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燕
(中國安順平壩區委黨校,安順 561100)
突發事件一般是指沒有預兆的突然發生的事件,大部分突發事件都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一定要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防止可能出現的對人身安全和社會經濟的威脅。大多數的突發事件都是由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及自然災害等組成的。在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期間,政府和領導干部都面臨著各類突發事件帶來的考驗。一般突發事件具有隨時性、群體性、危害性等基本特征,所以基層領導干部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直接影響著最后的結果,很多領導干部在應對突發事件的過程中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由于時間特別緊迫、任務特別巨大、責任特別重大,領導干部一定要高效地應對突發事件,根據當前事件的具體情況來有針對性地解決。近年來,我國十分重視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制度,但是部分領導干部在面對公共突發事件時仍然存在著能力不夠、力度不強、方法不當等問題。基層領導干部是政府的第一資源,也是政府管理的主體,只有宏觀地對國家經濟和社會事務進行把控才能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基層領導干部如何應對危機直接影響著社會的輿論和政府的公信力。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必須及時地進行決策與組織,發揮善后處理的作用,提高社會的穩定程度。突發公共事件具有處理難度大、矛盾復雜等特點,所以當前亟須提高領導干部的公共事件處理能力,培養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基層領導干部來為今后可能發生的危機事件做好保障工作,提高我黨的執政能力和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
當前很多領導者,尤其是機關的領導干部很少有基層管理的經驗,他們大多起點較高,解決域內問題能力強,但是一遇到基層問題就會捉襟見肘。而基層領導干部是我國社會治理的核心,也是社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直接關系到社會基層的穩定。基層很多領導干部存在著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不足、沒有危機意識、在基層發展中過于重視經濟建設和群眾管理而忽視社會中可能存在的突發事件等問題。此外,突發事件發生概率較小,很多基層領導干部沒有應對過突發事件,導致他們的經驗嚴重不足,缺乏基本的危機意識。當前,基層十分倡導干部年輕化,領導體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基層青年領導者普遍存在經驗不足和意識不強的問題,缺乏大大小小的突發事件的錘煉,沒有親身的經驗,很難在突發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進行應對,而長時間的其他工作使他們的潛意識里沒有防范和警戒心理,這導致大部分的領導干部難以有效地解決突發事件。
知識是掌握良好技能的基礎,基層領導干部在應對突發事件時不僅需要實踐經驗,更需要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只有將自己的知識與可能發生的問題相聯結,以較強的理論和文化內涵為基礎,才能在應對突發事件時不至于驚慌失措。在現實生活中,基層常常會發生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但是大多數的基層領導干部缺乏對自然知識的掌握,對醫療衛生防疫知識更是知之甚少,在突發災害來臨時仍然會顯得捉襟見肘、手忙腳亂,制定不出科學系統的應對措施,導致二次影響。在危機發生時,群眾急需官方渠道的信息,很多領導干部在危機處置過程中沒有重視這一環節,導致“小道消息”蔓延,謠言四起,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很多基層領導干部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和各項法律規章制度并不熟悉,在處置事件時濫用職權,沒有按照規章制度行事,造成了更大的損失,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缺乏基本的應對突發事件的知識儲備,難以在危機發生時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理性應對。
突發事件一般是沒有預兆的,大多數基層領導干部只能通過對其他地區的應對示例進行學習來提高自身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但是只有通過在實踐中積累突發事件的應對經驗才能夠在真正發生事件時妥善地進行處理,所以領導干部在培養自身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專門訓練。我國基層大多數領導沒有重視突發事件的專門訓練和演習,在日常學習中涉及突發事件處置的內容仍然較少,平常參加的集訓也不過是走形式,很難達到真正的應急效果。而領導干部對一些常見消防知識的學習也流于表面,在發生重大火災險情時,只有專業的消防人員才能夠進行處置,這樣往往會錯過最佳的救援時間,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較大的威脅。反觀西方發達國家,無論是普通群眾還是基層領導,都會參加各種演習和訓練,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已經把突發事件變成了常見的事情,這樣就會使人們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積極有效地應對。但是我國大多數領導者在應急救援方面的培訓仍然缺失,究其原因:一方面,認識上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各級黨委和政府沒有將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認為進行突發事件的專門訓練是一項勞民傷財的項目,導致我國突發事件應對能力難以提升。
