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技宏
(中共湖南省委黨校,長沙 410006)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中展現出許多獨特的思維方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提供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精準思維方法是其中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精準思維方法最初運用于扶貧問題,之后運用于多個領域。例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的“精準防疫”“網格化管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扭住關鍵、精準發力,敢于啃硬骨頭,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精準發現問題并“對癥下藥”。
精準思維是指具體、高效、精確地定位、研究、解決問題的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強調具體性和條件性,“丁對丁,卯對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諸多方法論中,精準思維方法有著獨特的內在邏輯。首先是實事求是的調查探究。要運用精準思維,調查研究是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通過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綜合,……也是領導干部思想理論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反映。”只有躬身求是地調查研究,才能對現實情況了如指掌,才能對所存在的問題精準定位。其次是深入細致地分析問題。精準思維要求在關注問題普遍性的同時更要注重問題的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找到問題的主要癥結,這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體運用。再次是科學判斷、精準決策。在醫學領域,有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對癥下藥。顧名思義,把準癥狀才能開良方。同樣,對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之后,就需要“開良方”,即做出科學而準確的判斷和決策。最后是行之有效的具體操作。在針對問題進行收集材料、深入分析、科學決策之后,就需要考慮到實際操作層面,在具體操作時要將科學的決策堅決落實下去。精準思維方法就是要通過實施精確細致的方案解決問題,最終實現推動工作的目的。
精準思維方法有著獨特的內在邏輯,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中運用了精準思維,賦予了這一思維方法重要的現實價值。精準思維在治國理政中的運用,展現出四個方面的特性。第一,問題性。馬克思主義的本性是直面問題的,直面問題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傳統。精準思維方法的問題性體現為以問題為導向,以精準聚焦問題為特色,以解決具體問題為目的。第二,操作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來的。這里的關鍵,就是始終注重抓落實。如果落實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針、政策、措施也會落空,再偉大的目標任務也實現不了?!本珳仕季S方法的運用,要有可操作性,能夠準確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最終要變為行之有效的科學決策落實到現實中去。第三,準確性。準確性是精準思維方法最直觀最基本的特征。精準思維方法要求對問題精準定位、精準施策、精準推進、精準落實,全過程要求準確到位。第四,人民性。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運用精準思維方法聚焦人民重點關注的民生問題,提高解決民生問題的效率和效果,賦予了精準思維方法保障人民利益、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特征。
精準思維方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可以滿足當下世情、國情、社情、黨情的現實需要,可以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同時還可以豐富社會主義現代化方法論的理論內容。
精準思維方法為滿足我國當下的世情、國情、社情、黨情的現實需要而生。首先,精準思維方法是凝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內在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意識形態相互沖擊,需要運用精準思維方法在多種意識形態的相互斗爭中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競爭力。其次,精準思維方法是治國理政高效化精準化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面對紛繁復雜的問題,運用科學的精準思維方法精準發現問題、精準分析問題、精準解決問題,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和效果。再次,精準思維方法是社會精細化治理的必備條件。習近平總書記最先在扶貧領域運用精準思維方法,提出精準扶貧,改善了扶貧的工作機制,激發了脫貧的內在動力,使得扶貧效果顯著提升,我國社會治理從粗放式治理向精細化治理轉變。最后,精準思維方法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需要。十八大以來,我黨自上而下開展“刮骨療毒”的斗爭行動,堅決打擊腐敗行為,引導黨員干部廉潔從政,實施黨內精準督查和對黨員干部的精準問責,在反腐敗斗爭中精準定位,就如打蛇七寸,一招制勝。
綜上所述,精準思維方法的運用滿足世情、國情、社情、黨情的需要,能夠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具體領域的工作,表現為推進我國意識形態建設工作,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和效果,助力實現扶貧工作,推動社會的精細化管理,保障全面從嚴治黨見成效,等等。
