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資源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基礎,始終在社會建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在現代城市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土地資源緊缺問題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重視。因此,為確保我國城市建設進程持續推進,并為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支持,應加強土地資源管理,不斷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鑒于此,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現狀,進一步深入分析土地資源管理及土地利用問題,并提出可行的土地利用綜合規劃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為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關鍵詞】土地資源;土地利用;綜合規劃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6.001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推進,使得土地資源與城市建設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在此背景下,相關部門必須重視起土地資源管理和土地利用綜合規劃,以期通過合理地開發利用土地資源,保障我國經濟穩定、持續增長。但是在土地資源管理和土地利用綜合規劃中,由于缺乏長遠戰略思想,導致土地資源利用與規劃缺乏可行性,不利于土地資源利用率和價值的提高。因此,基于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本文深入分析“土地資源管理和土地利用綜合規劃”具有顯著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1、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分析
我國疆域遼闊,且地形地貌相對復雜,同時氣候環境具有多邊形,這使得可以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十分緊缺,難以滿足我國建設發展需求。在此背景下,土地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工作都面臨巨大的挑戰。同時,我國幅員遼闊,土地面積廣,使得我國出現了土地分布不均衡問題,其中東部地區以山地、丘陵為主;西部地區以高原為主,而西北部地區以沙漠為主,荒無人煙,這也是我國東西部地區土地資源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1]。
我國雖然有著豐富的土地資源,但是由于我國是人口第一大國,導致人均占有的土地資源排名末位,這種情況下,為解決土地資源稀缺和建設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已經成為社會建設中首要解決問題之一[2]。在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應落實科學合理的管控措施,以此實現土地資源最大化利用目標,為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3]。如下圖1所示,現狀下我國土地資源利用情況不容樂觀,需認清現狀問題,落實行之有效的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策略。
2、土地資源管理和土地利用綜合規劃問題分析
2.1 土地資源利用規劃缺乏長遠性
近年來,我國無論是社會經濟發展,還是城市建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順利地邁進了新的發展階段,整體發展模式日漸完善和成熟,但在土地資源管理和土地資源利用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土地資源利用未能進行整體規劃,且相應的管理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未能與時俱進地完善和優化,最終使得土地資源管理和利用規劃缺乏相應法律依據和支持[4]。因此,土地資源管理相關政策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求,近幾年雖然在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中進行了政策完善和調整,但難以徹底改變土地資源管理現狀,最終使得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仍然存在問題,不利于土地資源合理利用。
2.2 土地資源利用規劃缺乏合理性
土地資源利用規劃若無法滿足土地資源利用需求,則會讓整個規劃工作喪失應有的價值,并且在土地資源管理中難以起到指導性作用。因此,在土地資源利用規劃中,各個部門應通力合作,加強交流,才能確保土地資源管理和規劃利用的合理性。例如:農業部門和水利部門應與土地資源管理部門建立溝通價值,在土地資源管理和利用規劃中,積極參與其中,協同考慮各個領域的問題,并重點優化細節方面的設計,才能確保土地資源分配科學和合理,進而為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夯實基礎[5]。但現實情況是在土地資源管理與利用中,各部位各自為戰,未能協同展開土地資源規劃管理工作,導致土地資源規劃利用與實際使用不相適應,從而容易出現土地資源浪費現象,不利于土地資源利用率的提高。
由于土地資源獨有的資源性質,使得我國在土地資源管理方式選擇上,多以集中管理方式為主,對所有的土地資源進行管理和劃分,導致土地資源分配使用出現混用問題,這種情況下,不僅會浪費土地資源,還需要投入一定量的人力資源來解決已經發生的土地資源利用問題,從而不利于土地資源規劃利用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在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一旦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則會引發一系列的嚴重問題,如土地資源過度開發利用,導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生活中常見現象有耕地被工程建設占用,導致原本脆弱的土地生態環境難以恢復,不僅會影響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還會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發展。
3、土地資源管理和土地資源綜合規劃利用策略分析
3.1 做好土地資源管理與利用規劃,樹立正確目標
