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晶
(新干縣財政局,吉安 331300)
市場經濟發展到攻堅階段,資源配置已經大體上實現了自主調節,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弊端和缺陷。例如,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階段之間的收入差別逐漸增大,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阻礙了社會的和諧發展和社會的穩步發展。因此,為了有效地調整市場經濟發展方向,避免社會矛盾向更深層次發展,需要財政稅收部門發揮自身調控作用。例如,適當地調整稅收標準和稅收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源合理分配,消除貧富差異,使居民收入向著社會平均收入趨同,為社會穩定打下良好基礎。
財政稅收政策能夠起到協調和引導某個行業發展的巨大作用。以水果行業為例,為了促進該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先后取消了部分水果流通環節的各項稅費,為提升產業利潤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使得生產商、銷售商、供應商等每一個參與到水果行業的市場主體都獲得了支持和幫助,同時也降低了水果的銷售價格,引導了消費者的消費傾向,實現了水果產品的快速銷售。同時,財政稅收也能夠起到抑制相關行業發展的作用。例如,財政稅收對煙酒行業的相關內容設定了較高的標準,其原因在于,煙酒對人們的身體起到消極作用和反向作用,對其設置較高的稅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煙酒行業的大規模發展。
對財政稅收政策進行研究發現,其對各個行業的要求和標準呈現出顯著差異,因此部分行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仰賴于財政稅收政策的傾斜。例如,隸屬于高科技行業的芯片行業從2020年開始享受長達10年的高科技行業免稅政策,為芯片制造行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財稅環境,讓投資資金效果和效益得到顯著提升,讓相應的市場環境得到大幅度提升和改善。由此可見,財政稅收政策對投資領域的影響非常直觀,一方面可以加速行業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則能夠從根本上轉變行業的發展格局。
財政稅收政策對市場投資環境的影響是直觀的、直接的。財政稅收是對市場經濟中的市場行為進行稅務征收,當財政稅收政策變化的時候,投資環境必然隨之變動。以上文所說的芯片產業為例,其隨著國家稅收政策的調整,將迎來一次絕佳的發展契機。另外,財政稅收政策的變動通常都是為市場注入發展動力的直接方式,在提升行業核心發展競爭力的同時還能加大行業投資效率,吸引國內外資金的注入,為行業的井噴式發展奠定基礎。
國家通過財政政策調整稅收標準,通常表現為稅收減免、稅收補貼等,以此為傳統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契機。例如,作為我國國民基礎性行業,國家對鋼鐵行業等國計民生重要企業給予了充分的稅收補貼。稅收補貼不僅降低了鋼鐵行業的運營成本,提升了其市場競爭力,還提升了企業發展規模和面臨的市場競爭狀態,進而促進鋼鐵行業的轉型和蛻變。財政稅收政策的實施是行業發展的突破口,產能巨大的行業往往都需要國家財政部門的幫助和支持,進而確保核心技術和核心產業得到持續穩定發展。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在國際競爭格局之中一直處于較弱的市場地位,表現出的發展能力不盡如人意。在國家財政稅收政策對高新產業進行重新規劃和布局之后,我國對高新技術產業進行了大幅度的稅收減免,降低稅收負擔,為其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近年來,國家在5G技術、智能手機、無人機發展、新品設計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矚目的成就,在國家產業轉型升級中表現出持久的競爭力和發展力。同時,競爭對手也感受到了超強的競爭壓力。例如,三星手機已經在國內市場上銷聲匿跡,這得益于國產手機的升級和轉變。而國產手機之所有機會進行升級,根本原因在于財政稅收政策的實施,為其帶來的發展潛力,手機產業布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進而讓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品牌脫穎而出,實現了對國外手機品牌的一次“彎道超車”。
對頒布的財政稅收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管理和監督,可以進一步提升市場經濟發展動力,并對在政策落實過程中的具體問題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干預。財政稅收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整工具之一,可以有效地解決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微觀主體遇到的各種問題。例如:及時發現偷稅、漏稅等問題,從而規范市場經濟參加主體的行為;遏制不法分子的投機動機,形成強大的震懾力和威懾力;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讓市場經濟之中的經營者、從業者能夠高效地參與經營和競爭。