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超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當前我們已經步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對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對人們的生活和消費也產生了深遠影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購物,因此保護網絡消費者的權益變得越來越重要。
網絡購物主要是指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購買商品活動。一般而言,網絡購物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第一,非面對面。在傳統購物中,消費者通常需要親自觸摸商品,了解商品詳細屬性,最后決定是否購買。在網絡購物中,消費者并不需要實際觸摸商品,可以通過網絡交易平臺的圖片和文字判斷商品,交易雙方可以通過網絡及時溝通,以達成最后的交易協議。
第二,無紙性。在傳統購物中,消費者與經營者需要簽訂書面協議,而互聯網購物則并不需要雙方簽訂書面協議,雙方所簽訂的合同屬于電子合同,是無紙性合同。
第三,高效性。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快捷、高效成了生活的重點內容。在互聯網環境之下,消費者只需要打開電腦,根據自身需求搜索商品,拍下商品付款即完成購物的全過程,整個購物過程只需要幾分鐘時間,大大節約了消費者時間成本,同時也提升了交易效率。
第一,商品信息不對稱。在傳統購物模式中,消費者可以親眼看見商品,可以觸摸商品,但是在互聯網平臺上消費者只能在平臺上看到商品圖片及文字說明,無法真實了解商品屬性[1]。與此同時,互聯網上存在刷單行為,很多刷單都刻意美化商品,掩蓋商品缺陷,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
第二,銷售者信息不完善。在購物之前,許多消費者都沒有真實接觸過銷售者本人,對銷售者個人信用知之甚少。目前,網絡上所披露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并不完全正確,一些銷售者是利用他人信息注冊賬號,以完成交易活動,因此消費者很難知曉銷售者個人真實信息。
在互聯網購物中,消費者常常需要留下自身聯系方式,其中就包含有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為此,銷售者可以掌握消費者個人信息。但是,一些不法銷售者將消費者個人信息隨意泄露給他人,導致消費者收到各種各樣的垃圾短信和推銷電話[2]。除了銷售者之外,快遞公司也可以輕易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因此,在整個購物環節之中,網絡消費者個人信息在很多環節都容易存在泄露風險,消費者個人信息始終得不到有效保障。
隨著網絡購物興起,網上支付規模變得越來越大,網上支付規模每年呈現出20%以上的增長速度。雖然網上支付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網絡交易詐騙案件也屢見不鮮,我國公安機關每年都會收到各種各樣網絡詐騙報警,這充分表明我國網絡消費者財產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在互聯網購物中,網上支付常常要求輸入賬號和密碼,而不法分子只需要竊取消費者的個人賬號密碼即可竊取消費者的財產。為此,很多不法分子設置釣魚網站和木馬病毒,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制造了完全一致的支付頁面,只要消費者在虛擬網頁之中輸入賬號和密碼即竊取消費者的財產,甚至有一些詐騙者謊稱銷售代表,以支付賬款沒成功要求消費者到指定頁面輸入賬號密碼。
網絡購物并不需要現實面對面的交易,所有的交易活動都在互聯網上進行,因此網絡交易證據大部分都是電子證據。由于消費者訴訟屬于民法范疇,根據誰主張、誰舉證思想,消費者常常需要為自身消費主張舉證,只有少數情形才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制度。但是與商家相比,消費者處于絕對弱勢地位,消費者缺乏專業知識,很難收集有關證據,導致消費者訴訟主張很難獲得法庭支持。
第一,保護消費者知情權。為了有效保障網絡消費者購物的權利,我國需要加強立法,加強保護網絡消費者購物知情權。例如,網絡銷售者必須將商品的合格證書、質檢報告以及銷售許可證公示在互聯網上,以方便消費者隨時查詢。如此一來,如果銷售者銷售虛假偽劣產品,消費者可以根據平臺所公示的信息向銷售者追償。
第二,加強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的各項個人信息受到法律保護。但是,我國法律規定為原則性規定,并沒有給出更加細致規定[3]。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不受侵犯,我國需要明確消費者個人信息遭受損失之后的求償權,不僅需要由泄密者承擔損失費用,同時還需要賠償一定的精神損失費,以加大違法者的違法成本。
第三,明確交易平臺義務。為了有效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網絡購物中,我國還需要明確交易平臺義務,交易平臺必須及時受理消費者投訴。為此,所有交易平臺都必須設置投訴中心,由投訴中心根據證據判斷是否存在侵權行為,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一,調整舉證責任分配制度。在網絡消費中,消費者與銷售者之間的能力并不相同,銷售者常常處于能力較強的一方,消費者常常處于弱勢地位。為了有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不受侵害,我國需要調整舉證責任分配制度。為此,我國需要將網絡商品銷售責任納入舉證責任倒置之中,要求網絡銷售者提供相關證據,如果銷售者無法提供相關證據則直接判定其存在過錯,通過這種看似不平等的證據舉證責任以達到實質公平。
第二,設置小額訴訟在線法庭。目前,大部分網絡消費金額都不高,通常都在1萬元以下。因此,我國可以探索設置小額訴訟在線法庭,以滿足大量網絡購物中消費者權益侵害的訴訟需求,通過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提升訴訟效率,這樣不僅可以保障廣大網絡消費者的權益,同時還可以節約寶貴的司法資源。
第一,建立在線和解機制。為了有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不受侵犯,我國可以探索建立在線和解機制,在線和解機制是由網絡交易平臺、銷售者與消費者三者共同創建的機制。當發生糾紛之時,消費者可以直接投訴到交易平臺,由交易平臺對銷售者與消費者進行調節,以提升糾紛解決效率,同時也保障消費者權益。
第二,建立在線仲裁機制。為了有效保障消費者權益,我國還可以探索在線仲裁機制。在線仲裁機制與傳統仲裁機制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在線仲裁機制引入了互聯網虛擬技術,提高了訴訟解決的糾紛的效率。在在線仲裁機制中,在線仲裁機制同樣具有法律約束力和強制力,可以解決仲裁糾紛。
為了有效保障消費者權益,我國可以明確消費者評價機制,讓消費者評價銷售者,以督促銷售者履行自身職責。與此同時,我國還需要建立第三方信用機制。第三方信用機制主要是通過第三方客觀評價銷售者是否誠實信用,通過統一標準和客觀評價提升市場的透明度,及時淘汰不合格的銷售者,以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保障網絡消費者的權益不受侵犯,我國需要完善立法,通過立法保障消費者知情權,保障消費者個人信息不被泄露,同時還需要明確交易平臺的義務。與此同時,我國還需要完善消費者的司法保護,完善爭端解決機制,加強行業自律,確保消費者權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