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艷波

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教學硬件設施也不斷更新完善,從最開始的投影到白板,再到一體機……網絡逐漸實現校園全覆蓋。迅猛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便具有了普遍性和實效性。但是,在學科教學中,合理應用才能更有效地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更有效地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基。
信息技術在所有學科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這既豐富了教學手段,也增長了學生的見識,對教學有著良好的輔助作用。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闡述幾點觀點。
一、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實效性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這是時代發展也是時代的必然要求。在課程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也具有了時代性與必要性。在課程教學實踐中,信息技術對教學有很多實效性強的輔助功能。
1.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提高學習興趣是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前不斷思考的問題,信息技術的應用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時,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僅停留在自己的想象和書中提供的幾張圖片上,不具有足夠的吸引力。于是,在教學中筆者利用網絡,使學生觀看西沙群島海底世界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西沙群島海底世界美麗的珊瑚、種類繁多的魚群、不同顏色的海水、潛水員自由地在海底世界暢游……讓學生通過視覺感受西沙群島的富饒與美麗。這樣,學生學習更有興趣,更愿意去表達對祖國山河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更愿意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對文本的喜愛之情。在這樣的信息技術背景支持的課堂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在《海濱小城》的教學過程中,文章中美麗的文字讓學生對小城充滿了好奇,那么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它的美呢?教學時,筆者選擇一首優美的配樂,再選擇小城美麗的圖片,先自己配樂朗讀,隨后讓學生配樂朗讀,在示范、指導、展示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文本與情感的共鳴。
這種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增強視覺欣賞的方式,適合的閱讀文本素材有很多,教師只要充分應用,有效選擇,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習,就能對語文閱讀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利用信息技術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教學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要體現直觀性,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語文教學中,這種直觀性也可以通過運用信息技術輔助來完成。
例如,在教學文言文《司馬光砸缸》時,學生根據注解對文中出現的事物“甕”和詞語“水迸”可以初步理解,但是如果通過課件展示故事的短視頻和圖片,便能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詞語,從而在背誦和理解文言文時更加高效,印象也更加深刻。
類似于這種文言文、古詩詞的教學,都可以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幫助學生理解比較難的語句,更好地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3.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
教無定法,但是豐富的教學方法一定能幫助學生學習更高效。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大大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比如比賽類別的游戲設定、摘蘋果識字的游戲設定、課上習題比賽練習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都是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趣味性的有效方法。
4.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
對文本的理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是若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需要拓展延伸。在進行課程教學時,課前資料的搜集,課上對文本內容的豐富拓展,都需要利用網絡搜集信息,這種運用信息技術搜集、整理、匯報的過程,無疑是對教學最好的補充與提升,也對學生拓寬視野,提升自我學習能力有著推動作用。
二、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
1.認字、寫字還需板書指導
現在的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信息技術平臺日益優化,教學課件中對生字的講解很細致,筆順、字義、詞語、句子面面俱到,可就是這種面面俱到限制了學生的想象。文字呈現在方方正正的表格里,卻缺少了學生自己的觀察,模仿。因此,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傳統的書面指導和教師的示范引導,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書寫習慣。
2.網絡信息紛繁復雜,需提高鑒別能力
學生對網絡的迷戀成為教師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的絆腳石。同時過多網絡垃圾和不良信息,也造成學生使用網絡時具有不可控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搜集整理信息時,需要有家長做好監管,從而以家校合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網絡信息鑒別力。
3.需豐富和共享學科教學資源
目前的教學資源存在單一性,不能共享,為了一節豐富的課堂教學,教師背后付出的時間很多。因此,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提高教學資源的共享性至關重要。
4.避免過分依賴信息資源,脫離生態教學初衷
網絡豐富了教學手段,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優點很多,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到繁簡適中,不要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例如,教學生寫春天的作文、圖片、視頻比比皆是,但是最好的風景應該是現實生活中的春天,所以,引導學生走出教室,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聞,用手去摸,用心去感受,這樣的語文作文教學才更能貼近生活,更能抓住學生的真實感受。所以教學時,把握好教材的文本特點,切合實際地開展教學,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變遷,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普遍性、廣泛性和實效性越發顯著。作為學科教學的一線教師,要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做出合理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合理運用信息技術,不斷提升信息素養,也是時代對學科教師提出的必然要求。不盲目依賴、合理取舍和選擇,才是行之有效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