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奭熙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知識產權在當代市場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知識產權和公司法領域出現了諸多交叉問題,其中關于專利的使用權能否作為資本進行出資的問題,時至今日仍為學術和司法實踐討論的熱點話題。
專利使用權出資是一種資本的轉化過程,是專利權人或者被許可人以其專利使用權向公司履行出資義務,許可公司享有專利使用權的全部或部分權能,以此換取公司股份的行為。故專利使用權出資分為兩種情況,即第一種是專利權人將專利使用權出資給公司,但是自己仍然可以享有專利的其他權能;第二種是專利權人將使用權許可給被許可人使用后,由被許可人將其出資給公司,而專利權人仍享有專利的其他權能。
對于專利使用權能否出資問題,學術界存在著不同的觀點,但大體上分為三種觀點,即否定論、肯定論和限制論,出現此種爭議學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知識產權制度與公司法制度之間的價值沖突。由于專利權的特殊性,其具有無形性,且其所有權可以與使用權相分離,這就出現了使用權出資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爭議問題。
第二,法律規定不明致理論實踐爭論。我國的立法采取概括加排除的方式,對于知識產權出資問題進行規定,但對于專利使用權出資,法律規定則顯得過于模糊,既沒有明文允許也沒有作出禁止。
盡管理論界對于專利使用權出資存在一定爭論,但在知識經濟大背景下,我們應當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專利使用權出資的可行性問題。無論從公司立法理念到現實需求,還是從公司信用基礎到出資制度,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而這些發展變化正在為專利使用權出資敞開大門。
首先,從立法發展趨勢上看,專利使用權出資是必然的趨勢。雖然在國家層面上的法律法規中,并沒有對于專利使用權出資進行明文規定,但是一些地方已經先行一步進行探索,作出了關于專利使用權出資的相關具體規定。一是上海市工商局《關于積極支持企業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若干意見》(2011);二是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工商局為對接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而推出的十項登記新政(2012);三是湖南省科技廳、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湖南省知識產權局聯合出臺的《關于支持以專利使用權出資登記注冊公司的若干規定(試行)》(2014)。其中前兩個文件已經明確提出,要擴大知識產權出資范圍,開展專利使用權等新類型知識產權出資試點工作。而湖南省則明確限定出資的使用權類型為專利權人的獨占許可使用權,并規定不限制專利使用權作價出資的入股比例。雖然這些文件的性質只是地方性政策文件,但不難看出,我國各地方已經開始意識到專利使用權出資的問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對其進行了肯定,這也反映出我國對于專利使用權出資的趨勢,那就是肯定專利使用權的資本轉化,促進知識在市場中的作用,保護和發揮知識產權在促進全面深化市場經濟改革中的作用。
其次,從司法實踐上來看,專利使用權出資亦被大多數法院所贊同。法院在處理與之相關的糾紛時,基本肯定專利使用權出資的效力。例如在鄧某訴馮某股東出資糾紛案中,法院認為,馮某以專利獨占許可使用方式作為技術出資,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依法成立,合法有效,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法律約束力。[1]
一方面,現代公司效率價值理念允許專利使用權出資。從公司設立的目的看,公司是為了通過公司資本的有效籌措和良好運用,最終達到為股東帶來更大利益,因此鼓勵投資,充分利用股東投資資源,追求效率,以達到公司盈利是其根本意愿。[2]這就要求給予股東最大的自由,使股東的出資方式更加寬松,進而調動股東投資的積極性,增加公司的財富。另外,出資人出資方式的靈活,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有效的資源,這也符合投資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要求。給予出資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公司的經營效率,這對于投資者、債權人、整個社會來說都具有積極意義。
另一方面,信用資本到信用資產的觀念轉變允許專利使用權出資。隨著企業的發展,人們對于信用資產越發重視,資產信用體系的發展,不再要求專利使用權價值的一成不變,隨著市場的發展,其價值的增或減都是資產流動的正常變動,這就能有效解釋專利使用權對于公司法資本維持和資本不變原則的突破。對于專利使用權價值的變化,債權人應當盡到市場合理謹慎交易者的注意義務,通過對于公司的收益率和流動性來判斷公司的實力和信用。另外,專利使用權在公司的經營過程中發揮著促進公司資產的流動變化的作用,當然其為公司的資產的增加必然有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與貨幣等資產共同起到了擔保公司信用的功能。
首先,專利使用權出資,能夠促進專利使用權轉化成企業資本,調動社會上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識資源。其次,專利使用權出資,為企業融資提供重要的途徑。尤其一些實力較為薄弱者,以低于轉讓專利權限的成本獲得了對于專利的實際使用權利,而且不存在專利轉讓的問題,使得出資形式更加簡單。最后,專利使用權出資,有利于促進國家經濟結構的轉型,推進技術的有效實施,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化,為創新型的企業提供了發展的良好契機。
本文認為應當同時允許專利權人和被許可人以使用權出資。作為專利權人以其專利使用權進行出資,在理論上應無異議,故本文單獨就被許可人使用權出資問題進行闡述。我們允許以專利使用權出資的目的即是促進知識資本的積極流動和有效參與企業經營當中,無論是專利權人還是被許可人其使用權均擁有財產的性質,均表現為一定的資產價值。對于專利使用權價值的變化問題,在出資前出資人應當在合同中與公司或其他出資人明確約定,一旦其他出資人同意,我們就應該允許這種意思自由的存在,與當前主流的觀點“事前約定,事后規制”一致。另外,在出資時合同中可以明確約定專利使用權定期評估作價,一旦出現專利使用權價值的變化可以要求出資人進行補充出資。
在以使用權出資或者被許可人將使用權出資后,專利所有權人理論上都享有自由處分其專利及相關權的權利。專利權人將使用權出資后,其再將專利轉讓他人就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如這種轉讓是否需要股東大會的許可?轉讓時其他股東是否享有優先購買權?[3]從專利權角度來看,專利權人享有自由轉讓其專利的權利,但是從公司法角度來看,既然專利權人已經將使用權出資給公司,其進行專利權處分時必然影響使用權的行使,影響公司的資產的變動,這時就必須經過公司股東會的同意,并且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因此這形成了一個重要的矛盾。
對于以上的矛盾,皆涉及不同法之間的沖突,而從目前專利使用權的出資發展現狀來看,應當對專利權人的轉讓權行使進行限制。第一,專利權人在專利轉讓時,如果在專利轉讓時約定仍由原專利權人享有使用權,應當允許其自由轉讓,這使公司對于專利使用權的使用不受后來轉讓及質押行為的影響。第二,專利權轉讓的內容包括了專利的使用權的,應當經過公司的股東會的同意,并由股東享有優先購買權,這也是平衡公司利益和專利權人利益的解決之道,以防止專利權屬變更對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第三,一旦專利權人的專利轉讓,專利權人即不享有專利的各種權利,其所擁有的專利使用權所代表的財產即已消滅,其不再符合公司股東以擁有財產出資的要求,應當退出公司,不再享有股東的身份。第四,應當嚴格限制專利權人以其專利權進行質押,以保證專利使用權的完整性,保障專利使用權出資期限內的公司的各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