針對土地資源管理和利用規劃缺乏長遠性的問題,要求加強規劃工作人員的培養,不斷提高規劃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以此優化土地資源管理與利用規劃。在實踐中,相關部門加強土地資源管理和規劃人員的業務培訓,促使其具備相應的能力做好具體工作,如此才能有序、高效開展土地資源管理工作,從而能夠發揮土地資源管理作用來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另外,制定土地資源管理和綜合規劃利用的長遠計劃,樹立正確的目標,可以確保土地資源規劃利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在現有的土地資源管理制度基礎上,與時俱進地完善相關土地資源管理制度,確保土地資源管理工作有理有據,這樣才能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的經濟效益,推動社會進步發展。如下圖2所示,在種植業-土壤-養殖業三位一體規劃方案落實過程中,需以土壤資源管理和利用規劃為基礎,樹立正確的目標,即:集改良土壤增產增質、種植業產品、食品及飼料、畜產品及糞尿、糞尿有機肥的主要原料為一體,形成種植業-土壤-養殖業三位一體的規劃方案,使土地資源得到高效、可持續利用,并帶動土地利用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的協同提升。
3.2 確保土地資源利用規劃的合理性
在土地資源管理與利用規劃中,應確保土地資源利用與具體規劃的合理性,才能在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減少土地資源浪費和土地污染,為土地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因此,在土地資源管理中,應合理開發利用土地。在實踐中,相關管理人員應嚴格綜合考慮各項問題,并要與眾多部門統籌協調進行土地資源利用規劃,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土地資源分配的合理性,繼而在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基礎上,可以最大化挖掘土地資源的價值。另外,在土地資源管理中,應注重先進技術的合理使用,為提高土地資源管理水平提供技術支持。例如:云計算技術在土地資源管理中,可以幫助土地資源管理人員快速地采集土地資源數據信息,能夠為土地資源規劃的優化提供數據支持,從而能夠提高土地資源規劃的合理性,這對后續的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具有積極作用。再比如,在土地資源管理中,全球定位技術的使用,可以實現土地資源數據的采集,為土地資源的整合與優化利用提供依據,進而可以降低人違法造成的土地資源浪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土地資源利用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需求,如此確保土地資源規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終能夠確保土地資源利用價值最大化,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3 優化土地資源分配
在現代城市建設發展中,部分城市存在耕地占補不均的問題,這要求結合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實際狀況,在考慮土地資源利用規劃要求的基礎上,細致地優化土地資源分配,確保土地資源合理配置。各級政府應在土地資源管理中,應嚴格執行并遵守國家有關土地資源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并基于國家土地資源政策來落實土地資源配置工作,最終確保土地資源規劃可以落實到位,為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提供支持。同時,在土地資源規劃利用中,應注重市場宏觀調控作用的發揮,多方面考慮土地資源分配問題,確保土地資源合理分配的同時,可以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同時,土地資源的合理運用,應充分考慮當前社會建設需求,如建設用地需要避開公園、湖泊等,并且要考慮人們的基本住宅需求,通過合理地開發利用閑置土地,有效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保障人們的生活水平穩步提高。除此之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土地資源緊缺問題日漸嚴重,土地資源浪費與污染已經威脅到城市建設的健康發展和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既要做好土地資源規劃利用工作,又要加強土地資源監管,嚴禁出現土地資源浪費問題,為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3.4 加強土地監管機制建設
在土地資源管理與利用綜合規劃中,應注重土地監管機制建設,并要與時俱進地完善相關法律,確保其各項制度與法律條例滿足于土地資源管理和土地資源利用綜合規劃需求,如此才能提高土地資源管理水平,為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提供支持。由于地區的差異性,各級政府在土地資源管理中,結合當地實際來優化監管機制,才能確保土地資源管理工作高質有效地開展。除此之外,在土地資源管理與利用綜合規劃中,應始終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并且在此過程中出現的各項問題,不得盲目解決,而是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制度來采取措施,以此提高土地資源管理和利用質量,從而保障土地資源合理規劃建設的同時,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土地資源管理與利用綜合規劃與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國應重視土地資源管理和規劃利用,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并要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同時要加強土地資源監管,才能實現土地資源利用價值最大化目標。
參考文獻:
[1]李雪梅,周文華.城市土地資源利用與環境管理規劃研究——評《城市土地開發與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2):220.
[2]曹穎.新時期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綜合規劃[J].農家參謀,2020(06):1.
[3]卡德爾丁·吐爾地.新時期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綜合規劃[J].南方農機,2019,50(19):100.
[4]束應成.對新時代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綜合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19):91.
[5]崔云平.新時期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綜合規劃[J].住宅與房地產,2019(28):86.
作者簡介:
袁歡(1989.08-),女,漢族,江西豐城市人,本科學歷,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助理工程師,現從事自然資源管理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