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興
然然是我們班的特殊幼兒,他喜歡把區域里不同的材料按大小平鋪,導致無法使用這些材料的孩子常常告狀。這時我通常會說:“然然年紀小,喜歡這樣玩。”戶外活動時,然然喜歡隨意跑、上躥下跳,別的孩子嘲笑他,我會說:“這是然然的創意跑法。”……每當然然出現“特殊行為”,我總會替他解釋。我發現,園里其他老師或小朋友對然然的行為有疑問時,我班幼兒也會替然然解釋,這讓我很欣慰。
一天午餐時,最后盛飯的小杰問我:“老師,我坐哪兒?”我環顧了一圈說:“那邊有個座位。”小杰說:“我不想坐然然旁邊。”雖然最后在我的要求下,他坐了下來,可他的身體卻一直遠離然然。看到這一幕,我突然意識到選座位、排隊時,很多幼兒會盡量避開然然,他們覺得然然和自己不一樣,或許他們心里并沒有接受然然。隨著融合教育的持續推進,在普通幼兒園接受教育的特殊幼兒越來越多,作為教師,怎樣才能讓班級幼兒從心底接受、認可他們,并給予他們關愛呢?
歡迎參與討論,郵箱liyuan259@126.com,2021年12月1日前截稿,郵件標題請標明“2-3月話題”,請一定注明作者信息!回應話題時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必為字數所困。同時,歡迎繼續提供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