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賀 陳 彤
(新疆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民法典》施行后,對于遺產的分配和繼承問題有了新的規定,其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中對于遺產是這樣定義的: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民法典》中對于繼承權的喪失和恢復、代位繼承、繼承人的范圍、遺囑的撤回和變更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和具體化。但是其中對于數字遺產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數字遺產[1]是一種新興的概念,縱觀世界各國,都沒有對數字遺產這一概念有統一的標準和規定。數字遺產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以數字信息形式儲存在網絡中或者一定載體之中的物品。其中數字遺產包括以下幾類:1.虛擬貨幣類,包括一些虛擬的游戲點卡、游戲幣等。比如:q幣、比特幣等,在賬號中購買的游戲裝備等也都屬于虛擬貨幣類。2.賬號類財產,最常見的就是我們使用的微博、微信等,其中游戲賬號等也屬于賬號類財產的一種。3.創作型數字財產類,包括我們所使用的抖音、在網絡上創作的小說等,公民在網絡上自行創作的視頻、文章等均屬于創作型數字財產類。《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是我國對虛擬財產保護的明確立法。但是針對數字遺產中不同種類的保護,我們還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虛擬財產是指在網絡中可以流通的財產,是可以轉化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財產而存在的。對于游戲賬號是否作為虛擬財產是一直爭議不斷的。玩家通過注冊游戲賬號并且進行不斷的賬號升級,隨著級別的越來越高,這個賬號也就越值錢,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出售或者轉讓。網絡用戶在游戲中購買游戲裝備、角色皮膚等也屬于購買的商品,也屬于虛擬財產的一種,雖然具有無形性,但同樣應當受到法律保護。隨著數字時代的不斷發展,聯合國在2003年發布了《保護數字遺產憲章》[3],其中對于數字遺產的范圍、形式、定義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1.數字遺產具有虛擬性
數字遺產所具有的虛擬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這是與傳統遺產的可見性相對比而產生的。數字遺產沒有現實上的形,是存在于互聯網這個虛擬世界中,并且以數據相連接的。數字遺產的本質其實就是網絡編程中的二進制位編碼,具有無形性。與傳統的遺產繼承形態相比,數字遺產屬于無形物體,不像現實生活中的動產、不動產等客觀存在。但是數字遺產是真實存在的,也可以通過特定的方式進行使用和流通,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數字遺產雖然具有虛擬性,但是其繼承的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應該與傳統遺產具有相似性。
2.數字遺產具有依附性
數字遺產的依附性是指其存在和流通必須依附互聯網而不能獨立存在,數字遺產的存在必須有一定的媒介和載體作為支撐,不能脫離互聯網這一載體而單獨存在。互聯網與數字遺產之間緊密相關,因此在研究數字遺產繼承的可行性之前必然要先考慮互聯網這一載體與數字遺產之間的相關聯性。在研究數字遺產是否可以作為遺產進行繼承這一問題之前,我們必須相應地對互聯網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
3.數字遺產具有隱私性
數字遺產中的很多部分會涉及個人生前的隱私問題,包括:聊天記錄、音頻視頻等不希望公開的信息。這部分信息中有用戶不希望公開的信息,如果對這些信息進行繼承就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權,是對用戶人格權的侵犯,這顯然和我們憲法中對人格尊嚴不受侵害的規定相違背,違背了繼承法的規定。背離了當事人對數字遺產進行繼承的意思表達。因此如何對數字遺產的隱私部分進行界定,也屬于當前數字遺產繼承問題的一個難點。
4.數字遺產具有價值標準的不確定性
數字遺產具有較強的人格屬性。數字遺產的范圍中所包含的微博、聊天記錄、照片等生前信息都對其親屬具有紀念意義,但是這部分信息卻無法用現在的價值標準進行確定和衡量,同時這些信息對于旁人來說毫無價值,而且現如今也沒有統一的標準進行確定。所以數字遺產所具有價值標準的不確定性也是數字遺產的特征之一。
首先,數字遺產是公民在生前依法遺留的財產,它可以轉變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財產進行流通。對于公民生前遺留的數字化的財產應該進行合理的繼承和分配。其次,公民生前的賬號等也應該依法合理地進行繼承和分配。游戲賬號等跟個人有關的賬戶是公民依照網絡運營商的要求以自己的名義注冊的,應當屬于個人的財產。但是,很多的網絡運營商在用戶注冊賬號時,在數字財產服務協議[4]中明確規定公民只具有使用權并沒有所有權。這就說明公民在去世之后,運營商有權將賬號收回,不能將其進行繼承和分配。比如:許多網絡服務協議中明確規定,個人注冊的賬號在3到6個月之間不使用就會被收回。公民在使用賬號的時候所進行的創作或者通過賬號購買的商品或者虛擬貨品而獲得的虛擬財產應該屬于公民的個人財產,網絡運營商對賬戶的回收再出售這一行為,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利。因此隨著這一方面的爭議和糾紛越來越多,我們應該對這個問題進行合理的研究后出臺相應的法律對其進行規定。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客體的存在對于當事人來說都具有較高的精神價值。比如:結婚照、視頻錄像等。這些客體本身的價值并不高,但是針對其客體的擁有者或親屬卻具有較高的精神價值,這是一種個人的精神寄托。公民生前所遺留的這些客體雖然不具有價值,但卻是對于親人的一種回憶,屬于人格權的問題。這些客體的存在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和傳承,遠遠超出了其客體本身的價值。但是許多的客體都保存在網絡或者許多的個人賬號之中。如果公民生前并沒有對這些客體進行妥善的安排,那么這些客體就具有很大的遺失的風險,便損害了其親人對于死者的懷念,也是一種對于其親人人格權的侵害。因此如何對于這些精神遺留物進行合理的保管和傳承,是我們急切需要討論和研究的問題。