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來一直堅持的目標。精準思維方法的運用,使重點問題、主要矛盾展露無遺,節約了大量的時間、財富、試錯成本。將精準思維方法與科學技術相結合,推出“互聯網+”社會治理模式,可以使學生得到精準教育、勞動力實現精準就業、老人實現精準養老、病人實現精準醫療等。例如,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可通過劃分網格,設立網格長,實行網格化管理,提供更加精準的社會服務,使社會運行更加有序,社會治理更加精細,顯著改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治理層面。社會治理領域結合精準思維方法,開創了新的社會治理模式,提升了社會治理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了社會服務的質量,有利于社會治理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對我國社會主義的整體現代化具有促進作用。
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需要科學方法論的運用,更需要科學方法論的保駕護航。精準思維方法以問題為導向,準確把握問題的實質,尊重實際情況,客觀分析實際,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準確擊中問題的要害,高效而準確地解決問題,使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科學方法論體系更加完善。精準思維方法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寶庫的寶貴財富之一,豐富和進一步深化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提升了建設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指導力量,為我國早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了理論基礎,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做出了理論貢獻。
一個國家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社會主義實現現代化也不是一日之功。以精準思維方法推動國家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與我國漸進式發展的規律相適應。本文認為,運用精準思維方法推動國家發展的現實路徑有以下三種。
何謂樹理念、精調研、準施策?領導干部要樹立精準理念,堅持精準調研,開展精準施策。第一,領導干部需要培養精準問題理念。強調問題的精準性是推動國家現代化發展的基礎。精準問題理念的培養是精準思維方法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開始。只有培養精準問題理念,才能號好時代脈搏,找準時代問題,準確把握問題癥結,高效解決社會問題。第二,領導干部需要敢于“撲下身子”,展開精準調研。從毛澤東同志開始,我黨就一直強調調查研究的重要性,調查研究是百年來我黨一直秉承的重要傳統之一,也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之一。開展精準調查研究是科學決策的必備環節,只有堅持精準調查研究,才能對實際情況了如指掌,才能及時調整政策,增進與人民群眾的聯系。第三,領導干部需要科學精準決策、精準落實。精準思維用于決策,更重在落實。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磚一瓦”干出來的,其方法論的落腳點都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用生動且樸素的語言將“抓落實”形容為“釘釘子”:“釘不到點上,釘子要打歪;釘到了點上,只釘兩下,釘子會掉下來;釘個三四下,過不久釘子仍然會松動;只有連釘七八下,這顆釘子才能牢固?!庇纱丝梢姡I導干部運用精準思維方法,最重要的還是將科學決策精準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才能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產生促進作用。
國家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需要綜合運用系統思維、精準思維、戰略思維。首先,推進是有重點的推進。國家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系統思維和戰略思維的科學指導下,要對于國家發展的大局有一個清晰明了的謀劃,在朝著目標整體推進的同時要特別注意關鍵領域,要抓住重點,這與馬克思主義矛盾理論相一致。其次,重點突破是兼顧全局的重點突破。運用精準思維方法要與其他科學思維相互結合,尊重發展全局,只有運用精準思維抓住重點實施突破,才能制定出精準而又有戰略高度的推進國家發展的政策。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也是如此,需要其方法論體系中諸多方法的組合運用,打出一套直擊現代化的“組合拳”。
國家的發展不是一馬平川的,總體發展趨勢是向前的,但過程充滿著坎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推動國家發展的實踐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國家發展要將“精準”與“容錯”相統一,這也意味著國家發展是一個漸進精準與逐步糾偏相同步的過程。鄧小平同志曾說:“改革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案,問題是要搞得比較穩妥一些,選擇的方式和時機要恰當。不犯錯誤不可能,要爭取犯得小一點,遇到問題就及時調整?!鄙鐣髁x現代化的建設進程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過程,運用精準思維方法推動國家發展、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是為了精準而精準,而是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根據實踐情況的變化而漸進精準決策,逐步糾正有偏差的地方,使得決策符合變化的實踐。
精準思維方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方法論中的重要方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著科學的指導。精準思維方法的誕生,豐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方法論體系;精準思維方法的運用,加快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研究精準思維,對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精準思維方法不僅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且代表著高效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實踐中反復強調的科學思維方式,對于我國發展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將精準思維方法與其他思維方法結合發揮作用,將有助于我國發展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