財政稅收監督和管理是市場經濟穩定發展、常態化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對持續地提升國際市場地位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財政稅收是政府機關運營的重要支撐,是使地方政府獲得穩定收入的保障,也是推動地方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在財政稅收一體化管理體制之下,地方財政稅收收支均衡發展成為新的共識。一方面,財政收支均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絕財政赤字問題;另一方面,財政收支均衡可以為地方市場經濟提供穩定的支撐。地方財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本地區的市場經濟發展狀況和特征,提出有針對性的財政稅收政策。
政府落實相關職能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這部分資金支持大部分來自財政稅收。但是,鑒于政府職能范疇和市場經濟發展情況,政府職能和財政支出之間存在著不均衡的情況。具體來講,如果用統一額度的方式來為政府職能的發揮提供資金支持,就容易產生二者脫鉤的情況,致使市場經濟發展效率受到影響。為此,為了有效落實政府工作、發揮政府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職能,財政稅收應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財政支出安排。比如,在給予政府部門相應的資金支出時,應當充分了解地方政府部門的財政資金需求,在財政支出和政府職能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財政管理稅收制度是優化現有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成效、提升市場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和規范意識的重要手段。財政稅收管理制度應當具備一定的實效性、前瞻性,為當前的經濟發展、產業升級、行業優化提供恰到好處的幫助和支持,做到與時俱進、標準統一。針對財政稅收管理工作,要致力于打造高效率、規模性、系統性管理模式。要收集各種聲音和問題,不斷優化和調整制度的落實方法,保證地方性財政稅收政策能夠落到實處。財政稅收制度能夠牽動一個地區的發展,因此強調管理價值和管理效益和必要的。從廣大市場從業人員的視角來看,深度參與和研究才能帶來整體的提升和改變。
預算環節是制定財政稅收政策的關鍵階段。各個部門要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現狀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要了解各方需求、把握經驗和技術,以此為基礎編制財政預算。財政稅收規劃在細化的過程中,要保證將財政稅收政策落實下去,結合財政預算共同進行財政稅收風險防控。資金使用效用的發揮建立在預算合理性、準確性的基礎上,因此要運用合理、科學的預測方法,解決市場經濟發展之中的風險因素和核心問題。在提高財政預算正確性后,應當將預算作為焦點,快速地進行市場經濟結構調整、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在財政稅收實施階段,合理的預算是稅收收入的保障和前提。這意味著,當市場出現閑置資金的時候,政府職能可以發揮作用,在滿足實際收入需求的基礎上,挖掘投資發展目標。
穩定的投資意味著穩定的經濟增長,投資對區域經濟的長足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區可以結合自身的發展目標,預計未來產業發展的走向,積極地進行資金導入,把控好生產要素配置工作,保證資金運動的合理性。與此同時,在我國現階段的產業規劃目標和工業技術水平之下,應當聚焦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將精細化管理理念予以貫徹,關注產品質量的提升方法,關注產品升級換代。此外,還要關注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給予第三產業更多的關注,在保險、旅游、金融等產業上不斷創新。因此,財政稅收政策應當與各地區的發展目標、戰略規劃相契合,按照輕重緩解給予不同產業不同程度的稅收優惠,讓稅收政策的梯度差異不斷降低,幫助國家快速地完成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鑒于稅目類型較多,要想充分地發揮出稅收調節作用,就需要時刻關注稅收調節工作的開展,利用多樣化的稅收調控方式,不斷地完善財政稅收政策,創設良好的投資環境。
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市場經濟發展情況,秉承推動社會發展、提高社會效益、提升運營效率原則。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調控,那么就會導致市場經濟發展陷入不健康情況,造成社會發展退步。鑒于此,財政稅收政策的落實是推動市場經濟平衡、穩步發展,協調政府部門和市場經濟關系、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的關鍵手段。同時,財政部門應當加強監督和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調控發展規劃,解決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