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坤杰
(中共許昌市委黨校,河南 許昌 461000)
對于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來講,兩者在文獻綜述當中并沒有進行深刻的關系體現,所以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關系已經超脫于傳統刑事法學工作者的研究范疇之外,這種現象需要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因為對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來講,兩者之間所存在的聯系是比較密切的,它們是實體和程序的關系,需要進行深入思考和反思,這樣才能夠就這兩種法律之間存在的聯系以及產生的影響進行確定。在本文所論述內容中,將針對刑法及刑事訴訟法關系反思與前瞻性思考進行論述。
對于刑法來講,其主要的作用是對犯罪及其刑法處罰進行界定和規(guī)定,這對于整個社會大眾來講,是對行為進行指引的最主要途徑;但是刑事訴訟法本身所發(fā)揮的作用是對追訴犯罪過程中的相關規(guī)則及步驟進行規(guī)定,對于國家機關來講,是在進行追訴犯罪過程中適當行為進行引導的最主要法律條文[1]。所以,刑法學和刑事訴訟法學雖然本身屬于法學內容下的兩個不同學科門類,但這并不說明兩者之間沒有任何聯系,相反兩者在不同程度上以及不同角度上都和犯罪具有直接聯系,或者說正是因為存在犯罪這一行為,所以兩者之間存在聯系才更加密切。對于刑法來講,刑事訴訟的最主要目的及意義在于它是當前犯罪必然的后續(xù)結果,所以是刑法的最基本要素之一,犯罪和刑罰之間擁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連接[2]。
對于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來講,兩者之間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進行聯系,并沒有太多文獻綜述及學者進行深入研究及探討,只是在一些刑法學或者是與刑事訴訟法學有關的教科書以及素材當中有基礎性的論述。對于兩者來講,一般被描述成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兩者之間相互依存而且具有密切聯系,這種概括性的學說觀念在當前的法學研究或司法實踐領域當中是比較盛行的,主要就是因為受到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影響[3]。
但是因為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本身在發(fā)揮作用的過程中具有不同的途徑以及不同的方法,所以在研究的過程中又將兩種法律推向了對立面,在這種情況下,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之間的關系被割裂,而且出現了許多不協調的地方,這種現象在當前的法學研究工作當中,愈演愈烈。所以實際上在當前刑法及刑事訴訟法研究過程中,大多數相關學者忽略了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之間存在的緊密關聯,從總體程度上來看,在實際工作中研究刑事實體法的學者并不關注程序問題,而進行程序法研究的相關學者,對實體法的研究狀況也缺乏大范圍的了解,所以可以說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之間的關系對立是人為導致的。
從整個人類的法律制度發(fā)展歷程來看,刑事法律制度自誕生之初,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就是融為一體而存在的,在古羅馬編制第1部成文法典12銅表法的過程中,相關法律條文包括了刑法及刑事訴訟法的相關內容[4]。所以可以看出,在最初法律條文規(guī)定的過程中,諸法合體以及實體法和程序法不分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這也是法律最初發(fā)展過程中的最融洽情況。但是發(fā)展到近代以來刑事程序法單列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多,尤其是大陸法系國家在進行法律制定的過程中,都采用了實體法和程序法嚴格分離的形式,大多數英美法系國家,在現如今仍然在同一法典當中,將實體和訴訟程序進行分離。所以可以從刑事實體法和刑事程序法分別立法規(guī)定這一情況得出大陸法系國家基于專業(yè)分化的角度,將實體法和程序法進行了分別設定。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對刑法及刑事訴訟法的關系并不關注,相反非常注重法律制度上的協調及互動[5]。
對于我國的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來講,在制定的過程中雖然也采用了分立的模式,但并不能夠完全否定兩者之間存在的密切聯系,所以需要充分肯定并且承認兩者之間存在密切聯系,但在互動性上有所欠缺。若對我國刑法及刑事訴訟法頒布之后的修改情況進行對比之后,能夠發(fā)現在我國刑法頒布之后已經進行了11次修訂,而刑事訴訟法在刑法修訂以及修改過程中卻并沒有進行任何修改,僅僅是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刑事訴訟法當中的一些內容進行查缺補漏。所以,這也說明我國在刑事實體法改革工作當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相比較于刑事程序法的改革工作來講要更多,刑事程序法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屬于附屬性的改革工作。所以綜合來看,當前我國與刑事有關的立法工作整體上是刑法實體法為主,發(fā)展的水平要更高,而且發(fā)展速度也要更快,刑事訴訟法雖然在理念和觀念上也具有了明顯的進步,但在立法的進程上相比較于刑法來講要緩慢一些。
對于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來講,兩者之間的密切聯系是立法之初就存在的,但是在當前的學者研究工作當中,無論是法學研究還是立法研究,針對兩者之間存在關系進行研究工作并不深入,所以這是當前我國立法工作當中需要進行深入思考的一項工作。在充分認識到兩者存在的密切聯系之后,應當盡可能地在法學研究和立法工作當中,就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協調發(fā)展進行關注及探討[6]。
首先在當前的學術研究工作當中,應當改變過去的研究方法,將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進行融合研究。因為對于實踐工作來講,理論是前提條件,所以應當解決當前實踐過程中,刑法和刑事訴訟法關聯不緊密以及不密切的問題,在理論層面上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及重點研究。諸多的刑法學者,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之間存在的聯系,而且已經提出了刑事法一體化的研究思想,雖然在執(zhí)行過程中仍然有許多需要進行深入探討的問題,但已經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對于刑事訴訟法學研究來講,相關學者對此問題卻并沒有予以足夠的關注。
其次則是應該拋開學科界限,對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所擁有的理論性與前沿性問題進行重點關注。在進行本學科理論研究工作的時候,還需要對對方學科體系的協調性進行關注,這樣才能夠在學科研究工作中進行高頻率以及高效率的互動,對刑事法學研究工作進行整體推動。尤其是在研究工作當中,如果涉及了兩個學科的共同性問題,那么需要進行互補性的研究工作,例如在當前流行的刑事和解問題研究過程中出現了一種情況,就是在犯罪發(fā)生之后對犯罪實體性問題進行解決時,如何讓雙方在一起對所出現的實體性問題進行處理解決是刑事程序需要進行的規(guī)定,兩者之間需要保持密切的銜接與配合。而對于刑事訴訟法學研究工作來講,在面對辯訴交易問題時,刑法學者雖然涉及的次數比較少,但是因為辯訴交易處理過程中也會涉及犯罪事實以及罪名等等問題,需要進行實體處理,所以如果僅僅依靠刑事訴訟法學者的研究工作,那么針對該問題的研究將很難取得實際性的突破及進展。
最后,則是協調整合刑法及刑事訴訟法的關系。在刑法及刑事訴訟法立法的過程中,要共同進行討論及設計策劃,而且立法工作應當盡可能吸收對方學科專家所提出的相關意見以及建議。而且對于立法工作來講,許多與法律有關的概念并不僅僅是在單一的法典內容當中進行體現,因為對于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來講,本身在法律制度上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在進行概念及制度使用時,也需要進行同步修正,這才能夠將法律條文之間存在的沖突與矛盾進行消除。
綜上所述,對于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來講,在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之間關系不密切,以及因缺乏聯系所導致的法律矛盾沖突越來越嚴重,所以應當追根溯源對兩者之間存在的密切聯系進行正視,并且在進行學術研究時基于兩者存在的密切關聯進行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