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陽
(吉林省集安市公證處,吉林 通化 134299)
時代的飛速發展使得我國公證行業產生巨大的變革,在新時代背景下,公證機構的工作開始逐步趨向系統化、規范化和具體化,公證制度也伴隨行業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充實,加之其本身形態的轉化,使得社會管理水準的提升越發顯著,能夠極大程度地貼合當前社會發展需要,促進工作水準的提高,為建設和諧社會奠定下良好的支撐作用。為將此種態勢保持下去,促使公證機構具備更為強悍的發展能力,有必要推動公證工作的變革發展,全方位地促進公證機構的服務能力與社會監督能力的提升。
申請人在明確給出公證申請以后,應該由相關部門為其提供所需要的資料,公證機構對此類資料進行集中審核[1]。但是在少部分情況下,申請人要求相關部門提供自己所需要的資料被拒絕,或者是給予的資料根本無法滿足實際需要。這自然導致公證處無法收集到充足的資料證據,無法為當事人提供公證文書,進而引發相應的誤會,也就是申請人認為公證處有意刁難,最終造成的負面影響相當嚴重。
由于缺乏完整的法律條例的支撐,導致證據本身的準確率不斷降低,雖然各個部委或者是地方部門通過聯合信件的方式,部門利用某種形式出具的文件必須要經過公證,但是其法律效力本身是存在相應的不確定性以及局限性的。申請人在提出訴訟的時候,相關文件很有可能被廢除。與此同時,部分公證業務正在日漸消失,結合近幾年的統計數據來看,部分地區的公證業務量相比此前,降低了足足有25%之多。
公證機構和國家利益、人民利益都是密切相關的,其核心為認證機構,因而需要構建良好的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有效地保障當事人的權益,實現自身在促進社會公平穩定建設方面的作用,現階段我國僅僅只有十多萬公證人,每年全國公證機構出具的文書數量有幾十萬份,偶爾出現錯誤顯然是非常難以避免的,之所以會出現錯誤,根本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諸如工作量高、驗證工作困難等。在部分情況下,只要公證機構所給出的公證文書存在錯誤,那么公證機構的形象便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加上部分媒體的負面宣傳,更是導致公證機構逐漸站上風口浪尖,比如此前的“證明我媽是我媽”一度成為人們所談論的笑柄,公證工作也因此而屢遭重創,難以獲得高效率穩定的發展。
公證制度與其他制度是存在本質上的差異的,具備相當顯著的社會效益,其核心特征是將預防糾紛作為理念而設計的,通過發揮服務、監督、證明等多元化方向的作用,有效地保障相關當事人的切實利益,推動未來社會經濟的和諧穩定發展[2]。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需要積極地彰顯公證工作的積極作用,要全面推動公證機構的深度建設和發展。這充分展現出了國家對于公證工作的重視和認可,也為公證工作的革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作用,提供了相當巨大的發展空間,行之有效地發揮出公證工作的作用,彰顯職能優勢的前提支撐是強化并推動公證管理工作的改革創新,認真有效地做好監督和指導這兩項重要工作。首先是指導公證人員行之有效地介入融合到社會生活當中,化解各種矛盾與糾紛,在維持社會的正常穩定運作方面發揮平衡器的作用,指引公證人員堅定不移地實現“公平、公正、公開”這三大原則,為經濟生活提供服務,行之有效地保證交易安全,在維護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定運行方面發揮出自己的應有作用;指引公證人員提升服務水準和服務質量,行之有效地貼合對外改革開放的實際要求,在全面強化國際經濟以及民事交往方面發揮出應有作用。其次,監督相關公證人員開展各項活動,健全優化相關制度體系,嚴格地實現對執業規律的監督管控,提升公證工作的高度,杜絕任何假證問題的存在,維持公證機構維護社會和諧、誠信的良好形象。
第一,科學有效地完成對行政管理以及行業管理的分化處理,全方位地強化在行業協會打造方面的投入。結合《公證法》給出的規定,行政管理的核心職能主要展現在以下幾點:公證機構和公證人員的準入與精準配置;公證工作的未來發展趨勢;公證工作質量的監督管控;對于行業內部成員的行為的監督;充分加強和有關部門的溝通,為公證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便利。就目前已有的情況來看,行政管理的方法是比較齊全的,所以積極有效地促進二者的結合發展意義非凡,具體要求是,堅定不移地彰顯行政管理的主導性地位,全面推動行業協會職能打造和構建,切實有效地增強行業管理工作的穩定性和有效性[3]。在此后,公證協會需要充分承擔起如下職責:首先,組織并推進公證事務研究探討,為此后的行政決策奠定良好的支撐作用,為公證事業帶來充足的智力支撐;其次,全面強化在道德教育和職業素養教育方面的投入,促進公證人員的能力和素養的同步提升;再次,專門打造公證行業的工作標準和各種業務的標準,從技術角度著手推動各項工作的建設和發展。最后,保障對公證工作的宣傳,以便于社會群眾更好地認識公證機構。
第二,認真有效地推動資源配置工作的建設,行之有效地推動公證機構模式的調整優化,還需要積極地重申調整工作的核心思想、基本方法和主要原則,確定三統一的核心工作標準,這是滿足“依法、便民”的切實需要,同時更是貼合實際生活的推動方法。
在新形勢下開展的公證工作需要充分提升服務意識的高度,將公證服務看作是自身職能范圍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僅僅要融入到社會管理的過程中,同時還需要充分彰顯出自身的優勢與功能,推動社會管理能力的提高,履行為人民服務的重要職責。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是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的,公證機構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調節作用,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的和諧穩定建設。所開展的公證工作需要保證清正廉潔,不能存在任何有違法律規定的工作行為,或者是導致公證制度權威性受到影響的行為。上述所說三方面均是公證工作的核心內容,在新時代需要獲得深入完善處理,通過公證方法,保障社會管理成效的有效提高,貫徹落實為政府服務、為社會服務的重要責任,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公證工作需要做到惠民,除卻完成各種日常工作以外,還需要具備主動出擊的服務認識,重點關注當前的各種社會熱點,提供必要服務,通過對公證工作的有效應用,將社會矛盾盡可能地逐步消除,以此來為社會的和諧穩定建設奠定堅實的支撐作用。此外,與公證工作相互對應的回訪機制也是必不可少的,相關工作者可以結合群眾所提供的反饋,優化完善公證工作的形態,強化自身作用,真正地幫助人民和政府解決問題。
在公證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職責就是公證,如果想要促進此方面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就有必要讓公證的范圍更加確定,這是推動公證工作改革發展的前提支撐,同時也是關鍵內容[4]。例如,對于抵押而言需要針對性地簽訂合同,同時更要求進行公證,由此可以明確其本身帶有強制性特征,而并非任由人們進行選取,這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和金融行業建設的實際需求。在銀行業務當中涉及借貸,為避免壞賬的出現,全方位地保障銀行的經濟利益,在借貸業務推動的過程中要存有相應的附加條件,也就是需要具備擔保,目前此種模式是非常常見的,也就是人們經常會提到的抵押擔保,公證機構需要積極有效地融入此類業務活動當中,公證抵押合同,并且此種公證需要具備充足的強制性,以此來提升執行力水準。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下的公證工作面臨的發展困境是相當大的,為行之有效地貼合當前社會發展進程,有必要在法律的支撐下,全面推動職能范圍的擴大。不僅要充分做好自身所承擔的主要責任——證明工作,同時更需要展現出自身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的作用,增強自身服務意識,這樣才能夠收獲更多的認可,為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穩定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