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廣輝
(國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唐山 063205)
X港口公司位于環渤海地區,全年吞吐能力達1億噸,在國家能源經濟運輸領域起著重要作用。公司根據發展需要,設立13個部門,分別為10個職能部門、3個生產部門。公司成立黨委,下設五個黨支部,其下分別設黨小組,其中3個生產部門分別成立3個生產黨支部,10個職能部門成立2個聯合黨支部。
第一黨支部設立4個黨小組,支委5人,黨員20余人,支部始終堅持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標準化規范建設為抓手、以黨建業務融合為路徑、以加強黨員教育為重點、以支部卓越黨建項目為載體,自2017年開始探索黨建項目,陸續開展了“黨建微信群”“基層服務日”“紅色旋律”“公益活動”“黨建沙龍”“雙星活動”“學習型黨組織”“一化三服”等項目。通過項目的開展,將黨建工作與年度計劃、項目執行、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黨建和經營的融合度逐步走深走實,支部服務品牌和形象得到鞏固和提升。
2016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時提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2019年12月30日下發的《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試行)》中,在第二條原則中要求:“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工作成效……堅持抓基層打基礎,突出黨支部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
加強黨建工作和經營工作既是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通過一個個具體項目將黨建工作和具體業務有機融合,使得融合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通過開展黨建項目工作,如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座談會、送清涼、紅色教育、黨課、共建責任田等,把黨的理想信念轉化為凝聚力、戰斗力。
在基層黨組織中,黨委通過黨建工作進章程,對“三重一大”事前審批,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作用。在項目共建中,支部通過組織共建、資源共享、難題共解的聯創共建方式,大力開展共建項目,實現互利共贏、互促共建、互補共享的良好局面,最終達到創造價值增值目標。
聯合黨支部同單一的黨支部相比,存在一定的難點和劣勢。一是要擔任好教育、監督、管理黨員和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職責,聯合黨支部恰恰在這方面具有天然的劣勢,各職能部門部分黨員首先把精力聚焦在本部門重點工作上,其后才是謀劃支部的重點工作,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重要”現象;二是圍繞中心建設不斷創新載體、形式,取得一定成效,聯合黨支部在實效、質量、長期等方面距離黨建和業務融合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三是在支部考核過程中,以定性考核為主,對支部所轄部門和黨員影響有限,有待從嚴從緊。第一黨支部通過實踐探索,走出一條共謀、共建、共施、共享之路。
2017年剛剛實行黨建項目的時期,支部黨建創新活動主要方式是開展了“微信群”“基層服務日”項目,支委會利用主題黨日活動,配合重點紅色教育日,如植樹節、勞動節、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等,結合年度計劃研究主題黨日方案,待公司黨委批準后實施。這一個個主題黨日活動從本質上看也是黨建項目的雛形。
活動特征:一般由支委會集體研究,黨委決策,組織委員動員大家參與;目標是將支部黨員集中在一起,通過集體參與活動的形式達到提升黨性修養、參加組織生活、提升黨建質量。
活動效果:創新了活動方式,增加溝通渠道,活動內涵更加豐富;支部委員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實際效果不是很明顯,仍有很多黨員不愿參與。
