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通過對文獻的梳理,總結了數字化和企業數字化管理的內涵。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數字化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機制。提出數字化下企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定對策。
關鍵詞:數字化;企業技術創新
一、數字化及企業數字化管理的內容
數字化的內涵
我國學者荊浩(2017)提出數字化改變了企業的交易機制、市場開拓模式等,促進了新的商業模式的產生[1]。李超凡(2020)認為數字化是整合優化企業的企業信息化系統,在整合優化的基礎上,提升管理和運營水平。數字化是將復雜多變的信息轉變為數字、數據,再用這些數字、數據建立數字化模型,引入計算機內部。企業利用計算機內部的數字化模型來提升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從而進一步的增加企業的效能。[2]
企業數字化管理的內涵
楊緒紅(2003)認為企業數字化管理是以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為基礎,以企業信息系統為工具,對傳統的管理方法進行改善和創新,實施對企業生產經營和需求—供應鏈的管理。企業數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管理軟件等技術,管理企業的各個部門。通過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數字化,包括業務數據的數字化、業務流程的數字化、生產制造的自動化、管理決策的數字化、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等。使企業管理決策科學化,提高供應鏈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3]
二、數字化對企業技術創新影響機制
2.1數字化對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制度的影響
(1)在員工溝通方面
首先,數字化下企業對于技術創新人員的管理制度發生了改變。在員工溝通方面,微信、釘釘等數字化通訊工具的普及不僅使得技術創新人員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更為方面快捷,也讓上級能夠真實了解到技術創新人員的需求和建議,同時上級和科研人員也能互相溝通。相比于傳統的企業,科研人員和各部門之間無法及時進行信息交流,導致科研人員無法有效傳達技術創新中的困難和需求,也無法與各部門之間進行有效的數據共享。
(2)在技術人才管理方面
在技術人才管理方面,通過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整合人才數據,構建深度畫像。使得企業在技術創新人員的管理達到新高度。比如:人才畫像,通過線上人才盤點,以統一的標準、統一的流程、統一的結果輸出,將人力資源數字化、可視化,實現更好的人力資源配置,有利于提升企業技術創新的效率。績效畫像,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人力資源的可衡量、可追蹤、動態可量化性。幫助企業實現高效的人才管理和人才激勵。在數字技術的平臺下和不確定性帶來的變化中,人本身的能力和所具有的條件有了很大的改變。強個體的出現,表明傳統的組織管理制度已經不再適應新的需求,組織管理的核心也不再是管控而是賦能。因此對于技術創新組織來說,管理的重點是不斷激活組織中的人,提升其能力,讓更優秀的人加入進來。
2.2數字化對企業技術創新模式的影響
(1)集成創新模式
企業集成創新模式是指:企業從傳統封閉的創新模式轉向所有部門乃至整個產業鏈和全社會都參與的開放式創新模式。這使得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在協同化網絡下多維度的進行,相關技術得以進一步融合,從而實現一些關鍵技術的突破。例如: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院就是“互聯網+”商業模式下的一種集成創新?;ヂ摼W與醫療充分融合,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和醫院資源形成一種新型醫院集成體。互聯網醫院解決了醫院內互聯網技術應用缺失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互聯網企業在醫療服務提供方面的空白,打破了醫療服務在空間上的界限,為醫院降本增效。例如:快餐外賣
(2)模擬技術創新模式
在技術研發過程中,數字孿生體、數字仿真等數字化設計工具能精準模擬物理實體的各種物理參數,并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展現出來,在不同環境下模擬不同產品設計和產品的性能,從而實現在不同場景下的技術創新,同時也提高企業的研發精度和深度。例如,如今很多智能產品在服務消費者的同時,也在收集消費者對產品的體驗信息和使用數據。研發人員利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可視化技術,來模擬產品的真實使用環境,構造產品的數字化模型。通過數字化模型企業可以不斷改進和優化產品,同時也能及時發現消費者的新需求,從而實現又一個創新活動。
(3)集體創新模式
隨著數字化的步步深入,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如企業、大學、科研院所、政府)可以聯結形成各種創新集群,這些創新集群之間可以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搭建的網絡空間,跨區域、跨領域實時在線交流數據和信息。
