革開放前期的發展環境、發展水平、發展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時代,黨要譜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篇宏偉巨著,就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只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才能走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1979年,鄧小平同志作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強調:“在整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事關堅持還是否定‘四項基本原則’的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必須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在新時代,我們需要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道理講得更清楚,說得更明白。我們要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牢固內化為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綱領和行動綱領,必須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新時代,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要解決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制度的問題。新發展理念已經回答了中國在新時代如何建設這個國家,如何建設這一社會制度的問題。因此,只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才能把握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主動權,讓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發自內心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改革開放使中國共產黨人對發展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新發展理念就是在改革開放不斷進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新時代,改革開放將持續前進,中國共產黨將領導中國人民持續譜寫改革開放歷史的新篇章,而在這個過程中,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改革開放前進的前提和基礎。我們沒有辦法想象一個沒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改革開放會是什么樣子。新時代的歷史發展趨勢要求我們必須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前提下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在新時代銳意前行的當代中國,是如何進行、如何開展改革開放的?這需要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尋找答案。在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車輪已經駛入了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全過程必須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生成于偉大的改革開放實踐,是中國在改革開放歷史過程中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真理性、本質性的認識,是融會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底蘊創新性、繼承性的認識。新發展理念包含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真理內核,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全過程中,只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才能使改革開放銳意前行,改革好該改革的,開放好應開放的。新發展理念告訴我們在新時代如何開展改革開放。新發展理念告訴我們,新時代的改革開放是全面進步,協調共進,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高水平的改革開放。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求新時代改革開放能夠根據時代變化準確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格局、新特征,強調以發展為核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而為當代人類發展提出中國方案,彰顯中國智慧。
在新時代我們依然需要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我們的現有狀況,從而不斷發展興旺。只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自立自強,才能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在新時代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提出“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既強調立足當前的現實性、緊迫性,也體現出長遠的前瞻性、戰略性。只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自力更生才能突顯其效能。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我國新時代科技事業發展指明了動力源頭和前進路徑。
艱苦創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在新時代,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艱苦創業不是過時了,而是更加重要了。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新時代艱苦創業指明了方法,提供了思路。例如,用綠色發展理念指導農業、林業建設,使艱苦創業精神在祖國大地上譜寫新詩篇,很多荒原變成了林海,很多荒漠沙地變成了綠洲。艱苦創業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歷史進程中,必將展露新的歷史功效,為新時代中國新的征程發揮其應有的、巨大的歷史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及至成敗。”新時代,我們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就是要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了這個偉大的目標,我們必須通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來實現。只有全面貫徹發展理念,我們在通往偉大目標的征程中才能永葆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才能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才能依靠客觀條件穩步發展,避免盲目追求同速度,才能立足提高質量和效益來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追求有效率、有質量、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只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才能準確把握我國經濟新常態的歷史大趨勢,才能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才能把握和駕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只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才能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只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才能構建好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才能在新的發展格局下,防范化解政治、意識形態、經濟、對美經貿斗爭、科技、社會、對外工作、黨自身等八個領域的重大風險,才能在新時代找到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正確答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把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同黨的基本路線緊密結合,把黨建設成為走在時代前列、人民全力擁護、敢于自我革命、經得起歷史發展與時代進步考驗、永遠充滿青春活力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這根生命線,不斷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成為弘揚黨的偉大精神與優良傳統、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領導好基層工作、團結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黨的建設高質量創新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