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垠澤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昆明 650200)
人文關懷是指對人的生理、心理的關懷與關注,強調對人的關懷,重視人的全面發展,通過提高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目的。人文關懷在企業中的應用既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也是重視人類自身意識的重要標志。人文關懷的根本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提高生活幸福指數,感知自我存在的意義。傳統觀念認為,提高人類生活幸福指數的有效途徑是金錢。但隨著時代進步與人們思想的不斷解放,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普遍認為職業、婚姻、教育、宗教等一系列因素都會對幸福指數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人們最終追求的目標是生活的幸福與自身存在的滿足感,而非單純的財富。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企業越來越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項工作中的貫徹落實,而水利水電企業的思政工作更加不可忽視。人文關懷的核心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而有效提升人們生活的幸福感,這一本質與思政工作的內在要求相契合。從現階段水利水電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狀況來看,人文關懷與思政工作的融合有效加強了思政工作的開展力度。人文關懷要求以人為本,強調滿足員工的多方面需求。水利水電企業在人文關懷的背景下,加強對員工的關懷與照顧,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企業思政工作的新發展,賦予思政工作新的內涵與意義,樹立企業思政工作的新形象。
人文關懷與企業思政工作的融合,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科學發展觀在思政工作中的運用的另一種體現。水利水電企業通過將人文關懷與思政工作相融合,促進科學發展觀的落實,使得企業在制度管理和企業策略實施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革。同時,也使得員工在工作過程中不斷體會到企業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加強員工的歸屬性,從而推動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
水利水電企業不同于其他企業,因為其特殊的工作性質和艱苦的工作環境與工作條件,導致企業對員工的關懷相比其他企業而言更加重要。注重人文關懷,能夠有效增強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的幸福感,可以為員工構建氛圍良好的工作環境,同時也能為企業構建良好和諧的發展環境。
將人文關懷與企業思政工作結合,就要把握以人為本的精神內涵,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為核心。企業員工既是思政工作的主體,也是思政工作的對象,對推動企業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尊重企業員工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員工在推動思政工作開展和企業發展中的能動性、積極性和主動性。企業員工的個人利益訴求能否得到滿足和尊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能否在工作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隨著人文關懷與思政工作的不斷融合,企業員工的個人發展需求逐漸得到重視和滿足,企業通過多種形式的途徑,切實關注每一名員工的利益需求,制定合理科學的方案及目標,尊重每一名員工的主體地位,把握其合理需求。
就水利水電企業來說,思政工作對于形成和發展良好的企業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而人文關懷在思政工作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企業威信,加強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力。通過加強對員工各方面的關懷,能夠促進企業深化與員工的聯系,讓員工在認同企業文化的基礎上,將自身利益與企業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并促使員工積極參與企業建設,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結合人文關懷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重要體現,能夠有效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對于所有企業而言,創新都是實現企業發展的根本途徑。企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合人文關懷,能夠有效貫徹落實以人為中心的工作方針和企業發展計劃,從而促進企業內部和諧,推動企業不斷創新,實現穩步發展。發展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對員工進行正面的意識形態引導,可以增加企業的凝聚力,獲得員工的認同感。構建出先進的理念體系后,還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引導、宣傳、貫徹、實施,以及進行日后的監督檢查,必要時還應該對員工加以培訓,使先進的企業文化深入員工內心。將理念體系植根于員工的日常行為,用意識形態引導實踐,在實踐中落實企業文化內涵,通過切實的培訓與教育,加強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并將其內化為工作動力。因此,人文關懷在企業思政關懷中的應用能夠幫助企業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塑造良好的企業發展意識形態,打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是做人的工作,對象就是每一名員工。就需求層級來說,每一名員工都渴望在工作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利益需求。因此,人文關懷在思政工作中的運用要求企業必須加強與企業員工的溝通交流,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優秀的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
為了促進人文關懷在思政工作中的有效運用,必須重視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企業在開展思政工作時,必須對員工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和分析,并對癥下藥,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方案,要重視員工關心的具體問題和他們遇到的實際困難,對他們進行引導及幫助。企業思政工作的開展必須充分考慮員工的參與度、滿意度和配合度。企業應建立一系列的幫助機制,如解決員工休假、就醫等一系列問題,在解決員工實際困難的同時,向他們灌輸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正面回應和解決員工遇到的實際問題,加強對人的全面關注,將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促進人文關懷在水利水電企業思政工作中的運用與融合。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企業的管理和發展模式也應當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企業應當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發掘開展活動的新載體,鼓勵員工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提高思想境界。通過一系列活動增加企業活動的趣味性和創新性,充分提高員工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更好地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想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取得良好的發展,就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浪潮,不斷解放思想,探索新方法,尋找新載體,轉變企業管理模式,從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發展,各種各樣的移動端與應用軟件正成為傳播信息的重要載體,互聯網對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狀態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利用新媒體開發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是時代發展所需,是實現企業創新型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對思政工作在企業中開展的新途徑和新手段的探索。利用新媒體,通過貼近生活、富有趣味的形式,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和微電影等形式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使員工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和理解企業文化,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是促進人文關懷與水利水電企業思政工作融合的重要保障,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制度保證。企業通過強制性的管理手段,制定嚴格完善的規章制度和組織紀律對員工的行為進行約束和監督,從而促進員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激發員工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建立相關的監督管理機制,在掌握和分析每一名員工不同情況的基礎上進行點對點的幫助和引導。通過建立完善員工利益訴求渠道、參與企業重大決策的機制、成長發展的激勵機制,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讓員工的利益訴求在企業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視,不僅在理念思想層面對員工的個人利益訴求進行響應,而且在制度層面給予實質性的保證。在企業管理中加入人文關懷因素,并將員工的人文關懷制度化、規范化,使企業的人文關懷成為一種制度保障。通過建立人性化管理體制與監督管理體制,在制度管理中充分發揚人文關懷的核心內涵,尊重人、信任人、愛護人、發展人,尊重員工的利益訴求,提升員工在工作中的幸福指數,真正達到人文關懷在水利水電企業思政工作中的完美融合與運用。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現代企業員工的認知力、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及道德水準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種形勢下,傳統思政工作中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和員工自身發展的要求。為了促進新時代企業思政工作的開展,必須加強與改進思政工作教育模式,同時注重人文關懷,將員工的切身利益與實際利益訴求放到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中進行考慮和分析。通過人文關懷的運用加強員工與企業的聯系,在為員工謀福利的同時,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企業效益的提高,推動企業長遠發展。同時,企業在進行思政工作時,要加強思政工作形式的創新,促進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