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雙減”政策如同一根線,一頭連著家長學生,一頭連著學校教師。“雙減”政策的真正落地實施離不開學校的推動,也離不開廣大家長的擁護、支持與踐行。“雙減”動真格,家長如何“順勢而為”呢?我站在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與一名小學四年級家長的雙重角度,談談我的淺見。
一、做“雙減”政策的堅定踐行者
“雙減”政策是黨中央著眼國家教育現狀,放眼國家的教育未來,糾正教育偏差,改變教育格局的重大調整;是為了有效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從國家層面做出的頂層設計。家長要堅定信念,做“雙減”政策的踐行者。
二、做學校、教師的有效合伙人
教育部門、學校、教師承擔著“雙減”政策實施的主體責任,必將嚴格按照“雙減”精神,發揮主體作用,積極推廣推進政策的落地,于變革中開教育之新局。家長們應該相信學校教育的力量,相信教師傳道解惑的專業精神與教書育人的職業道德,家校攜手,做好學校教育的同心者、同行者,合力完成好“雙減”政策下教育樣態的新課題。
三、成為孩子成長的智慧陪伴者
1.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與習慣
“雙減”之下,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而非只注重考試成績與結果。我們要全面了解孩子的學習能力,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雪中送炭”的幫助、輔導和規劃。如我的孩子在上三年級時,在數學思維方面有些欠缺,通過冷靜分析和耐心溝通,我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在數學學習上缺乏自信,二是時間分配不合理。于是,我們及時調整學習規劃,對癥下藥,補充一些數學思維拓展題進行知識鞏固。一段時間后,她的數學學習能力有所提升。
2.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擁有健康的身體與陽光的心態是人生最大的財富。除了學校的體育課之外,家長還要合理安排好孩子每天校外的體育鍛煉。活動內容形式多樣,可以是各種打球、跑步、跳繩等,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哪怕只是在小區內散步也可以。寒暑假、節假日要創造條件陪伴、引領他們走進大自然,通過多種形式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培養陽光心態。
3.培養興趣愛好
我們要善于發現并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至少培養一個不以考級、參賽、升學為目的的愛好或特長。選擇特長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跟風,真正從孩子的興趣或意愿出發,鼓勵并陪伴他們去學習,持之以恒地訓練,豐富人生經歷,使之成為陶冶情操、拓展視野、慰藉心靈的良藥。
“雙減”政策絕不是家長“躺平”的理由。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永遠不能缺席。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與身心健康,營造家庭和諧的成長環境,給予學生高質量的陪伴。總之,家長要緊跟黨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教師的步伐,做“雙減”政策的堅定踐行者,真正幫助孩子從眾多繁雜的課外培訓負擔中解綁,促進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