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瑞 張欣明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1)
隨著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嫌疑人利用不斷更新的科學技術手段進行經濟犯罪。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是為了遏制經濟犯罪中不斷翻新的犯罪手段,提高偵查效率,節約偵查成本提出的。文章以P2P網絡借貸平臺為切入點,根據P2P網絡借貸平臺使用軟件的現狀,分析了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的意義,提出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平臺的搭建思路,以期能夠更好地打擊經濟犯罪,保護公私財產安全。
網絡借貸平臺從2007年引入我國,當時成立的拍拍貸出于服務網店的初衷,在這個新的行業中慢慢摸索。2013年,天弘基金聯手支付寶推出貨幣基金,互聯網理財模式迅速開展。與此同時,網絡各類理財平臺、借貸平臺先后推出,使這一新興行業迅速發展壯大。在2013年,我國正處于鼓勵大眾創新創業的階段,因此對于這一新興行業的態度較為包容。
P2P網絡借貸平臺以非法軟件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較高的專業性,不利用大數據的手段很難發現,并且以傳統的經濟犯罪偵查手段對案件進行偵辦,僅僅依靠受害人報案、相關部門移送案件的傳統案件來源手段是難以挽回受害人損失的,對于案件至關重要的證據也極有可能被隱匿或銷毀。由于我國經濟一直以中高速發展,就使得我國對金融商貿監管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一種處于前置預警偵查的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平臺是穩定金融秩序、打擊此類犯罪的迫切需要。
P2P網絡借貸平臺都是利用網站或者手機APP作為中介,利用網民投資理財的錢,貸給需要貸款的人。P2P網絡借貸平臺本質上就是P2P借貸與網絡借貸結合的產物,是互聯網金融服務網站。網站、手機APP等軟件具有受眾廣、操作方便的特點,這正是P2P網絡借貸平臺拓展客戶、吸收資金所需要的。
對于暴雷的P2P網絡借貸平臺中部分手機APP研究發現,這類軟件除了有軟件共同所有的特征外,還有一些專屬于這類借貸平臺的共性特征,抓住此類共性特征,區分出個案特征是對于此類非法軟件識別鎖定的關鍵。
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手機網民規模達9.86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0.4%。[1]我國的智能手機普及率是68%,排在世界第十五位。[2]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我國互聯網受眾有多廣,從而利用非法軟件的人和被非法軟件所迫害的潛在人群也較為廣泛。因此,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打擊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軟件犯罪的囂張氣焰,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是現階段我國亟待解決的技術之一。在新事物產生之際,必然會有人對它持懷疑態度。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的意義何在,它是否已經做好了出世的準備,它能否被現階段的社會所接受,這是文章探討的重點,文章將從社會角度、戰略角度來闡述觀點。[3]
自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經濟秩序也逐漸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實現了現代化進程。在大數據普及之前,學者們多提出我國有關經濟犯罪的相關法律存在滯后性的問題或者是對于經濟犯罪的偵查手段存在嚴重的滯后。非暴力犯罪所占的比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經濟犯罪是典型的非暴力、高智能化、專業化的一類犯罪,經濟犯罪嚴重危害著我國公私財產安全,破壞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秩序,它與傳統的暴力犯罪不同之處在于經濟犯罪背后的風險系數要遠大于傳統的犯罪,很容易引起系統性風險,造成社會秩序不穩定的問題。
現階段,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軟件或是內部分工合作使用,或是以非法軟件為平臺侵犯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軟件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工具,文中所指的非法軟件在本質上來說是犯罪分子所使用的犯罪工具。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也就是我們用以識別鎖定犯罪工具的一類技術,它是一種前置性識別技術,將犯罪扼殺在搖籃之中。預警式的偵查與發案后偵查對于經濟犯罪來講,意義重在不限于挽損。以集資詐騙罪為例,在案發后涉案資金往往被犯罪分子或揮霍或隱匿,造成公私財產的巨大損失。如果我們在案前介入的話,就有機會在犯罪分子揮霍隱匿資金之前,將涉案資金凍結。因此,我們亟待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的問世,用以維護社會穩定,降低系統性風險。
