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鴿
小學勞動教育是培養學生勞動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落實國家《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重要舉措。“5+2”為小學勞動教育提供了更多課外活動時間,有利于構建多元協同的小學勞動教育新格局。在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建設開發中,應以“5+2”課后延時服務為出發點,將學校、家庭、社會、自然等各種資源納入課程資源庫,培養教師的課程建設能力,建構多元共享的課程開發平臺,創新勞動課程方式,提高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建設質量。
一、“5+2”模式下小學勞動教育課程資源構成
1.學校生活中的勞動教育課程資源。作為勞動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教育環境更加具有直接性與安全性,更利于進行小學教育課程資源開發。我校依托學校課程教學、學校特色種植區、學生衛生區等,利用課后延時服務時間開展勞動活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勞動意識等。如每天午餐過后,當天值日的學生們在教師帶領下進行勞動,從打掃教室到精心維護衛生區,他們用雙手換來干凈整潔的校園。此外,還可以將學科知識學習與勞動教育緊密結合,開發創意剪紙比賽學習活動、制作葉貼畫等知識性勞動教育活動,不斷拓展教材中課程資源的開發深度和廣度。
2.自然生活中的勞動教育課程資源。自然資源是小學勞動教育課程資源中不可或缺的資源組成,具有綠色、生態、多元等特征。我校以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為依托,將勞動教育與接觸自然融會貫通,開展農業種植、施肥澆水、拔草、采摘等形式的農業勞動教育活動。如四年級的學生們在教師的帶領下走進農場,體驗種植、收割的樂趣,在油菜種植區,學生們先分工收割,再將油菜運到空地上進行脫粒。學生們在勞動體驗中學習了農業知識,體會到了種植的樂趣和收獲的快樂,更懂得了勞動的價值。
3.家庭生活中的勞動教育課程資源。針對小學生自理和動手能力差等問題,我校開展了家庭勞動教育活動,帶領一年級學生掌握獨立穿衣、疊衣服、洗抹布、整理餐具餐墊、整理內務等勞動小技能。在家庭勞動教育資源開發中,應促使學校勞動教育和家庭勞動教育相一致,引領學生將勞動小技能應用到生活中。為此,我校多次開展了“我是整理小能手”比賽,對表現突出、能堅持勞動的學生進行獎勵,引導和鼓勵學生在勞動中成長,直至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生活習慣。
4.社會生活中的勞動教育課程資源。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實踐能力等。我校將參加環保組織、開展公益活動等作為課程內容,帶領學生打掃社區衛生、撿公共場所垃圾等,培養學生的公共衛生意識和社會環保意識。如在“我愛我路、我路我護”活動中,學生們拿著抹布、掃把走出校園,來到每天站路隊的地方打掃衛生。此外,還可以充分整合當地的文化古跡、革命遺址等教育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
二、“5+2”模式下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建設
在“5+2”課后延時服務模式下,利用課后延時服務將各種課程資源納入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建設中,創新建構小學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1.建立科學的課程開發機制。在“5+2”課后延時服務模式下,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開發,離不開制度層面的頂層設計與規劃。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以《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為基本依據,推動小學勞動課程教育資源開發機制建設,明確小學勞動教育課程資源的內容、標準、范圍、開發主體等,將各種教育資源納入勞動教育課程提供制度保障。要從軟硬件設施、資金等方面入手,做好勞動課程開發的保障與激勵工作,想方設法地為勞動課程開發提供硬件支撐與實踐場所。鼓勵教師加入勞動課程開發中,積極推動校內外勞動教育資源整合,構建以任務驅動、動手實踐、情境探究等為主的課程驅動教育模式。
2.培養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提高教師勞動教育課程開發意識。學校與教育行政部門應建立教師專業發展的保障機制,將勞動教育課程培訓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以教師進修、在職培訓、繼續教育等方式學習勞動與技術課程的新課標,培養教師的勞動教育課程資源整合和使用意識;培養教師勞動教育課程開發能力。應以“5+2”勞動教育理念指導教師開展勞動教學活動,提高教師對家庭、社會等勞動課程教育資源的整合能力;提升教師勞動課程資源開發能力。深入挖掘勞動與技術教材,利用課后延時服務時間開展紙工、手工、刺繡、職業體驗等勞動教育課程,提高勞動與技術教學與社會、家庭生活的銜接度。
3.建構多元共享的課程使用平臺。要利用“5+2”課后延時服務時間,開發家校共享的勞動教育課程平臺,利用網絡平臺優勢集合有關小學勞動教育的教材資源、家庭資源、社會資源等,實現勞動教育課程的共同開發與使用。要立足小學勞動教育課程開發的現實需要,推進課程建設的專業化與體系化,建立動態管理機制。以基礎性和拓展性課程為主線,以“一對一”幫扶的方式構建小學勞動教育課程開發聯盟等,提升不同學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之間的協作能力。
4.創新勞動課程資源開發的模式。應以勞動教育課程化為方式進行勞動課程資源開發,以勞動與技術課程建設為核心,結合課程教育特色與學生年齡特點與差異,打造“梯度勞動課程”“綠色勞動課程”“勞動微課程”等,提升勞動課程資源的互動性、教育性與娛樂性;以勞動教育創意化為方式進行勞動課程開發,探索勞動教育與生活的內在聯系,創新勞動教育課程表現形式,以勞動精神、勞動文化為主題,打造“開心農場”“采摘節”“社會環保行動”“剪紙、臉譜、中國結制作”等創意課程資源,建構多元化的勞動課程資源。
總之,小學勞動教育不只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動手能力等,還致力于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勞動精神、勞動意識等。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當樹立“5+2”勞動教育理念,不僅要高度重視課內勞動教育課程資源,還應注重運用課外勞動教育資源,建立多元參與、相互協同的小學勞動教育課程開發機制,更好地實現小學勞動教育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