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岷
(寶鈦集團有限公司武裝保衛部,寶雞 721000)
企業員工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主體,其思想是否端正、行為是否規范會對其工作質效產生直接影響。為此企業有必要加強對員工思想狀況的把握,通過科學方式對其思想及行為提供引導,幫助員工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與工作觀,使之清晰了解自身職責及義務,通過強化其服務意識實現服務成果的優化。而這些目標的實現均要以政工工作全面化與實效性開展作為支持。
為適應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發展,企業必然要將員工素質及技能的提高作為重點,以使之能與時代發展及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具有較高的契合度。員工可于工作開展的同時持續豐富專業理論知識,實現知識的有益積累及業務技能的全面提升,確保思想政治工作需求的有效滿足。可通過員工內在潛力的充分挖掘、智慧的有效集結,實現其工作內驅力的有效激發,展現其價值與能力,促進企業發展。政工工作的開展可為企業的發展方向提供指引,幫助企業青年員工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可針對中年員工開展敬業教育,發揮老員工對新進員工的幫扶指導作用,從而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益驅動。
政工工作是黨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具備顯著的政治優勢。在多年來的社會實踐當中,政工工作者積累了豐富的政工工作經驗,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建設與快速發展提供推動力,也可在政工工作支持下凝聚企業員工,形成工作合力,增強企業對員工的歸屬感與忠誠度。為實現這些目標,政工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應加強對企業發展方向的分析,了解社會發展趨勢,精準把握員工思想變化,幫助員工建立正向的物質追求,對員工起到精神引領作用。通過政工工作者自身典范作用的發揮,為員工行為的轉變做好表率,可促進企業發展目標的快速實現。
生產活動是保障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關鍵,生產效率的高低決定著企業固定時段內的生產加工量的多少,決定著企業經濟效益能否提升,也是企業發展空間是否廣闊的決定性因素。而作為生產活動的主體,員工的工作態度是否積極是制約生產效率能否提升的關鍵因子,若是員工所掌握的生產技術較為先進,可明確企業生產管理要求,工作積極性高,便可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操作中的失誤率,可實現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而政工工作的開展恰恰能夠通過提升員工的思想覺悟,使之更加嚴謹、認真與負責地對待本職工作,能夠遵循規范實施生產操作,也可積極自主地對自身生產及管理能力進行提升,能夠依據企業生產管理制度開展各項工作,從而可保障企業生產活動的連貫性與高效率開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人才成為企業之間競爭的主體,掌握大量專業性、高素質人才的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更為顯著,利于其市場空間的開拓、市場地位的穩固。政工工作的開展則是員工素質能力提升的重要舉措,可基于企業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強化員工的素質能力,把控其思想意識,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可與信任,實現員工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的有效統一,可為員工自覺遵守企業制度意識及行為的產生提供支持,可提高員工工作行為的規范性,使之能夠更加認同與配合企業管理,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的高效化與充分性利用,通過人力資源優勢的彰顯,強化企業管理能力,從而推動企業長效性發展。
不同行業領域的企業,所處發展階段有所差異,其所應采取的政工工作開展方式或方法也應有所不同。若是企業未能結合自身發展規律,不做創新與調整,便直接挪用其他企業的政工工作開展方式,必然會導致工作成效達不到預期。在企業改革全面深化背景下,企業利益關系有所改變,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不斷提升。但由于企業中出現了享樂主義、形式主義等不良風氣,企業的快速發展受到了限制。立足員工思想層面分析,在政工工作能力因素影響下,政工工作與經營管理活動之間的結合度較低,因而在企業發展中,政工工作效能未能完全展現。此外,企業政工工作者因素質能力限制、思想意識陳舊、工作自主性與積極性不高,未能結合時代發展及形勢改變而創新政工工作模式,在陳舊過時的工作方式下、重復枯燥的政工內容下,未能實現企業生產經營中企業政工工作的有效滲入,從而限制了政工工作開展的成效。
