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姣

近年來,民族音樂如何走入學校教育成為音樂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由于文化振興活動的不斷開展,部分學校已經開始將當地民族音樂資源引入學校音樂教育之中,形成了地方特色顯著的音樂校本課程。本文以中國民族音樂引入到義務教育為出發點,對中小學生學習中國民族音樂的意義和策略進行研究,旨在為民族音樂在中小學校落地生根提供資料支撐。
一、中國民族音樂概述
中國民族音樂具有文化特殊性,它是一個民族在時間和歷史的推演中沉淀而成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國民族音樂不僅是一種音樂形式,它本身還蘊含著民族文化、歷史、風俗、宗教、審美等,在歷史的推進中不斷地變化發展。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各具差異的地形和氣候促使中國民族音樂的體裁與風格也豐富多彩,具有不同的特點。中國民族音樂也因其獨具特色的旋律魅力,在世界音樂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義務教育階段傳承中國民族音樂的意義
1.實現對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創新
對中小學生而言,音樂課程具有趣味性,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如果把傳統音樂與中小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可以使中小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國文化的源遠流長,讓其體會到中國民族音樂的美感,從而增進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理解,實現對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創新。
2.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與愛國情懷
音樂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一種文化的“無字化”表達,悅動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能很好地傳播文化與內涵。優秀的中國民族音樂都是在對民族文化的表達過程中所產生的。將中國民族音樂納入小學課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也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操。
三、義務教育階段傳承中國民族音樂的策略
1.夯實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設施設備
音樂器材不僅是民族音樂教學的基礎,還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興趣。選擇良好的中國民族音樂器材輔助教學能夠提高課程吸引力。對中小學生來說,簡單的民族樂器是學習民族音樂的好幫手,如竹笛、民族鼓等,這些樂器的市場價格不貴,并且易上手,能很好地幫助他們學習民族音樂。
2.開展更加豐富的民族特色音樂活動
學校可以開設戲曲興趣班、舉行校園紅歌會、開展民族器樂社團活動等,學生可以在自愿的情況下參加。參加活動的學生能更了解中國民族音樂,從而提高他們對民族音樂的熱情和學習效率。其他學生觀看表演時,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從而提高他們對中國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通過傳統音樂舞蹈與體育結合的方式,弘揚中國民族音樂,如學校每天進行的廣播體操運動,可以根據地方特色相應地加入民族元素,讓體操更加有趣、新穎。
3.提高教師的中國民族音樂文化修養
精良的師資隊伍和優秀的音樂教師是中國民族音樂課堂教學的保障。學校要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提高音樂師資水平。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民族文化素養,使之融入到音樂教學之中。教師要在對知識技能掌握的基礎上,不斷加強民族文化的學習,從而也提高個人的道德文化修養。比如學習一首民族器樂作品的時候,教師除了對作品的音色強弱等處理外,還應該對音樂作品的背景以及當時的歷史文化進行講解。這樣學生不僅能對作品了解得更透徹,也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總之,在義務教育階段普及、傳承中國民族音樂,能夠很好地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素質教育的推進,因此,學校和教師要重視中國民族音樂在義務教育階級中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