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結合生活教學存在的問題
1. 對美術學科的重視不夠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發展,美育已經被提上了教育日程,并對各位美術老師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因為地區、學校、以及老師自己對美術學科的不重視,認為僅僅是一門???,沒有從老觀念中轉換過來。還在照本宣科,只看教材、教參上課,甚至網上下載個PPT,直接播放教學,美術教育沒有落到實處。
2. 教師專業素質層次不齊
美術學科的教學,需要專業的美術教師。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學校都把美術教師安排去擔任語文、數學科目的教學,不能夠使教師發揮專業特長,讓這一批教師從零做起,去自己不擅長、不喜歡的領域摸索,可想而知,帶來的工作壓力與痛苦是多么的大。即使多年以后,把這部分教師調整回美術崗位教學,因為脫離專業太久,時間的消磨,生活瑣事的影響,也難有教學激情,做不出多大的教學效果。
還有一部分教師呢,本身也是美術專業出身,但專業能力較弱。在課堂設計,紀律管理方面能力不足,又不愿意努力學習,不珍惜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也不懂得自主查閱資料進行學習??傉J為自己已經足夠好,一葉障目、故步自封,不跟隨時代的發展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本身課都上不好,又何從談起,結合生活實際給學生進行教學呢?
3. 結合生活教學力度不夠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術本來就從生活中來,與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吃穿住行,所見所聞,可以說一睜眼,就是美術。在美術教學的各個學段,不同的教材都很清晰明白的指出,要讓學生所學能有所用,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才能刻在學生的腦海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老師僅僅只讓學生畫畫畫,打個分就把作業還給學生,就像完成任務一樣。
教學方式的單一,教學作業沒有后續,都讓美術學科的學習顯得不接地氣,和生活聯系太少。長時間以往,學生和家長都會認為美術學了沒用,更加不重視這個學科,形成惡性循環,學??床坏浇虒W效果,對藝術學科的重視更是無從談起。
二、如何促進美術教學與生活相結合
1. 學科重視,校師一體
所謂學科重視,主要從兩方面來做。第一方面,就是學校要把美術課堂還給美術教師,最好從招聘進入學校的那天起,就讓美術教師從事本專業教學。不可否認,年輕時候,人的學習能力更強,更有精力激情,具有創新意識。美術學科本身就與創造力息息相關,給美術教師舞臺,讓他能夠有發光發亮的機會。要盡可能的多給教師培訓學習的機會,參賽的機會,只有走出去多看,才能知道自己所缺所短。還可以安排師父帶領新教師學習,有一位專業的美術學科老教師督促幫助,新教師的成長會非常迅速。
同時,也要做好美術老師的管理工作,不排除一些懶惰的、責任感不強的,或者自身專業能力實在差的教師,要及時談話督導,力求轉變觀念,努力工作,做出成績。實在溝通無效的,及時調整工作,讓有激情有能力的老師擔任美術教學工作,既是對學生負責,又有利于學校的長遠發展。
第二方面,是從美術教師本身來談。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責任有義務做好自己的工作,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要有積極地貢獻。在教學中,不懶惰不懈怠,對自己的學科要有足夠的重視,虛心主動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求教,不論是教學方法還是管理技能,都有很高深的學問。同時珍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給予的每次培訓機會,不論是外出教研,還是校內公開課,都要認真準備,努力學習,積極反思總結。如果這類培訓較少,那就自己創造培訓學的的條件,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并運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來。尤其我們所要做到的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更要去了解鉆研這方面的教學內容。
2. 教學中生活情境的創設
我們一再的強調藝術來源于生活,那么教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就要創設生活化的場景??梢宰寣W生多回憶、多聯想、多發言。例如三年級下冊《風來了》一課,可以讓學生小組之間互相討論,遇到過印象最深刻的風是什么樣的,當時是怎樣一種場景,這陣風帶來了什么樣的改變。每個學生都進行回憶描繪,再進行發言,還可以上臺表演,不論是動態,跑跳。聲音,都可以大膽展現。整節課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的興趣點就能夠大大點燃。再比如這一冊的《一路輕騎》一課,讓學生速寫自行車外形,如果只是空講,照本宣科,那教學效果肯定不好。教師可以直接把自行車騎入課堂,或者把課堂帶到運動場上,邀請學生騎上自行車給同學們溜一圈。這樣子實實際際的讓學生看到,摸到,近距離的觀察到,整節課就活了,教學也會取得更強烈的反饋。
這類的情境創設還有很多很多,教師一定要去分析教材,安排設計,找尋自己的亮點,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對課堂起到積極向上的作用。
3. 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美術的教學形式絕不單單只是繪畫一種,教師要發揮專業性,設計大量的結合生活的美術課程。除了各種形式的繪畫(彩筆畫、水粉畫、國畫等),還要大量的進行手工課教授。手工課是最能與生活進行結合的課程,例如可以讓學生從家里帶雞蛋,紙杯,把平常畫在紙面上的圖案畫到物品上,裝飾美化生活。還可以讓學生從家中帶飲料瓶、廢舊紙板,進行彩泥。紙繩裝飾,或者彩泥浮雕的創作,變廢為寶。精美的美術手工作品,除了同學間交流評價,也可以互送禮物,帶回家與父母分享,掛在墻上、擺在窗臺上扮靚生活。
一些相對復雜的手工作業的制作,可以告訴學生,讓他們邀請父母一起動手協作,加強家校聯合,增進學生與父母間感情的聯系。作業也要用心的講評,講評方式多樣化,自評互評師評結合,多辦展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參展,增強信心。
4. 教學場景的生活化
美術教學最忌諱永遠在教室里坐著,枯坐干想,很難創作出精彩的作品。作為教師,要發散思維,靈活變通,帶領學生在校內尋找不同的課堂。比如上到《花兒朵朵》一課,那就把學生帶到花壇邊,把花壇變成美術課堂,讓他去看去摸去聞,去感受美欣賞美,再通過作業創造美。上到《秋天來了》一課,就把孩子們帶到花園里,讓他們撿拾不同顏色的落葉,讓他們觀察樹木花草的變化,再通過色彩進行寫生創作。這一課,花園就是我們的教學場景。如果上到講運動的,動態的課程,足球場、籃球場就是我們的課堂,讓學生去跑去跳,選取模特動態模仿,其他學生圍坐寫生,把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總而言之,小學美術的教學要與生活緊密結合,才能激發學生最大的興趣。生活每天都不一樣,我們的教學如果能與生活息息相關,那自然也能創造出許多的不同。結合生活教學,不只是學校要支持,更多是教師自身教育觀念的轉變,勤懇踏實,創意思變,相信這樣的課堂一定可以促進我國美育事業的發展!
作者簡介
黃墨洵(1992-)男,漢族,籍貫:云南昆明,二級教師,學歷:本科,單位: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長水中心學校,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育。