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朋
(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山東 東營 257200)
青少年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后備軍,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況更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因子,而影響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關鍵因素是青少年體育鍛煉情況。鑒于近些年青少年身體素質呈整體下降趨勢,國家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旨在促進青少年身體健康、提高青少年體質水平的政策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提升,但仍存在著一些影響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問題,其中最為關鍵的即為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因此,研究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的影響因素,探討促進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對策,對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現狀是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的影響因素、是研究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促進策略的基礎。研究當前青少年體育鍛煉現狀得知,首先,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量較小。我國青少年群體大多處于學生階段,由于長久以來唯讀書論的思想,很多家長認為只有學習文化知識才是最有用的,學校也常常只重視文化科目的考試分數,青少年更是在多重壓力下只顧埋頭苦學。由于缺少體育鍛煉,青少年肥胖率上升、近視多發等問題不容樂觀。其次,青少年體育鍛煉與運動項目、場地、設備設施等關系密切。據調查,以跑步為鍛煉項目的青少年人數達1/3,次之是籃球、羽毛球、跳繩、毽球、乒乓球等,選擇足球與網球運動的青少年人數較少,這與足球運動場地、網球運動場地數量相對較少,建設、維護成本較高有關。學校的操場一般都可以作為跑步、羽毛球、跳繩、毽球等運動的場所,而社區的公共體育服務還存在著不足。最后,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不高,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差異較大。影響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熱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環境、場地等外因,也有個人生活習慣、性格等內因。參與體育鍛煉動機方面,男生多希望通過體育鍛煉獲得體育技能、交友、娛樂等,女生多希望通過體育鍛煉緩解壓力、保持身姿等。而農村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常常只為完成鍛煉任務、緩解壓力,城市青少年則多以興趣為出發點選擇項目、鍛煉身體、交友娛樂等。
每個人都處于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社會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的思想和行為。青少年的體育鍛煉參與行為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社會經濟水平影響著體育鍛煉場地設施的建設,只有充足的設施資金才能保證足夠的體育設施、體育器材供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社會文化背景影響著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體育賽事的傳播、體育影視作品的制作等都對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鍛煉意志等有很大的影響作用。此外,社區體育活動的組織、開展,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人數、能力素質等也對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情況產生影響。
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場所,對青少年生活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青少年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大多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經濟情況、成員情況、父母本身體育參與行為、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對體育鍛煉的態度等都會對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產生影響。家庭經濟情況對青少年體育鍛煉項目的選擇影響較大,較為富裕的家庭往往參與網球、高爾夫等項目,而經濟條件較差家庭的孩子則多選擇跑步等作為鍛煉項目。單親撫養、祖輩撫養的青少年更易出現體育鍛煉參與度不高的情況。父母本身有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家庭,子女也會更多地參與鍛煉,且選擇與父母相同體育項目進行鍛煉的概率更大。調查發現,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對體質健康更為重視,對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支持力度也更大。
學校的體育場地與設施器材及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與青少年體育鍛煉關系密切。學校的體育場地與設施器材是體育教學及青少年在校參加體育鍛煉的基礎和保障。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更深刻地影響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心理。在以應試教育為主、體育課常被占用的學校,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較薄弱。職業素養、專業能力都很優秀的體育教師,開展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工作,對青少年體育鍛煉興趣的培養、運動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打造良好的校園環境、落實相關體育政策、開設豐富多樣的體育課堂,對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青少年自身是體育鍛煉參與行為的主體,是體育鍛煉的決定者和執行者,青少年本人意愿是其體育鍛煉參與的內部動力。青少年的成長環境、性格能力、價值觀念都有所不同,對體育運動的認知情況有所差異,使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心理、態度、實施情況也存在較大差異。參與動機與意志品質是影響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個人層面的關鍵因素。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較多,如交友、娛樂身心、鍛煉身體、獲得體育技能、想得到教師或父母、朋友的認可等,不論出于何種動機參與體育鍛煉都值得鼓勵,并引導其堅持下去。意志品質關系著青少年體育鍛煉的運動效果、運動時間及習慣養成,不怕累、不怕苦、有毅力、能持之以恒的青少年更易獲得良好的體育鍛煉效果。
鑒于社會、家庭、學校各層面對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的影響,以及三者作用的關聯性,有必要建立社區(社會層面的代表元素)、家庭、學校聯動機制,為促進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打造立體化空間。社區、家庭、學校三者關系密切、相互依存。社區是家庭與學校溝通的平臺,調配各種體育資源,提供制度保障。學校負責監測青少年學生體質情況并向社區和家庭反饋數據,一定程度上開放體育資源、提供技術支持。家庭則積極配合社區、學校開展青少年體育鍛煉。積極調動社會、家庭、學校三個層面中能夠促進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的各種因素,將社區、家庭、學校聯動機制構建成實現體育資源共享、共同進行體質健康監測、協調進行青少年體育活動管理的大平臺,幫助青少年建立體育鍛煉自信,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把握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消除可能使青少年對體育鍛煉產生抵觸心理的因素,積極調動青少年的體育鍛煉參與熱情,引導、鼓勵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使青少年真正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樂趣,發自內心地喜歡上體育鍛煉。由學校、社會體育組織或青少年本人組織開展一些青少年感興趣的、有針對性的體育鍛煉,盡量發揮青少年的特長,建立體育鍛煉的自信,讓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再帶動周圍的人一起鍛煉,使青少年體育鍛煉隊伍越來越大。
近些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運動類App 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這些App 可以記錄運動者的基本信息、運動數據,給體育鍛煉者帶來良好的運動體驗。青少年可以根據自己的運動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App,尋找適合的運動群體,交流鍛煉,與朋友互相激勵,使運動模式黏合運動行為與社交行為,使運動更持久。目前的智能穿戴設備以智能手環為代表,智能手環一般具有計步、記錄心率、熱量消耗數據等功能,可以進行實時的運動監控,對運動鍛煉進行科學的指導。運動類App 和智能穿戴設備的使用,更符合青少年對時尚運動的需求,對促進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的作用是突破性的。
通過網上平臺、學校教學、社區指導等建立青少年體育鍛煉指導體系,讓青少年熟練掌握體育鍛煉知識、及時了解自身鍛煉狀況。根據青少年個體狀況提供個性化的運動處方、提醒運動注意事項,將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危險因素降到最小,有效規避體育運動中的風險,提升青少年體育鍛煉的安全性,促進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
青少年體育鍛煉參與情況關系著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因此青少年體育鍛煉一直為專家學者們所關注。我國青少年體育鍛煉的參與現狀不容樂觀,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不高。影響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因素包括社會、家庭、學校、個人4 個層面。在把握這些因素的基礎上,研究促進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對策,對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