同時,技術創新的主體也不再僅限于企業、大學、科研院、政府。數字化下,數字信息技術賦予了消費者更多的自主權,激發了多樣化的需求。生產者主導的創新不再符合現代市場的創新需求,隨之而來的是用戶創新的轉變。用戶創新模式將消費端的創新帶入了企業創新活動中,為企業創新源泉注入新的活力。例如:騰訊自2011年實施平臺開放戰略以來,僅僅在第一階段就集聚了10萬名開發者。2016年,騰訊開放平臺上注冊的開發者數量接近600萬,其中新增的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開發者占比80%。
2.3數字化對企業技術創新效率的影響
(1)降低企業技術創新的成本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降低企業技術創新的成本。通過大數據等技術,企業可以獲取消費者數據包括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信息,這樣企業技術創新不再只是停留在以經驗為基礎的創新上,數據的支撐使企業技術創新更加精確。同時,數字技術的應用也為企業技術創新降低了成本。
同時,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廣泛普及,一個關于企業技術創新的數據庫得以實現。通過技術創新數據庫,各個企業可以共享自己的數據,也可以搜尋自己所需要的數據。不僅是企業這個創新主體,大學、科研院所、政府等創新主體都可以加入這個數據庫,數據庫的建立整合了企業技術創新的數據資源,降低了企業技術創新的信息搜尋成本。例如:小鵬汽車信息化團隊打造的自有競品數據庫Vehicle Benchmarking系統,實現了整車數據查詢、三電數據查詢、整車參數表導出等功能,并滿足所有研發人員的對標數據基礎查詢需求。系統在從0到1的建設中,完成了對標車型的檢索與分析,對標工程報告、整車BOM書簽、系統幫助等功能,極大擴充了對標車型的2D/3D數據,填補了研發過程中對車型對標數據分析的重要一環。例如:蘇寧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蘇寧區塊鏈BaaS平臺,于2019年上線。其業務支撐及用戶基礎為蘇寧體系擁有的超30萬全球供應商及其上下游客戶,6億生態圈會員、4億零售體系會員資源。未來,蘇寧平臺計劃構建一個政府許可的多方可信網絡,技術服務商、數據供應商、數據交易中介、監管部門都可參與到網絡當中。
隨著數字化的發展,出現一種新的方法論,這個方法論叫做數字孿生,它可以把企業技術創新研發過程中的試錯成本降到最低。在數字孿生的虛擬世界里,一種由5G、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AI、數字孿生、邊緣技術等技術構成的信息基礎設施,可以將現實的物理世界復刻到虛擬世界中。在虛擬世界中,企業可以不斷持續地對技術創新成果進行檢驗、改進,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本將會被降到最低。例如:達索與全球最頂級的醫學院合作研究心臟的規律,基于此來構造虛擬世界中的心臟,利用這個數字心臟可以縮短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周期,可以快速通過設備驗證,可以提高實習醫生的學習效率,提高醫生手術的質量。馬克斯的spaceX公司將火箭發射成本已經降低到傳統商業發射公司1/10以下,在數字世界重構火箭研發新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鸺兄平^大部分都耗費在試車過程中,火箭發動研制75%成本在“試驗、失敗、修改”,spaceX公司通過仿真技術,替代大量傳統實物試驗,提高研制效率,降低企業的技術創新的試錯成本。例如:國內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的智慧酒店數字化運營總控平臺,作為酒店數字化運用總管家,不僅實現了住中體驗全程數字化管理,還實現了酒店運營及全流程、全狀態、全服務及最終結果得數字化呈現。該項目從全鏈路數字化后的建模過程中,對各個業務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挖掘,匹配出適合住客及酒店經營管理的業務場景模型,以此更進一步提升住客體驗、提升酒店運行效率及酒店經營價值。
(2)提高企業技術創新的成功率和質量
數字化的深入,使企業技術創新的環境得到改善。數字技術的成熟到數據的支撐再到數字孿生的虛擬世界,這些新的方法都大大提高了企業技術創新的成功率和質量。傳統的企業技術創新往往依靠的是新材料的發現或者研究人員的經驗等。而現在企業的技術創新不再僅僅只限于此,數據庫的建立,讓企業可以接觸到消費端、研發端的最新信息。數字孿生的虛擬世界為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提供了低成本的試錯環境。數字技術的發展,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了新的條件和方法。此時,企業技術創新的成功率將會被極大的提高,創新成果的質量和精確度也會得到提升。
