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娜
摘 要:生命教育背景下的幼兒園生態種植活動,有助于引起幼兒對生命成長的好奇心,激發幼兒關愛生命、憐惜弱小的天性,幫助幼兒理解生命的不可逆性和可延續性,促使幼兒初步形成生命寶貴,要敬畏生命、珍愛生命的意識,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文章從幼兒園開展生態種植活動的意義、重難點入手,對生命教育背景下幼兒園開展生態種植活動的策略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生命教育;幼兒園;生態種植;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4-0103-03
“生命教育是為學生快樂而成功地生活作準備的教育活動,是一種以提升學生的精神生命為目的的教育活動?!苯陙韺W生自殺、傷人等事件偶有發生,讓人們意識到,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許多成年人的問題都會被追溯到他的童年,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由此可見,幼兒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起點。生態種植過程是幼兒親近大自然,學會關注、關愛生命的過程。在幼兒園開展生態種植活動,讓幼兒在固定的空間內種植、管理、觀察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不但有助于培養幼兒的探究精神和動手能力,還能讓幼兒學習到植物和生命的相關知識,讓幼兒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美好,讓幼兒初步明白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阻礙,但是無論怎樣,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都值得被尊重,都應給予關愛。
一、幼兒園開展生態種植活動的意義
1.有助于幼兒認識自然、親近自然
著名兒童教育學家陳鶴琴曾說過:“大自然是活教材,我們要用眼睛去仔細看看,要伸出兩手去縝密地研究?!焙⒆犹焐褪窍矚g親近大自然的,但是大多數城市孩子都生活在高樓大廈之中,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十分有限。因此,在幼兒園中開展生態種植活動,可以給予幼兒走近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在生態種植活動中,幼兒通過親手種植植物,親自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比較不同植物的生長差異,除了可以體驗到勞動過程的辛苦和快樂,了解環境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外,還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初步體悟出生命的意義所在。
2.有助于健全幼兒的人格和品格
幼兒階段是塑造人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格的關鍵時期,幼兒通過對外界的探索和接觸,不斷獲得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進而逐漸形成自身的世界觀。在幼兒園中開展生態種植活動,有利于幼兒形成積極向上,能夠適應自然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格。在生態種植活動中,幼兒通過近距離地接觸花、草、樹、木、土壤、水流和陽光,會對大自然形成精準的認知,并認識到自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從而初步形成保護自然、敬畏生命的意識。
3.有助于幼兒生命觀的樹立
對幼兒開展生命教育活動主要是為了讓人從幼兒階段就開始認識到生命的寶貴性和唯一性,并形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識,從而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在幼兒園中開展生態種植活動,是對幼兒開展生命教育,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的重要契機。在生態種植活動中,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整個種植過程中,讓幼兒通過了解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長經歷等,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并意識到人的行為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從而能真正地去感受生命、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敬畏生命。
二、幼兒園開展生態種植活動的重難點
1.前期準備工作繁雜
不能盲目開展生態種植活動,否則不但不會獲得預想的效果,可能還會適得其反。在活動開展前,幼兒教師要根據園內的實際情況做好準備工作,主要包括經驗準備和物質準備。經驗準備是指幼兒教師要提前挑選好適合幼兒種植的植物并學習種植經驗。而物質準備則是要準備好植物種植區域、種子、工具、肥料等。如果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充足,就會對后續的生態種植活動的實施造成不良影響。具體來說,如果幼兒教師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在正式開展種植活動時,就會出現植物選取不合理及工序、時間、方法錯誤等現象,進而導致所種植的植物大面積死亡,嚴重影響生態種植活動的順利開展。
2.正確認識開展生態種植活動的目的