員工能否正確認識政工工作內涵,能否了解其價值意義,是員工能否自主積極參與并配合政工工作的關鍵因素。員工若能明確政工工作與自身的真實關系,方能重視此項工作,并給予充分的配合,才能增強政工工作實效性。為此,企業政工工作者應對政工工作及員工間的密切關聯進行廣泛宣傳,建立通暢的政工工作者與員工間溝通交流的通道,加強員工對企業經營理念的了解,使員工掌握當前企業生產狀況,認清企業發展形勢,明確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企業也要精準把握員工工作需求,通過工作及生活難題的及時與有效化解,獲取員工的認同與信賴,引導員工建立科學的職業發展規劃,充分展現潛在能力并展現自我價值,集結員工智慧,協調好員工個人利益及企業利益間的關系,從而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實現政工工作的高效開展,需要約束政工人員行為,為其工作開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依據,因而需要通過政工體系的完善性建立與規范化實施,強化政工工作效果。
1.建立與落實崗位責任制
應在完善建立崗位責任制后,細致分工、明確職責,確保責任落實到各個崗位,以便政工工作問題出現時可向相關人員追責,以此實現對政工工作者工作行為規范化提升的有效督促。
2.健全監督管理機制
引入新型監督方式,通過多層次、立體化、全員參與的監督體系構建,強化針對政工工作的監督成效,增強政工人員的危機感。通過現代化技術手段,全面與精準地收集員工信息,實時掌握員工思想變化,做到及時對員工進行思想引導,從源頭做好員工負面思想的預防與消除,構建一個氣氛融洽、團結友愛的工作環境。
企業應通過多元化文化活動的開展,引導員工主動參與,通過活動增強員工的集體意識,強化其對企業的歸屬感與忠誠度,通過有效的溝通實現企業員工力量的凝聚。思政工作的開展可將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傳遞給員工,可開展多種形式、具有趣味性的政工活動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企業要在活動中了解員工的思維方式,明確其價值取向,針對存在思想或價值方面問題的員工給予及時的糾正,有針對性地解決員工面臨的難題。通過政工工作者模范帶動與行為引領作用的發揮,幫助員工建立起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通過生活化元素的引入,使員工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增強政工工作開展的實效性。
政工工作的開展應以企業經營管理狀況為依據,且應以經營管理質量的提升作為工作開展目標。為確保企業政工工作質效的全面提升,應以嚴格化的政工管理、政工工作內容的擴充與完善作為重點,要在全新的政工工作思想理念的基礎上,運用新型工作方式,結合市場發展形勢、國家政策方針調整而不斷優化政工工作內容。企業管理者應從思想上、行動上給予政工工作高度重視,在健全的政工工作制度及機制下,為政工干部自主學習及企業培訓提供扶助,引導政工干部于社會政治工作中歷練并積累經驗,基于政工工作提出利于企業經營管理發展的可行性建議,確保政工工作可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思想導向。
為化解企業競爭壓力日增所帶來的危機,企業應加強政工工作與企業經濟建設工作的有機結合,確保政工工作職能效用的最大化發揮。一方面,應增強政工工作與經濟建設工作的關聯度,在企業關鍵工作環節滲入政工工作,從而間接提升企業經濟收益。另一方面,企業要通過嚴格的員工培訓增強其工作責任意識,強化其工作使命感,激發員工工作的內在驅動力,通過政工工作與經濟建設的有機結合確保政工工作的經濟發展促進作用全面發揮,從而加快企業改革進程,開創企業創新發展的新格局。
政工隊伍的建設是保障政工工作實效性開展的人才基礎。為此,企業需要嚴把人才甄選關,通過嚴格的考核篩選出政治思想堅定、政治覺悟較高且具備良好政治素養與業務能力的政工人才,并要針對其開展不定時的能力強化培訓,以此實現政工團隊素質的整體性提升。在人才甄選過程中,應立足多個層面,全方位考察政工人員的專業素養及業務能力,確保其具備良好的政工工作勝任能力。在培訓過程中要以理論培訓為基礎,引入實踐性培訓內容,通過反面案例的引入,使政工人員了解違反政工工作規范所產生的不利后果,從而增強政工隊伍工作的廉潔性,確保能公正化與透明化地開展政工工作。此外,企業應加強激勵機制的引入與實施,營造競爭性的工作環境,實現對政工工作者工作內驅力的激發,在其自主參與、不斷創新工作的推進下保證政工工作改革的成功,強化政工工作實效性,實現政工工作對企業管理促進作用的最大化發揮。
政工工作是一項有益于企業經營穩定性、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管理工作,為保障企業管理效果,企業需要為政工工作的實效性開展提供有益支持。應深化認識、提升政工工作參與度,要加強政工體系的完善與規范、引入新型政工工作形式、增強工作實效性,還應組建專業化、高素質的政工隊伍,通過高效化與優質化的政工工作開展,為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從而開創企業創新與長效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