公安部經偵局已經明確提出了需要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的落地。在公安部經偵局提出的“信息化建設,數據化實戰”的戰略下,主動性一直是該戰略的核心內容。在經濟犯罪偵查中,我們要變革偵查模式,化被動偵查為主動發掘線索從而開展偵查,倡導前置性偵查。[4]
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是為了減少辦案的時間、提升辦案效率、精準有效打擊犯罪所提出的,通過AI智能的方式設立非法軟件識別鎖定系統,以互聯網為檢索點,將每一個軟件輸入非法軟件識別智能檢測子系統中檢測,嚴厲打擊非法軟件。這是一種集預警與打擊于一身的技術,它不但會通過文件捕獲系統自行尋找疑似非法軟件進行檢測,還可以直接輸入軟件進行檢測。
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難點莫過于取證難、發掘線索難,尤其是在這個海量數據紛飛的年代,僅依靠民警走訪詢問主動發現犯罪線索是十分困難的。犯罪分子都已經開始使用大數據、計算機軟件工程等較為前沿的技術了,我們要對犯罪分子實施有效的反制手段就必須要在科技上技高一籌,在戰法上更加高明,才能有效打擊犯罪,保障公私財產安全,維護我國經濟秩序,護航我國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的穩定。[5]
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的平臺就是利用軟件工程技術原理搭建的具有捕獲、識別、鎖定非法軟件功能的工具平臺。該平臺的運行模式為:通過捕獲子系統,從互聯網中鎖定特定軟件范圍,利用智能檢測子系統對這類軟件進行檢測,最后根據所屬的風險等級進行預警。構建平臺并非易事,這不僅需要用算法表達非法軟件識別的基本思路,更需要大量的特征代碼來構建數據庫。
對于非法軟件識別鎖定的思路要基于現已有的軟件識別原理,同時在軟件工程、計算機領域尋找相關技術,將已有技術的資源配置發揮到最大。惡意軟件識別鎖定的基本思路為捕獲軟件、識別軟件、鎖定軟件。非法軟件識別鎖定的思路也不例外,但與惡意軟件識別鎖定技術不同的是前者需要更加精確地進行軟件分類,要比惡意軟件識別鎖定技術思路更廣。
捕獲軟件分為兩個階段,即分類識別和特征識別階段。分類識別階段是基于軟件的功能特征,將非金融理財類、非經濟運營類軟件排除,僅收錄捕獲可能涉嫌經濟犯罪類的軟件。分類識別是提高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效率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大大降低檢測成本,減少無效檢測次數。對非法軟件進行功能上的識別,就是對其功能模塊進行識別,將軟件的功能模塊從整體中剝離出來,將具有存取資金、計算利率收益、鎖定資金等的功能的軟件捕獲。捕獲這類軟件后,將軟件收錄進行下一階段特征識別的系統中。
特征識別階段是將分類識別后的軟件進行代碼提取并檢驗,此階段是進一步對所捕獲的軟件進行分類。此階段是應用開集識別特征代碼的原理,將軟件進行映像化,對軟件的字節編碼進行特征代碼檢索,識別這些特征代碼,將這些包含特征代碼的軟件保留下來輸送至非法軟件智能檢測子系統中去。
非法軟件智能檢測子系統是更加精確地捕獲子系統,捕獲子系統是將理財、金融等經濟類軟件從浩瀚的軟件庫中識別出來。非法軟件智能檢測子系統則是對這些經濟類軟件進行功能檢測、特征代碼檢測、頁面特征檢測后,將疑似非法軟件進行風險劃分分類,對于高風險非法軟件進行重點排查監控。
非法軟件智能檢測子系統也會利用到開集識別的原理,將軟件進行映像化,與捕獲子系統不同的是非法軟件智能檢測子系統不僅要識別這些特征代碼,還要對特征代碼的重復率、符合度計算從而展開風險等級劃分。風險等級的劃分是依據代碼重復率、符合度對這些軟件進行的分類。一般來說,風險等級分為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用不同顏色進行標注,相應的重復率和符合度范圍為33%以下、34~66%、66%以上。這只是一般的分類,具體不僅要依據我們所搜集到的特征代碼,還要依據軟件的基本功能是否能夠維持正常運營來劃分最低范圍,依據非法軟件的功能是否可以進行運營來劃分最后一檔范圍。[6]
非法P2P網絡借貸平臺嚴重影響著我國經濟秩序和公私所有財產權,且這些平臺都會將軟件作為載體進行運營,把握這些非法軟件的特征對于我們打擊這些非法平臺有著重要的意義。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非法軟件是一個切入點,這類案件是非法軟件的集中地,有助于我們抓取這類非法軟件的特征用于完善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但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在現階段還是比較前沿的一種技術,它需要不斷地經歷檢驗,需要在實踐中逐步完善至成熟。文章搜集了但不限于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的原理,也構思了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平臺的基本思路,但這對于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的建立完善是遠遠不夠的。要完善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需要我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搜集相關技術原理并尋找非法軟件,做好前期工作,使基于深度學習的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平臺越來越成熟,能夠成為經濟犯罪偵查實戰部門所掌握的一大利器,成為經濟犯罪預警平臺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