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劍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汝箕溝無煙煤分公司,石嘴山 753000)
國有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的結合能夠促使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始終堅持將國家利益與集體利益放在突出地位,進而增強國有企業的凝聚力,發揮國有企業的市場優勢。
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開展過程中強化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進而實現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機融合,具有扎實的理論依據和明確的政策依據。從理論層面來分析,無論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還是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二者都具有一致的價值觀念、思想觀念、組織自覺性及系統整合性。在《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文件中,明確為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指出“五位一體”的整體布局和“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也明確強調了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融合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開創新時代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新局面。”從上述兩個方面來分析,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具有十分強大的結合依據。
近幾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直在不斷強調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在各地與國有企業相關的會議上,都對相關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及黨建工作提出了不同的工作意見,強調了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和黨建工作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之間的結合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之間的有機結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為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標準的方針指導,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則為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開辟了新的方向。國有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結合能夠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發展提供更加優良的文化環境和思想氛圍,有利于提升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從共同性的角度來分析,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在很多層面上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因為無論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還是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其實都必須堅持一個大前提,就是社會主義的整體方向和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這也就導致二者在相關的工作方向上保持較高的一致性。與此同時,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在工作對象上也具有共同性,二者都是以人為本的,企業的員工是二者工作開展的主要對象。此外,國有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在工作途徑上也具有類似性,因為二者具有共同的目標實現載體,那就是企業員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之間存在十分緊密的聯系,可以說為二者之間的結合創造了一定的有利條件。
從差異性的角度來分析,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在本質上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其中,企業文化建設一般情況下主要將側重點放在人本管理理論及相關的價值觀念統一問題上面,而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則具有更加鮮明的思想性和黨性,是調動企業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和思想積極性的一種主要方式。與此同時,企業文化的建設則相對更具時代性、創新性及個性化,并且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還會涉及人性化和法制化的問題,而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則與國家及政黨存在十分緊密的聯系。此外,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在具體的工作目的層面上也存在一定的區別,黨建工作相對來說更關注社會效益,而企業文化則更偏向企業的經濟效益。
國有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形式通常都會采用典型示范和思想教育相結合的模式。只有將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互相融合,并找到二者之間的契合點,才能夠促使國有企業的黨組織始終能夠在相關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發揮出帶頭作用,進而將黨的相關政策影響覆蓋到整個國有企業內部,做到無論是黨員還是普通群眾都能夠積極參與到相關的黨建工作之中,在保證企業的生產運營不受影響的同時,實現企業文化建設活動的順利開展。讓企業員工能夠感受到企業文化的魅力,進而自愿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最大力量。
比如,為了能夠切實實現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之間的有機結合,相關國有企業需要從探索二者之間的契合點入手,結合上文中的相關闡述,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之間最為明顯的一個契合點就是目標對象,即“企業員工”。因而,國有企業可以從企業員工的角度來輔助二者結合工作的具體開展。在整個過程中,國有企業需要采取“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來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進而促進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結合。所謂的“引進來”,實際上指的就是在進行國企員工招聘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嚴格的招聘流程和規范的招聘標準來把控應聘者的整體素質。一方面,要借助專業的筆試來對應聘者的理論知識進行考核,確定其具備企業需要的業務素養;另一方面,需要借助靈活的面試來考察其思想品質是否符合國有企業的要求和標準,這也是后續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而“走出去”策略指的則是相關國有企業需要與相關的兄弟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定期派遣相關的企業員工前往兄弟企業接受更加多元化的黨建培訓和企業文化熏陶,在拓展與豐富企業員工的思維與視野的同時,也能夠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為本企業黨建與文化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人才基礎。
當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通常都會進入一個瓶頸期,在這個關鍵階段,如果部分企業員工的思想認知不夠健全,將會導致企業的整體文化氛圍出現問題。在國有企業的長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重重困難與挑戰,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推進也會遇到阻礙。在這個時候必須一如既往地堅持黨的領導,用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為企業文化建設注入靈魂。
比如,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思想高度和整體品質,相關企業可以在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過程中嘗試融合相關的黨建元素,從而在實現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內涵。在整個過程中,國有企業需要通過定期組織企業員工參與企業組織的“集中思想培訓”等活動來強化對相關黨建工作的認知和理解。其中,所謂的“集中培訓”,相較于傳統意義中的企業培訓來說,不僅僅關注與企業生產運營相關的技術培訓或者理論培訓等內容,而且更側重于對員工的思想進行培訓與引導。廣大國有企業可以憑借自身的優勢,與當地的高校建立合作關系,通過聘請高校中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包括馬克思主義專業、黨史研究專業等領域的教授,以專題講座的方式向廣大企業員工普及與解讀相關的黨政及黨史內容,尤其是最新的政策性文件。一方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國有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奠定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另一方面,也能夠深化后續企業文化的建設工作的思想高度和整體品質,確保企業文化建設始終圍繞在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周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實現國有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互相結合的一個有效路徑。
改革發展的道路在我國已經走了幾十年,新的經濟制度的發展為廣大國有企業的改革創新注入了新的源泉,但是不能忽視的是,部分國有企業在組織開展相關黨建工作的時候依然在沿用十幾年前的老思路和老模式,這不僅僅無法起到有效的工作效果,也難以滿足新時代國有企業的發展需求。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相對于黨建工作來說,無論是在工作內容上還是在工作形式上都更加靈活,國有企業可以嘗試借助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模式來進一步豐富黨建工作的開展模式。
比如,為了能夠進一步豐富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形式,提升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對于企業員工的吸引力,相關企業可以借助多元化的企業文化建設形式來輔助相關黨建工作的開展。在整個過程中,相關企業可以嘗試借助現代化的信息網絡技術這一手段來開展相關的黨建工作。其中,結合傳統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形式,國有企業可以通過搭建“企業黨建與文化在線平臺”的方式來實現企業黨建與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所謂的“企業黨建與文化建設平臺”,其實就是依托于計算機技術及互聯網技術開辟的國有企業思想學習交流平臺。在該平臺中,一方面,需要包括關于企業文化建設的若干內容,其中包括企業的發展歷史、發展規劃、發展原則及企業的核心經營理念等內容,幫助廣大企業員工深入了解和掌握企業文化及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念;另一方面,還需要包括相關的黨建內容,其中包括一些相關行業領域內的最新發展指示、國家領導人的最新發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政策文件等內容,幫助國有企業員工保持較高的黨性修養。通過這種在線學習平臺向廣大員工普及相關的黨建內容,有效打破了傳統的說教式黨建工作模式,能夠在實現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之間有機結合的同時,豐富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路徑。
在當前形勢下,國有企業需要牢牢抓住黨建與文化建設之間的契合點,通過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優勢與特點,實現“1+1>2”的效果,為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