在幼兒園中開辟一塊專門的種植園地,用作生態種植活動的開展場地,其最大的意義在于讓幼兒在種植活動中對植物產生探究的興趣,從而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讓幼兒從實踐中獲得知識和經驗并認識到生命的可貴。部分幼兒教師并沒有真正理解開展種植活動的目的,在開展生態種植活動時,片面地強調知識傳授的重要性,將種植活動視為傳授知識的渠道,甚至認為種植活動是傳授知識的情境創設過程。幼兒教師對這一活動目的理解偏差,會嚴重影響種植活動開展的效果,使生態種植活動的教育意義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3.有效引導幼兒進行生態種植的記錄
在生態種植活動中,有些幼兒教師會為幼兒提供一些本子或表格,讓幼兒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但這一措施往往流于形式化、表面化,部分幼兒教師并沒有告訴幼兒應該記錄什么,怎么記錄,也沒有告訴幼兒記錄這些內容的目的,這就導致幼兒不重視記錄,認為記錄可有可無。而實際上,幼兒教師可以從幼兒記錄的信息中看出很多東西,比如植物的生長情況、幼兒的觀察角度等,這些都是了解生態種植活動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的第一手資料。
三、生命教育背景下幼兒園開展生態種植活動的策略
1.做好準備工作,精心挑選種植植物
在開展生態種植活動前,幼兒教師要做好準備工作,從而保障后續活動的順利開展。準備工作應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即幼兒教師種植經驗的提升及種子的挑選和準備。一方面,為了生態種植活動的順利開展,幼兒教師應提前搜集一些適合當下季節種植的植物的種子,并從中挑選出生命力旺盛、易管理、生長周期短的,有針對性地去了解這些植物的基本信息、生長習性、種植技巧等,只有這樣才能在正式開展生態種植活動時做到得心應手。另一方面,在確定種植植物品種時,幼兒教師還要考慮到幼兒的認知能力、身高體力等實際情況。因此,在小班中開展生態種植活動時,幼兒教師可以選擇茄子、蘿卜、土豆等植物,因為這些植物的植株低矮,生長速度較快,不同生長周期還有不同的特征,便于觀察。在中班中開展生態種植活動時,幼兒教師可以選擇紅薯、玉米、小麥等農作物,讓幼兒通過視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對其進行對比觀察,從而認識到植物的多樣性。在大班中開展植物種植活動時,幼兒教師則可以以花草為主要種植對象,比如向日葵、油菜花等,讓幼兒可以充分了解植物生長環境和生存方式,并在觀察中感知植物與空氣、陽光、水等物質的關系。種植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幼兒教師只有經過精心準備,才能在順應植物發展規律的前提下,保證種下的植物順利成活,從而有效實現生態種植活動的目標。
2.幼兒自己做主,在期待中感受生命
在開展生態種植活動前,為了讓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生態種植活動過程中,首先,幼兒教師要提前和幼兒做好溝通,并詢問幼兒:“大家想種植什么植物?蔬菜、水果,還是花草?”這樣的問題有助于活躍氣氛,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幼兒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中,幼兒教師可以發現幼兒的喜好、對植物的了解情況以及種植的實際經驗等。然后,幼兒教師可以將幼兒提到的植物都記錄下來,并制作成一個調查問卷,讓幼兒自行與父母或長輩進行溝通,自行了解哪些植物適合當下季節種植。同時,幼兒教師也需要利用空閑時間對幼兒所提到的植物進行調查,了解這些植物相關的知識和種植技巧。最后,幼兒教師要再次組織幼兒開展討論活動,通過討論逐步縮小種植植物的范圍,并最終確定要種植的植物品種。在生態種植活動開展前進行調查和交流,能幫助幼兒獲取更多的與植物有關知識,還有利于激發幼兒對生態種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真正成為生態種植活動的主人。當幼兒對自己所種植的植物投入情感后,自然會對植物成長的過程感到好奇,并愿意精心照料其長大。因此,幼兒在生態種植活動中收獲的并不僅僅是知識和能力,更是情感的體驗及對待生命的態度。從討論種植品種到親自播種,再到照料植物生長,這些都會讓幼兒對植物產生濃厚的情感,從而讓幼兒初步意識到生命的寶貴。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感受生命的神奇
在生態種植活動完成后,幼兒會對自己所種植的植物持有較大的耐心和興趣,在自由活動或者班級開展戶外活動時,他們都會主動湊到植物前對其進行觀察,植物的點滴變化,比如長出一片新葉、開出一朵花等都會讓他們收獲喜悅和成就感。為了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有的幼兒還會在父母或教師的幫助下寫觀察日記,并利用繪畫和文字的形式將植物生長的過程記錄下來,與教師、小伙伴和父母一起分享。值得注意的是,幼兒在觀察植物生長的過程中,不僅會產生成就感,也會出現挫敗感。植物也是生命,其在生長過程中會因為溫度、陽光、養護不當等原因出現枯萎甚至死亡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幼兒教師要帶領幼兒一起查找原因,努力讓植物盡快恢復健康。而解決和處理這一問題的過程也可以有效地激發幼兒的責任感,讓幼兒感受到生命成長的不易,從而樹立珍愛生命的意識。例如,某一班級的幼兒發現自己種植的菠菜的葉子都耷拉下來貼在土壤上,這一發現讓他們非常著急,便立刻找到教師尋求幫助。這時幼兒教師要先帶領幼兒來到種植區域對植物和環境進行觀察,然后引導幼兒找出影響菠菜生長的原因。幼兒教師先詢問幼兒:“大家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會發現什么?”幼兒們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土壤有點干裂,指出可能是缺水的原因導致菠菜打蔫,于是幼兒們趕緊找來工具為菠菜澆水,菠菜喝飽水后,葉子很快又重新站立起來,幼兒們看到這個情境都很興奮。這時,幼兒教師要及時對幼兒進行引導教育,讓幼兒意識到種植的完成并不是種植活動的結束,后期還需要對植物進行精心照顧,這樣才能讓它旺盛地生長。這件事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責任感,讓幼兒定期地、自主地為菠菜除草、澆水和施肥,也讓幼兒明白生命的來之不易,需要用心呵護。
4.通過精心照顧,在收獲中感受生命價值
