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東閣
(1.延安大學,陜西 延安 716000;2.又石大學,韓國 全羅北道 55338)
體育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民健身使人們更全面地了解體育運動,觀看體育比賽也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上海大師賽的和中國網球公開賽的成功舉辦,以及目前我國網球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上的優異表現,使網球在我國得到迅速推廣與普及。社會的積極導向為我國青少年參與網球運動提供了家庭保障與社會支持。網球作為一種時尚、潮流、高雅的運動被納入中考體育也是促使青少年網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的體育文化價值觀為青少年網球運動良好開展奠定了基礎。然而,目前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缺少較好的、完善的、適合青少年發展的監督和規范培養體系,在市場化方面運作程度較低,缺乏完善的青少年培養管理機制以及對青少年網球的特色培養,阻礙了我國青少年網球的發展。
1.1.1 身體方面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展的黃金期,通過網球運動可以鍛煉青少年的速度、靈敏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網球運動有很多特點,如在練習擊球的過程中,球路的變化和擊球的快慢能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青少年的運動速度,增強身體素質。網球運動需要不停地變化位置,且需要選擇科學的移動方式去接球,這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動作協調能力。網球的另一個特點是球與拍相對較重,這就要求青少年要有足夠的力量,通過長時間的揮拍擊球練習,青少年的力量素質也會隨著提高。網球運動對力量耐力的要求較高,因為擊球是連續的,因此青少年經常從事網球運動,可以提高其力量耐力。在快速的移動和擊球中,也有利于青少年腕、肩、腰、踝等部位的柔韌性發展。
1.1.2 心理方面青少年全身心地投入網球運動,能夠緩解緊張、疲勞、焦慮等不良情緒。青少年的心智還未成熟、學習壓力較大,遇到失敗和挫折心理波動大,經常參加網球活動會緩解青少年的不良情緒,有助于情緒的改善。網球運動不僅是身體活動,且具有社會交往的特點,在網球練習的過程中可以接觸到不同性格的人,對青少年社會交往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網球運動是一種游戲,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屬于快樂體育可以培養一種積極的心態。
1.1.3 青少年參與網球運動的理念在青少年網球訓練初級階段,興趣的培養、情感體驗、訓練樂趣是長期有效地參與這項運動的重要因素,應合理地引導和培養青少年對網球運動的興趣,而不是一味地贏取比賽和取得好成績,這也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培養青少年參與網球運動的理念中,以下3 個層面要貫穿于整個訓練過程。首先,強身健體,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其次,溝通與交際,結交新朋友,學會團隊合作與溝通,提高社會的社交技能;最后,在網球運動中享受樂趣的同時要注意體育精神的培養,樹立紀律性和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學會誠實和有責任心,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個性化發展和全面性發展。
以網球運動的社會認同感為出發點,促使青少年對網球運動的認識與理解,促進青少年參與網球運動的開展與參與。良好的體育宣傳和認識,對提升我國體育文化的社會地位具有重大作用,體育運動已成為生活方式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將青少年的全面發展作為重要培養方向,為青少年運動員培養提供良好的氛圍與環境的必要條件。上海網球大師賽和中國網球公開賽的成功舉辦,對我國青少年網球發展具有積極影響。與此同時,通過海報和電視直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和關注網球運動,并參與其中。青少年親自體驗網球帶來的樂趣對我國網球運動的推廣與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社會宣傳是推廣網球運動的積極導向,校園體育、陽光體育、大眾體育的開展為促進青少年積極參與網球運動奠定了基礎。
目前,針對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我國也已經出臺較多的相關政策,然而就青少年參與網球運動的時間分配及校園體育的學訓矛盾等問題上,還沒有具體的相關政策作為參考,部分地方政策相關規定的標準也較為模糊,對青少年網球運動參與時間、參加次數、參與活動的最終效果和目標等方面都缺少明確的規定與指導意見。只有政策的執行與落實才有效果的顯現,未來項目的發展和學訓矛盾才能有保障的解決。青少年網球運動的發展離不開體育政策的指導,在政策保障的基礎上,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青少年體育運動政策體系,完善法律法規。
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網球協會是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管理的2 個主要機構,一個是政府機構,另一個是單項組織協會,兩者有各自的權限又不可分割,清晰的界限也是導致單項協會實體化進度較緩慢的因素之一。政府主導沒有實質性的落實計劃,社會組織需要政府部門適當地給予一定的權力,可以放寬社會組織進行自主管理。青少年網球培養工作推行管辦分離,更有利于社會組織的發展,促使各部門之間進行合作。學校體育設施資源比較完備,擁有相對健全的運動場地、運動器材及專業的體育指導人才。科學有效地利用高校體育場館設施、體育人才等資源優勢,為青少年網球發展提供支持與服務,發展社區和家長的力量,共同推進青少年網球發展,使青少年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青少年網球訓練中經常過多強調單純的技術練習,常以技術的練習為主導,涉及營養、放松、戰術理論、技術分析的內容較少,單一的教練執教對青少年網球前期技戰術理論的綜合訓練與運用總結不全面,前期的訓練大多注意技術的提高,常常忽略比賽中技術與戰術配合訓練的重要作用。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應重視青少年訓練興趣的培養,并以后備人才建設發展為前提,有效、合理地安排訓練內容,將基本技術訓練與比賽有機結合,重視技戰術的前期培養,積極地以比賽帶動訓練,促進我國青少年的綜合能力和競技水平的全面提升,為我國網球運動競技體育發展和后備人才提供基本的保障。
目前我國青少年網球賽事的舉辦與推廣、社會宣傳、商業化還處于發展過渡階段。不論學校還是社會,網球賽事往往出現斷層式發展,一旦達不到預期的商業價值就會停止舉辦,政府干預和直接組織的網球賽事匱乏,且賽事舉辦大多集中在發達城市,宣傳和參賽隊伍具有局限性,舉辦次數少,沒有可持續的基礎賽事,大部分的參加者也都是專業網球運動員,這樣的賽事不僅無法為青少年網球開展服務,還會導致較多青少年不能參賽,業余選手缺少積極性,使比賽也達不到預期的價值,降低了青少年參與網球運動的熱情度。政府對青少年網球賽事的媒體宣傳方面宣傳手段較單一、政府財政資助網球賽事無法達到營利的效果也是阻礙青少年網球賽事無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網球運動的發展需要得到政府、家庭、社會組織等多方面的關注和支持。我國青少年網球培養模式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還要結合我國網球發展的基本情況,在國家管理體制的指導背景下探尋適合我國自身的模式,落實監管與執行,保障青少年有更多的時間參與網球活動。在我國青少年網球賽事管理中,針對每一地區現狀舉辦相對應水平的青少年網球賽事,更合理的賽事舉辦和足夠的比賽機會,更有助于形成國內可持續的青少年網球系列賽事和品牌賽事。中國青少年網球運動培養道路應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體育改革的需要,結合我國體制政策,創建政府、商業、市場有機結合的共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