例如:國內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的智慧酒店數字化運營總控平臺,作為酒店數字化運用總管家,不僅實現了住中體驗全程數字化管理,還實現了酒店運營及全流程、全狀態、全服務及最終結果得數字化呈現。該項目從全鏈路數字化后的建模過程中,對各個業務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挖掘,匹配出適合住客及酒店經營管理的業務場景模型,以此更進一步提升住客體驗、提升酒店運行效率及酒店經營價值。例如:深圳市寶安醫院,運用AI智、5G+、Wifi6、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搭建以智能處方前置、審核為基礎,可同時實現遠程藥學會診、居家用藥指導、藥物治療管理等功能的全流程智慧藥學服務平臺;打破了實體醫院的時空局限,將診療服務延伸到院外,極大提高了藥師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推動了集團2.0智慧醫院的建設,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科學、便捷的醫療服務;并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醫聯體”、“醫共體”、“互聯網+”等各級醫療體系的用藥安全同質化管理。
三、結論
4.1數字化下企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
(1)數字文化的缺失,導致企業技術創新協作效率低下
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很多企業都集中于數字化轉型,學習和發展新興技術。但是企業往往忽略了對于組織文化的更新,使得企業并沒有真正完成數字化轉型。組織文化的不足使得企業數字化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并沒有深入企業內部。所以,對于企業技術創新來說,如果只是設備和手段得到數字化更新,而技術創新組織因為數字文化的缺失,并未適應數字化,技術創新的效率并不會被提高。組織因為數字文化的缺失,各部門之間相對孤立,害怕承擔風險,難以形成統一的客戶觀。員工之間也很少有協作或共享信息,可能導致需求的不統一。這些都將大大降低技術創新組織中協作的效率。
(3)數字化下顯性知識易于獲得,企業技術創新迭代加快
隨著數字化和數字技術的普及,企業技術創新慢慢趨向于開放式創新。在開放式創新模式下,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獲得“顯性知識”比較容易。如此一來,企業技術創新流程迭代加快,產品生命周期也隨之縮短。盡管在數字化背景下信息和知識都易于獲得,但要素市場中的隱形知識仍然難以被挖掘,而這些難以被模仿的隱形知識才是技術創新的關鍵。
(4)數字化下信息環境變得復雜,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精度
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數據庫等大量渠道獲得有關信息,幫助企業把握市場機遇,同時規避風險。但信息獲取渠道的增多,也使得信息環境變得復雜。企業在獲取信息時,往往會因為虛假無用的信息增加創新成本,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精度。
4.2數字化下企業技術創新存在問題的對策
(1)建立企業數字文化,推動組織文化變革
數字化已經改變了組織的運作方式。想要建立數字文化,做到真正的轉型,只有改變企業領導和員工的思維方式和技能實現。首先,企業要引入數字化高管,也就是精通數字技術的領導者。其次,培養員工數字化能力。讓員工了解學習數字方法和流程,轉換并整合到現有工作方式中。最后,要制定新的工作機制。通過建立一定機制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企業數字化下使員工能持續學習,擁有一定權利。
(2)充分挖掘“隱形知識”,掌握核心技術
數字化時代下,企業獲得信息和知識的成本降低。但這些信息和知識不具有排他性,所以對于企業來說一旦獲取這些知識和信息,也意味著其他企業一樣能夠獲得和使用。熊彼特說過獲得一種新的知識也是一種創新,所以企業如何在這個數據共享的時代,挖掘出新的知識,挖掘出隱形知識。這對于技術創新是非常重要的。企業首先應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建立健全的獎勵和激勵機制。其次企業應構建適應數字化時代新的管理制度,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最后,企業應利用數字技術,搭建更多的開發和互動平臺,打破組織和部門之間界限,有利于企業獲得良性互動,以此激發企業發現眾多顯性知識背后的隱形知識。
(3)注重數據的篩選,提高使用數據的精確化
隨著企業數字化的發展,企業獲得數據變得便利又快捷。大量的數據充斥在各個數字化平臺上,這時企業對于數據的篩選顯得尤為重要。企業應建立一種篩選機制,將有利于企業技術創新的數據整合在一起,把無關無用的數據淘汰掉。使企業在技術創新時,可以更有效率的使用相關數據。
參考文獻
[1]荊浩,劉埡,徐嫻英.數字化使能的商業模式轉型:一個制造企業的案例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34(03):93-97.
[2]李超凡.數字化轉型對企業業績的影響路徑研究[D].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2020.
[3]楊緒紅,汪文忠,王曉舟,張文杰.企業數字化管理的理論架構與實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08):98-101.
[4]孫學森,楊茂松.數字化管理——有色金屬礦山管理的創新模式[J].采礦技術,2006(04):98-99.
作者簡介
莊嘉桐(1996年-),女,漢,籍貫: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學歷:研究生在讀,單位:西北政法大學,研究方向:科技創新與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