生態種植活動不僅可以讓幼兒學會觀察、分享和收獲,還可以讓幼兒認識到生命的珍貴和不可逆性。自己精心照料的植物在成熟后,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用于裝飾等,這讓幼兒在充分感受到收獲的喜悅和成就感的同時,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也會形成初步的認知。例如,某一班級種植的秋葵成熟了,幼兒教師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指導幼兒用剪刀將成熟的秋葵剪下來,送到廚房用作午餐食材。而對于那些尚未完全成熟的秋葵,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等待它們長大一些再來采摘。后來因為放假,幼兒錯過了這些秋葵的最佳采摘時期,這些秋葵不能再食用。這時,幼兒教師便可以引導幼兒將這些秋葵收起來保存好,作為下一次生態種植的種子使用。從而讓幼兒明白,生命雖然不可逆,但是可以延續,使幼兒進一步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價值。
5.重視家園合作,創造親子種植時光
生態種植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幼兒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美好,是一種很好的生命教育形式。但是,對幼兒的生命教育工作單純依靠幼兒園是不能完成的,需要家園共育。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到生態種植活動中來,這樣更有利于生態種植活動教育目標的達成。通過親子共同參與生態種植活動,一方面,家長可以參與到幼兒教育中來,見證自己孩子的成長。另一方面,幼兒也可以獲得更多與父母相處的時光。幼兒通過與家長一起商議要種植的植物,一起搜集種子,一起種植植物,共同經歷澆水、施肥、采摘和品嘗等過程,不但可以享受到一段美好的親子時光,還可以切實體驗到爸爸媽媽照顧自己、養育自己的不容易。在種植過程中,家長還可以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讓幼兒進一步理解生命的寶貴,從而初步形成敬畏生命、珍視生命的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生態種植活動中,幼兒通過親手種植植物,為植物澆水、施肥并收獲果實,而參與到植物生長的整個過程中。在生態種植活動中,幼兒親歷了一個生命的成長全過程,這讓幼兒充分體驗到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在生命教育背景下,開展生態種植活動,不但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更有利于幼兒對生命的認知,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初步形成敬畏生命、珍視生命的意識。
參考文獻:
[1]李莉.生命教育理念下幼兒園“養植”活動優化思考[J].成才之路,2020(32).
[2]韋澤妮.幼兒園生命教育課程的實施策略[J].廣西教育,2020(25).
[3]閆雅茹.信息化環境下大班幼兒生命教育主題活動的行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20.
[4]翁燁.幼兒園種植課程建設策略的分析與研究[J].華夏教師,2020(17).
[5]何小凡,趙星宇,王夢玲,曾蕓婷,李佳敏.幼兒生命教育實施路徑的探索[J].教育觀察,2020(16).
[6]周青欽.幼兒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9(S1).
[7]賴兵.妙用自然環境,聚焦生態美育——幼兒園戶外活動空間設計探索[J].教育觀察,2019(03).
[8]蔣淑琴.創設幼兒園生態環境? 滋養兒童自然成長——以莆田市荔城區新溪幼兒園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08).
Exploration of Ecological Plant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ife Education
Wang Weina
(No. 6 Kindergarten,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Xiamen 361000, China)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plant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ife education help to arouse children's curiosity about life growth, stimulate children's nature of caring for life and pitying the weak, help children understand the irreversi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life, promote children to initially form the treasure of life, fear and cherish life, and guide children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Starting with the significanc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carrying out ecological plant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studies the strategies of carrying out ecological plant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ife education.
Key words: life education; kindergarten; ecological planting; a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