我們所遺留下來的數字遺產是一種權利的集合體,不僅包含著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還包含著人格權、隱私權等方面的問題。數字遺產的繼承不僅可以滿足公民的精神價值,也可以對公民的合法價值財產進行保護。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互聯網形成的產業鏈也在不斷地完善,隨之而來的我們的財產也會越來越具有虛擬性。因此對于數字遺產這一問題也就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在大數據時代,我國的網絡技術也在飛速提高。縱觀全國的網絡環境,我們有足夠的技術去推動和支持數字遺產的實現和發展。現在的政府也在針對數字遺產問題進行不斷的技術改進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的數字遺產的立法進程。同時全世界各國也在針對數字遺產問題進行積極的討論和論證,也頒布了相應的法條。英國、美國等國家均出臺了相應的法律對數字遺產進行保護。因此綜合考量我國的大環境,數字遺產問題在我國同樣具有可行性。
在數字遺產的繼承中我們會遇到許多模糊不清的問題,如數字遺產的范圍界定、數字遺產中對繼承人的隱私權保護、數字遺產的價值確定等諸多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思考。這也是我們如何規范數字遺產繼承的一個難點。現如今關于數字遺產繼承的糾紛也時有發生,這就使得我們必須加快對數字遺產的立法進程。在國際上已經有較為完整、系統化的數字遺產繼承法的出現。而數字遺產的繼承也對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國人的合法權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數字遺產的繼承和研究也應該盡早提上日程。
網絡服務協議是指網絡用戶和運營商雙方達成的電子格式合同。在新用戶注冊賬號前,都必須對網站運營商制定的網絡服務協議的同意選項進行勾選才可以繼續使用網站。但是大多數用戶在注冊賬號時不會對網絡服務協議進行仔細的閱讀,這也導致了一旦出現用戶和網絡運營商產生糾紛和沖突[5],網絡服務協議是運營商的單方擬定,所以才有很大的機會讓運營商鉆了空子,他們會在設立網絡服務協議時設定那些偏向自己利益的條款,違背了合同法的規定。法律必須督導網絡運營商樹立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地面對網絡服務協議的制定,引導網絡用戶實現數字遺產繼承選擇化。網絡運營商可以在網絡服務協議中提供不同的選擇項,讓用戶對自己的賬號是否作為遺產繼承進行充分的考量。若用戶不選擇將賬號進行遺產繼承[6],那么在用戶死亡后一段時間,網絡運營商可以選擇將賬號銷毀或者收回,相反,用戶選擇了將賬號作為遺產進行繼承,那么在用戶死后,網絡運營商就應該將這個賬號進行永久的保留,以保障其后人對于死者的悼念。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網絡運營商的成本和糾紛的產生。
1.網絡運營商對于用戶數字遺產的繼承負有義務
首先,在用戶死亡后繼承人應當對其用戶生前所希望繼承而遺留下來的賬號進行合理的繼承。用戶在注冊賬號時大多都會設置賬號和密碼,而賬號和密碼在用戶生前并沒有進行告知的情況下,運營商有義務為其合法繼承人繼承遺產提供相應的便利。并提供各種技術支持來獲取該用戶的數據,使繼承人獲得這份數字遺產。其次運營商應該盡到保管義務,即應當在合理期限內保管用戶的數字遺產不受侵犯和盜取等。對于用戶生前遺留在賬號內的數字財產,運營商有義務按照繼承人的意愿協助其進行轉移。而對于游戲賬號中用戶遺留的游戲裝備等,這些數字遺產的價值具有不確定性,當繼承人提出轉移該類虛擬貨幣時,運營商應當對用戶生前遺留的裝備等進行合理的價值評估后,對該類虛擬商品進行實際價值轉移。相應的,由此所產生的運營成本,運營商可以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相應的費用收取。
2.明確繼承者的義務
繼承人應當合理對被繼承人的遺產進行保護,包括:保護被繼承人的私人賬號等,并對其賬號中的隱私內容盡到保密義務。對于任何侵犯被繼承人權利的行為都應該制止和處理。繼承人也應該對屬于隱私的遺產進行保護,以防止被繼承人的隱私受到侵害。
數字遺產的范圍很廣而且繼承起來較為復雜,因此應該建立一個專門的平臺對網民的數字遺產進行保管。對于數字遺產的公證制度,可以建立一個電子認證平臺,對于網民的數字遺產出具相應的電子認證手續。現如今我國也出現了類似的網站如“中國數字遺產網”提供數字遺產托管、網絡公墓、遺囑公證[8]等服務。國外也有網絡平臺數字遺產進行托管。這種平臺的出現會保護數字遺產的安全不受侵犯,會最大程度保護數字遺產的完整。當然,在遺產托管中,還是會遇到數據被篡改、黑客攻擊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在設立平臺的同時,也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幫助。對其進行合理的監管和保護,以保障數字遺產的繼承程序和內容完整并安全地繼承。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交往、生活、出行等方式,但是網絡在帶給人們方便的同時,也會相應地出現許多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不忘去解決隨之而來的問題,數字遺產問題也正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解決數字遺產問題只是時間的問題。數字遺產這一問題也會在不斷研究和論證后,通過相應的法條對其進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