為解決大家不愿參與或難以按時參與的問題,支部逐步認識到項目要“符合民心”,要創新方式,將黨建項目與生產經營結合起來。2018年后形成了各黨小組一起活動的氛圍,如“頭腦風暴”就是借鑒了其他支部的經驗,各黨小組自己謀劃本小組項目,多點開花。項目逐步由支委會謀劃,轉變為各黨小組共謀共策。經過實踐經驗,2018年確立了“基層服務日”“公益活動”項目;2019年確立“黨建沙龍”“黨員奉獻日”項目,分別由不同的黨小組謀劃、支委會研究、黨委會審議通過后實施,年底再總體驗收。
活動特征:項目由各黨小組結合自己的優勢提出具體的實施方案,將總體任務分給各個黨小組,最后由支委會總結、提煉、打包成一個大的項目;目標在于發揮各黨小組的積極性、創造性,黨小組更具有靈活性。
活動效果:參加活動人員明顯增多,各黨小組相對活躍,但重點項目圍繞黨性教育,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方面還有較大差距。例如:第一黨小組(黨群工作部)重點在公益活動方面每年組織義賣,捐給定點扶貧縣或貧困山區;第二黨小組(計劃經營部、財務部)黨支部著重在制度宣講、財稅知識解答等方面發揮優勢,為采購、報銷進行疑難解答;第三黨小組(人力資源部)在健康體檢、人才培訓等方面開展知識講座,努力開發培訓內容;第四黨小組(綜合部)在重點推進基層服務日,解決生產部門日常后勤服務難題。這時候的黨建項目求多、求全,往往走馬觀花,出發點和落腳點還沒有實現有機融合。
為了打造支部服務品牌,進一步解決黨建和生產融合難的問題,2020年,支部在全面總結經驗基礎上開展了“雙星”項目,既要教育黨員、提升黨性修養、建立標準化黨支部,又要服務生產、積極開展主動上門服務。2021年,支部進一步拓展項目范圍,將生產支部和外部單位也納入進來,將利于生產、打造品牌的活動進行總結、提煉,重點打造“一化三服”項目。
活動特征:黨建和生產融合階段,逐步成立項目組織,制定項目措施,明確時間節點和責任人員;項目由支部內延伸到支部外,甚至外部公司黨支部,由下到上轉變成上下結合,突出項目活動融合聯辦、資源共享、融合共贏目標。
活動效果:在項目融合階段,共建項目在立項階段重點是圍繞生產經營中心解決生產支部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同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結合起來。項目一經提出,得到生產黨支部和外部共建黨支部的高度認可,也取得了較好的預期效果。
一是明確目標和內涵。以創新為引領,以共建項目為抓手,發揮三方特色,重點打造“一化三服”項目,致力打造“1+3+3”黨建項目融合體。“一化”是指支部品牌化,“三服”是指服務生產、服務駐港單位、服務社會;“1”是指聯合黨建項目,第一個“3”是指三個特色支部,即職能支部、生產支部、業務承攬單位支部,第二個“3”是指三個目標,即服務質量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社會形象提升。
二是建立機構和機制。首先,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聯創共建領導小組,明確領導小組職責;其次,確立學習教育、高質量服務、組織生活、思想動態、志愿活動等五大類十余項共建項目,分別由不同的支部、小組實施。
三是制定措施和明確責任人員。為確保活動落到實處,明確每一大類和具體小項目的內容、時間和安排。
四是有序推進和年底考核。結合開展情況看,共建活動效果較以往年相比,活動資源更加豐富,群眾認可度和支部品牌形象得到持續提升,切實為群眾解決了難題。通過支部項目解決了衛生清理、通勤車發車、飲用水搬運、生產送餐、外出培訓、外出紅色教育、志愿服務、疫情防控、薪酬晉級等熱點難點問題。
黨建融合的方式很多,項目共建是其中的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目前,項目共建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對于好的經驗要善于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管理機制和長效機制,對于創新其他方式還要不斷探索和實踐。
對于黨建各個項目階段來說,關鍵在人,重點在干。既要加強黨性教育、提升政治意識、把黨建工作作為本職工作來抓,還要走出去看一看,吸收優秀單位經驗和做法,這一點是廣大黨員期盼和需求。
另外,黨建項目考核機制還不夠完善,要提升黨建考核在組織績效考核中的比重。黨建考核已經納入組織績效考核和黨員年度考核內容,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但因為所占比重小,與員工考核脫鉤,作用未達預期。支部要建立以定量考核為主,與員工考核掛鉤的機制,真正把黨務工作人員培養成復合型人才其實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