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和信息渠道的暢通使公眾對各類應急事件都能及時了解,當危機發生后,每一名公眾都有知情權,都希望第一時間了解事件的真實情況。但當危機發生時,信息傳播渠道數量過多,真實性難以保證。專家學者的專業知識是讓社會公眾信服的重要武器,而當前危機發生后,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能力不足,沒有將自己作為危機應對的主體及時進行表態。所以,在出現公共突發事件時,基層領導一定要第一時間向公眾表態,通過媒體宣傳和深入群眾的方式公布當前事件的具體情況,形成靈活透明的運行機制。在面對鋪天蓋地的公共輿論時,基層領導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如果不能暢通溝通渠道,建立健全溝通機制,就難以做好后續的突發事件應對工作。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帶來不同的后果,所以領導在平時的管理過程中要與群眾保持密切的溝通聯系,如果無法發揮溝通的作用,就無法有效地應對突發事件。
基層領導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的敏感性影響著最終處理的效果。很多領導干部缺乏見微知著的預判能力,在突發事件發生后顧慮重重,怕“丟烏紗帽”、怕影響仕途、怕得罪人,往往處置不及時,多種矛盾導致突發事件的最終井噴。預防突發事件的效果與領導干部的預判能力密切相關,尤其是基層領導,一定要了解當前社會中存在的初露端倪的危險,通過調查走訪等方式做出準確的分析和預判,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事態擴大,將危機風險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
面對突如其來的突發事件,一些領導干部沒有快捷的反應能力,在實際情況發生后表現為等待觀望、放任自流,只會根據下級的匯報和上級的批示開展工作,缺乏敏銳的反應能力。而基層領導要想真正處理好突發事件,一定要有處變不驚、大膽果斷的氣魄,只有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才能應對群體突發事件,及時控制事態。領導干部需要勇于承擔后果,要有責任意識。突發事件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動態過程,基層領導干部只有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置,有較強的反應能力,迅速地組織力量,親赴現場,臨危不懼,才能及時地控制事態發展。此外,還要針對各種突發事件設置處理機制,當事件的性質確定后,根據提前做好的應急方案全面整體地進行處置,不能采取權宜之計和鼠目寸光的短期管理行為。突發事件的處理一定要針對要害問題,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比較選擇多個方案,面對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多做考慮,做到心中有數,妥善地處置突發事件。
基層領導需要掌握局勢,有較強的知識儲備、理性的思維基礎、科學的決策能力與優秀的綜合能力。當面對公共事件時,要迅速查清事件的起因、經過、嚴重程度、發展趨勢和當前的社會影響,并進行深入的了解。對于不同的公共事件要采取不同的對待方式,按照起因和性質對癥下藥,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避免完全跟著經驗走,更加靈活地處置。對于不同的突發事件要有應變能力,領導干部的知識水準和經驗層面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時就需要有科學的處置方案,按照專家學者的各種意見綜合分析后進行應對。在現代法治社會中,基層領導干部要更加遵守規范,按照程序進行工作,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必須根據相關的法規和預案,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在面對復雜局面時有所作為。
危機首先是決策者的危機,基層領導是轉化危機的重要法寶,只有擁有強大的協調組織能力,從多方面入手,才能戰勝危機。基層領導干部是聯系群眾最為密切的領導群體,而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不僅體現為在政府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能力,而且體現為在群眾之間的組織協調能力。很多領導干部缺乏溝通能力,在組織領導時不能夠了解群眾的真實意愿,也不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一定的措施,這樣就會影響到處理的結果。真正的領導要有將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媒體和社會群體各界的人力、財力、物力進行聚集的能力,基層領導應具備領導藝術,面對不同危險時能夠及時組織協調,敢于應對風險,第一時間將力量最大化,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不推諉扯皮,積極應用法律法規和政策,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負面效應。
當前,信息傳播途徑的多元化對領導干部的公共事件應對能力提出了挑戰,要求領導干部要有較強的媒體應對能力。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一些地方政府沒有進行及時的監控和防范,缺乏有效的引導,原本的小事被不斷放大,甚至以訛傳訛,造成了惡劣的影響。這就需要基層領導提前進行布控,加大對網絡輿論的監控力度,強化網絡把關,盡可能地消化各個平臺中存在的負面輿論情緒。同時,要建立網絡輿情應急處置制度,制定周密而詳細的網絡應急預案,選擇恰當的危機處理時機。與此同時,要與主流媒體合作,強化主流引導,設置網評員,發揮政府工作人員的作用。
基層領導干部是處理突發事件的核心,各地方政府需要結合自身情況,編制應急管理預案,強化各層級的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在實踐過程中提升領導干部的能力。當領導干部置身于復雜的矛盾中時,外部環境的壓力會促使其不斷提高應對能力,逐漸成熟起來,以擔當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