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松
(江蘇省清江中學 江蘇淮安 223001)
在全民注重健康的當今社會,尤其是疫情肆虐的現在,體育教學逐漸成為我國培養全面發展的高標人才所需的一個重要層面。體育教育在各個階段都有其獨特作用。在學生身體和心理都處在旺盛發育期的小學階段,體育教學重在對小學生進行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在適當的運動中適應身體各項機能的發展。而到了初中階段,體育教育的內容和強度逐漸增加,足以見到我國教育對學生體育意識和能力的重視。特別是在中考這樣重要的升學考試中,體育科目也是占據了一定比重。所以在學生的高中階段,在進行教學安排時,更應該著重關注體育教學。因為這一階段的體育教學,除了承載著幫助學生強健體魄的任務,還有幫助學生緩解壓力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即將面臨高考的畢業班學生。此時的體育教學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緩解心中的高考壓力,保證高考時能以健康的身體和心理應對人生中的這一大考驗。
由此可見,體育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所占地位之高,作用之大,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在一線教育教學中都應重視的一部分。在高中體育教學的發展中,既需要結合體育教學的理論和教學方法,需要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也需要考慮到不同年級學生的體育教學情況,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讓學生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
該文將教師分為從事高中體育教學的體育教師和從事高中其他科目教學的教師。從高中體育教師這一角度來看,這些教師都受到過專業培訓,大多也都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但也正因如此,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會被經驗束縛,導致有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即便無法掌握相關技巧,教師也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致使學生喪失興趣。而在許多從事其他科目教學工作的教師看來,體育的重要程度遠不如高考的主要科目,占課的情況時有發生,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減少。在這種滯后意識的指導下,教師自身就難以產生終身體育意識,也就難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當學生進入高中時期,他們自身也會更看重學業方面的進步,且這時候的高中生身體剛剛發育成熟,身體機能都處于最年輕的階段,很少受到疾病等的困擾,自然沒有通過鍛煉強身健體的意識,更不用說終身體育意識了。此外,家長平時由于工作的原因,自己也沒有相應的體育意識,平時也不能為孩子樹立體育意識。同樣的,家長在談及高中體育的問題時普遍也是輕視的態度。原因在于大多數家長工作繁忙和高中學科較難不易輔導等,他們認為孩子應該把重點放在在難度較高的文化課學習上,從而忽略了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首先,人的身體健康伴隨著人的一生。在學生青少年時期樹立起體育伴隨終身意識,能減少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排斥心理,同時樹立健康保健意識,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對學生今后的人生是十分有好處的。其次,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同樣是對學生心理的建設過程。特別是對即將畢業的高中畢業生來說,文化課上積累的壓力需要有一個渠道去合理地宣泄,只有將多余的壓力宣泄出來,才能更好地為備戰高考建立良好的心理戰線。最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千千萬萬的人來建設。只有在學生階段樹立起加強體育鍛煉的終身意識,才能在不久的將來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心力。
要體現對體育的終身意識的重視程度,首先要體現的就是學校層面的重視。學校在安排課程的過程中,要留出體育課的時間和占比,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學生有課可上。當然,學校不但要注意課程占比,也要為課程安排恰當的時間。比如,可以在緊張的月考后讓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適當鍛煉,以放松身心。時間的安排不用非常固定,可根據學生的心理情緒,以及與文化課的沖突做適當的調整。
教師水平的提高不僅表現在自身專業性的提高上,也表現在引導學生積極進行體育運動的能力上。前者需要的是體育教師通過定期參加培訓等方式,不斷加深對體育教學的認識,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后者則需要通過靈活的方式,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同等的位置,在體育教學中拉近彼此的距離。比如通過和學生一起聊最近的體育賽事、喜歡的運動和運動員相關的趣聞,減少師生之間的隔閡。教師通過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讓學生熱愛體育。
學生興趣的培養不但需要體育教師的努力,其他科目的任課教師也要對學生開展體育運動予以支持和理解。在平時勞累的學習后鼓勵學生多進行如跳繩、踢毽子之類的簡單運動,平時不隨意占用學生的體育課時間等,甚至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參與一些體育項目。在密切師生關系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于其他科目的學習,只有各科教師共同配合,才能達到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和興趣的目的。
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思想意識趨于成熟。但由于知識儲備和社會經驗等方面還不夠成熟,對待問題容易片面和想當然。這個階段的學生要多聽取教師的意見,充分意識到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不但不會影響文化課學習,反而對之后的學習有促進作用。而且學生在休息時間進行體育鍛煉,要比在休息時間打電子游戲等對學生的身心更有益處。更重要的是,要明白體育鍛煉是關乎自己身體的、終身的事情,積極自發地讓自己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對自己的將來只會有好處而無害處。
而作為家長,則更應該為孩子的將來著想。孩子的一生不止有高中和高考,還有無限大的未來和無數的可能。因此,在許多家長的心中,孩子的健康要比成績重要,家長也希望通過鍛煉減少孩子在學習中積累的壓力。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在人生的每一階段都
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的未來才會有希望。因此,作為家長不但要樹立終身的體育觀念,也要幫助孩子樹立這樣一種觀念。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對學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除了在文化課的學習上要求學生的知識儲備增加及知識的應用能力增強,還要求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其中,鍛煉身體、強健體魄逐漸成為了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因此“快樂體育”的理念在學校體育教學中逐漸普及。所謂“快樂體育”,就是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課堂教學要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讓學生樂于參加體育課程的互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使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形成一種積極的體育鍛煉思想,進而在課堂學習中感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在高中教學中,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需要面臨巨大的學業和升學壓力,情緒上需要進行調節。因此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快樂體育”的理念,能夠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發展,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樂趣,減少其學習壓力。同時,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也能樹立起終身體育的意識,讓體育對學生的影響加深。
綜上所述,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體育教學在高中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而且在高中階段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必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而為了培養這種意識要采用的策略方法則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哪種方法,都離不開學校、教師及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對高中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